在我國積極與世界溝通合作、踐行全球化理念的進程中,教育領域的合作一直作為排頭兵的形象反復出現,眾多如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中外合作辦學高校正是其中的重要產物。除此之外,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優質教育資源深入合作,建設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也是我國教育開放的重要成果。
香港城市大學(東莞)自2024年4月16日經教育部批準正式設立起,就秉承港城大“教研合一”的辦學理念,充分引入港城大學術標準。在全面實現“兩校一質”的同時,還將“創新無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可以說,香港城市大學(東莞)與香港城市大學血脈相連、淵源深厚。據了解,當前兩校正在多個領域相互支撐、深度互動。香港城市大學作為亞洲頂尖、世界知名的知名學府,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已經建立深厚發展優勢。在最新發布的QS2025亞洲大學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學在984所入圍大學中位列全亞洲第十,排名較去年躍升七位,位列全港第三。
其中,香港城市大學在多個評審指標中表現突出,尤其是“國際教師比例”、“入境交換生比例”及“外出交換生比例”三項指標中均位列亞洲第一,同時在“學術聲譽”、“論文篇均引用率”以及“教員人均論文數量”均有卓越表現,“國際學生比例”分項中更是取得滿分成績。
綜合來看大家不難發現,無論是整體辦學層次還是各項具體指標,香港城市大學都在整個亞洲范圍內具備極為突出的優勢。這不僅是香港城市大學自身實力的體現,更加是辦好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的堅實基礎。
在此基礎上,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作為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的新典范,一面全面和深度繼承著港城大的優質教育資源,一面更是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的實際需求,發展出了獨家辦學特色與突出辦學優勢。
眾所周知,港城莞的誕生,始于國家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國際化人才高地、完善高等教育空間布局的迫切需求。也正是在大方向的指引之下,香港城市大學(東莞)在創新人才培養方向上重點布局。
當前,港城莞正在實行更具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入學不分專業,大一學生可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四個專業中選擇,各專業無名額限制,大二有兩次轉專業機會。對于是有意向選擇該校而當下還正在糾結的考生而言,無疑是一項重要利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