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京坤律師和大家聊聊行政處罰。什么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形式?我們該如何應對行政處罰等。
行政處罰乃行政機關依法針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采取減損其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行政處罰應秉承公正、公開之原則。對違法行為實施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予以公布;未經公布者,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而且實施行政處罰旨在糾正違法行為,應堅持處罰與教育并重。
關于救濟方面呢,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與申辯的權利。若對行政處罰不服,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常見的行政處罰形式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法律有權設定各類行政處罰。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僅能由法律設定。行政法規則可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應由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執法人員實施,且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這也是之前網上鬧得比較厲害的熱點事件所涉及的知識點。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告知當事人擬作出的行政處罰內容及其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等權利。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
若行政處罰缺乏依據或實施主體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則該行政處罰無效。違反法定程序構成重大且明顯違法的行政處罰亦無效。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行政處罰由具備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執行。也就是我們公民在面對行政處罰時,記得要判斷對你進行處罰的行政人員是否具備行政處罰權。
若違法行為涉嫌犯罪,行政機關應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于無需追究刑事責任或免予刑事處罰但應給予行政處罰的案件,司法機關應及時移送相關行政機關。
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若同一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且需罰款,則按罰款數額較高的規定處罰。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作出決定,合并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行的,最長時限不超過二十日。
對于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若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同樣不予行政處罰。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可考慮不予行政處罰。
因民間糾紛引發的打架斗毆或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者,公安機關可調解處理。經調解達成協議者,不予處罰。若調解未達成協議或達成協議后不履行者,公安機關應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解決民事爭議。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將不再給予行政處罰;但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期限延長至五年。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未被公安機關發現的,同樣不再處罰。
行政機關應自行政處罰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內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延長三十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