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問題,有時候很像人們在說神鬼故事,不能說人人都見過,但肯定人人都聽說過。個人認為,民族問題的根源,本質上只有一個,就是你我之間分的太清楚了,群體與群體之間,一旦有涇渭分明的隔閡出現,自然也就容易因此產生齟齬了。
《封神2》自2025年春節上映以來,一如前作被不少爭議所縈繞,包括頗為敏感的民族問題也再度成為爭議集中點。至于說起《封神》劇組在選角時,到底有沒有刻意調整演員的民族比例,這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了。畢竟,只要主創團隊一口咬死用人唯賢,大家也沒辦法拿出實錘證據。但是,作為一部描述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國產電影,主創團隊卻啟用了遠超人口比例的少數民族演員,甚至外籍演員來擔綱主要角色。這項安排屬實不同尋常,本就有瓜田李下之嫌容易落人口實,更何況早在《封神1》上映時,電影選角導演巴音巴特回應質疑時脫口而出的“四等人”言論,更加坐實了有關猜測。
在社交平臺上,有關民族問題的討論從來算不上新鮮,只不過,正在上映的《封神2》提供了話題和熱度。大家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時候,就基本都已經知道了,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少數民族同胞們大雜居小聚居。因為“小聚居”的存在,全國各地的漢族同學們在生活里最先接觸到的少數民族,肯定是因地而異的。從個人經驗而言,最先知道的少民是回族。對于回族的看法,大家的基本認知就是不吃豬肉,有些虔誠的信徒甚至不允許其他人當面提起豬字。這種食物上的禁忌,確實劃出了一條民族界限,但對于不信教的漢人確實難以理解,所以在我們當地的民間傳說里,對于回族不吃的豬、狗、驢的原因解釋為涉及民族起源。
飲食上的差異,其實還是好調和的,畢竟漢族人在用餐方面選擇空間大。內心第一次產生民族問題的波瀾,是得知回族同學們中考、高考中都可以享受加分待遇,后來還知道少數民族享受的優待還包括考公,乃至真金白銀的補貼。確實有一段時間很困惑,理解不了這些少民優待政策,畢竟在沒有太大區別的人與人之間,僅僅因為戶口本上一個少民身份,就平白無故比你少走很多彎路,這上哪說理去?到新疆上大學之后,作為河北高考生,發現了一件更令人窒息的事:新疆使用的高考卷比河北難度低,但高考分數線遠低于河北,而且新疆少民的加分可以高達50分!
在新疆上大學時,遇到很多維族、哈族等少數民族同學,在外貌上和我們內地人有明顯的差異。上學不久,就發現了一個現實:同學之間的小圈子是以母語來分的,維族同學和維族組,新疆的漢族、回族和內地同學們組。大家就是這樣,同處一片時空下,卻相敬如賓,井水不犯河水。有一次,我偶然走到了大學所在城市的城鄉結合部,看到了少數民族同胞聚居的村子,外墻上涂鴉了碩大的阿拉伯字母,一瞬間恍如身處央視新聞里播報的阿拉伯世界,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我和新疆的少民同胞們在外貌、觀念上的相似度,可能還不如我同韓國、日本這些外國人來得高。
后來,臨近畢業的時候,有社團搞傳統詩詞活動,當時有個維族面孔的小姑娘介紹活動的時候,喊道“這是我們的國學啊”。講真,我甚至有幾分感動。我畢業后就離開了新疆,新疆大地上的敘事大都是聽來的,只能說陳全國書記在任的時候,新疆在拆除民族之間的藩籬、促進民族融合工作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個人感覺,民族問題的解決可以很簡單,減少差異敘事,強到共同話題就可以了。如果有人非要強調差異,那他肯定就是民族矛盾的麻煩制造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