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正月里幾乎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講究和習俗,今日就是正月十三了,還有兩天就是歡樂喜氣的元宵佳節。
在傳統習俗里面,正月十三也是有一些禁忌的,在民間傳說中,正月十三又被稱為:“閻王忌”,同時也是“燈頭的生辰”,漁民會焚香祈禱,祭海神,祈求出海時能夠漁業豐收,平安歸來。
今天是農歷的正月十三,有時候真不是迷信,按照傳統習俗,無論多忙,別忘了:“吃3樣,忌3事”,喜迎元宵佳節。
吃3樣:
一,豆腐
豆腐是生活中常見的營養食品,富含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因豆腐的腐和福諧音,當天吃一些豆腐,寓意福氣滿滿,家庭幸福。
推薦食譜:【魚香豆腐】
1.一塊嫩豆腐,洗凈后改刀切成小方丁,青椒,紅椒各半片切成片,一小塊豬肉切成肉粒,生姜,蒜子拍扁切成末,兩個泡紅椒切碎備用。
2.鍋中開始燒水,里面加入一勺食鹽,水開后下入豆腐塊,改中火煮兩到三分鐘,去除豆腥味,然后倒出控水備用。
3.重新起鍋添入少許的食用油,油熱后倒入姜蒜和紅椒爆香,再倒入肉粒,快速翻炒至肉粒變色后,淋入少許的清水。
4.接下來開始調味,鍋中加入生抽,陳醋,食鹽,松茸鮮,胡椒粉,再添入半勺清水,加入一勺白糖,倒入豆腐塊,加入幾滴老抽調色。
5.用勺子輕輕推動豆腐,避免豆腐粘連,開小火煨兩分鐘,使豆腐慢慢入味,等湯汁快要收干時,倒入青紅椒片,繼續煮1分鐘,勾入少許水淀粉,使湯汁變得粘稠。
6.用勺子輕輕推動,避免豆腐粘鍋,最后淋入少許紅油,簡單翻炒均勻即可關火起鍋,盛入盤中,撒上蔥花點綴,就可以端上桌了。
二,面條
面條是北方常見的面食,長長的面條象征著條條順,路路通,吃一些面條寓意生活能夠順順利利,長長久久。
推薦食譜:【香菇雞蛋面】
1.準備二細的面條三兩左右,西紅柿一個去皮,從中間切開,再切成薄片,放入盆里面備用。
2.香菇幾個切成條,大蔥半根切成小段,生姜一塊拍扁,切成姜片,蒜子兩粒切成蒜片,一起放入盆中。
3.碗中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攪勻打散,炒鍋燒熱,添入食用油,倒入蔥姜蒜爆香,再倒入西紅柿,翻炒幾下,炒出西紅柿里面的汁水,然后倒入香菇,翻炒幾下開始調味。
4.鍋中分別加入食鹽,雞精,生抽,老抽,翻炒化開調料,再添入適量的清水,開大火把湯汁煮開。
5.水開后下入面條,改中小火煮三分鐘,把面條煮透,三分鐘后淋入雞蛋液,等雞蛋凝固后,放入青菜葉,30秒后關火,最后淋入香油,美味即成。
三,餃子
正月十三適合吃一些餃子,因為餃子外形似元寶,象征著財源滾滾,寓意新的一年能夠財源廣進,生活富足。
推薦食譜:【素餃子】
1.準備一個和面盆,里面倒入面粉500克,加入適量的溫水,先攪成面絮,再揉成面團,放在一邊松弛15分鐘。
2.3個西葫蘆洗凈,刮成細絲,放入一個大盆中,再加入適量食鹽,放一旁腌制,把里面的水分殺出來。
3.準備6個雞蛋,打入碗中,加一點食鹽,幾滴白醋,攪拌均勻。再準備一把小蔥,切成蔥花,放碗中備用。
4.起鍋加入少許食用油,油熱后倒入雞蛋液,用筷子攪成雞蛋碎,煎好以后放在菜板上,然后用刀再剁碎一些,放入盆中備用。
5.把西葫蘆絲腌好后,用紗布把水分擠干,然后放案板上用刀剁碎放在盆中,放入雞蛋、蔥花,再滴入少許蔥油,少許食鹽,雞精、花椒粉、生抽、芝麻香油各適量,用筷子攪拌均勻。
6.取出松弛好的面團,分別切成長條和小劑子,用搟面杖搟成圓形的餃子皮,把餡料包好,水開后下入餃子,煮3到5分鐘就可以開吃了。
忌3事:
一,忌打罵小孩
在正月十三這一天,離元宵節是越來越近了,所以人們會講究祥和的氣氛,忌諱打罵小孩子,因為打罵小孩子會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情,會影響新年的運勢。
二,忌殺生
正月十三是一個吉祥的日子,人們通常不會殺生,因為在古時候,人們認為正月十三這一天是祭祀神靈的日子,如果殺生,很容易會觸犯神靈,導致不祥的事情發生。
三,忌掃地,倒垃圾
在民間習俗中,正月十三又被稱為:“閻王忌”,傳說這一天是地府的“斷路”之日,所以這一天,忌諱掃地,往外倒垃圾。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