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許俏美
去機場、商場、電影院的時候,你是否見到過一排排的按摩椅?你付費使用它們按摩過么?體驗如何?
擱在數年前,共享經濟概念堪稱十分火爆,一度成為要顛覆生活方式與商業模式的代名詞。從遍布街頭巷尾的共享單車,到寫字樓里的共享辦公空間,再到四處鋪設的共享充電寶,大量資本蜂擁而入,創業者們肆意擴張,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推移,共享經濟模式的各種弊端逐漸暴露無遺。廢棄單車堆積如山,共享汽車事故頻發,共享充電寶價格亂象叢生,共享辦公空間虧損破產,眾多共享經濟模式企業在一片質疑聲中黯然退場留下不少爛攤子。
在風口遠去的當下,智能按摩椅品牌 “樂摩吧” 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這個接地氣的細分賽道還能走出一條新出路么?
賺錢之外的業務“隱憂”
你也許想不到,看上去科技含量一般不太起眼的按摩椅擺設,一年能創造數億的收入。
“樂摩吧”品牌于2016年推出,母公司福建樂摩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樂摩物聯)具有很典型的“閩商”企業特色,簡單賺錢接地氣。
據其招股書財務報表顯示,2022年樂摩吧收入為3.3億元 ,到2023年實現了大幅增長,營收飆升至5.86億元,同比增長了77.75%,在2024年前三個季度,總收入已達到6.14億元,超過了2023年全年的營收規模。
而且這攤生意還是正向盈利的。2022年凈利潤為648.1萬元,經調整凈利潤為853.4萬元 ;2023年凈利潤增長至8734萬元,經調整凈利潤達到9457.8萬元 ;202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9311萬元,經調整凈利潤更是高達1億元 。
可觀的財務數據背后,是樂摩吧超50萬張智能按摩設備的投放量,以及2800萬名注冊會員的消費貢獻,就按單張按摩設備算,2024年前9個月,一張按摩椅在商場所產生的交易額達到8808.22元,在機場更是達到31537.84元。
這驗證了一個最樸實的生意智慧:只要往上擺,就會有人買;只要擺得多,就會有人摸。
在盈利模式方面,樂摩吧采用直營與合伙人雙軌并行,直營模式下,公司對服務網點實施全方位管控,消費者通過掃碼或App完成支付,費用就會直接流入公司賬戶。
樂摩吧的基礎服務價格主要分為三檔,但在不同地區和投放場景下,樂摩吧的價格會根據場地的人流量、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等因素進行一定幅度調整,例如在北京的一些商場里,樂摩吧按摩設備掃碼收費有13.80元錢15分鐘“緩解疲勞”、17.80元錢20分鐘“煥發活力”、23.80元錢30分鐘“深度舒壓”等服務,針對高頻次使用的用戶,線上還推出有充值包和包月、包季、包年套餐等。
目前,直營模式仍是樂摩物聯的主要營收支柱,報告期內,分別占總營收的74.26%、80.45%、80.55%及84.01%。在合伙人模式下,是否認同產品運營模式,是否擁有鋪設渠道資源和長期運營的財務管理能力等是一些硬指標。
樂摩吧承擔全套智能按摩服務解決方案的成本,涵蓋智能按摩設備的投放、技術支持、處理消費者投訴等,城市合伙人則要承擔場地使用費及運營維護成本。
對于消費者使用預付卡或套餐以外的交易,城市合伙人可以直接通過外部電子支付平臺收取款項,然后樂摩吧會根據與合伙人協商好的服務費率收取一定服務費。對于使用預付卡或套餐的消費者,樂摩吧平臺將最先直接收取款項,然后在每月結算流程中根據實際使用量支付予城市合伙人。
2024年前9個月數據顯示,公司直營模式的毛利率為34.22%,而合伙人模式的毛利率卻高達74.44%,如果能成功上市進一步提升品牌信賴度和市場影響力,擴大合伙人招募可能會成為一大重點發展策略。
有意思的是,在招股書中,一組十分“反差”的數據讓外界很好奇。商業綜合體和電影院目前是為樂摩吧帶來營收的主要場景,以2024年前三季度為例,商業綜合體營收占比67.26%、影院占比19.28%,但影院鋪設的按摩椅數量卻遠遠超過其他場景,約占鋪設總數的80%,是商業綜合體的4.6倍左右。
影院的大量鋪設就目前來看并沒有實現如同商業綜合體場景的營收能力,這是不是一種營運策略上的失誤不得而知。
智能按摩尚難形成“新風口”
在共享經濟風口勢能不再的當下,雖然本質上更偏向于共享經濟、分時租賃模式,但樂摩吧在招股書中把自身的定位擴展到大健康領域,用智能按摩的概念切整個按摩市場的蛋糕,試圖基于國人亞健康狀態、健康消費升級和未來老齡化等新趨勢來重新講一個好故事。
健康保健確實是大健康市場一個重要的組成。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健康產業消費趨勢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預計為9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市場將突破16萬億元,但其中的主力軍是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2023年市場規模分別為3879億元、2939億元。另據《2024-2029年中國按摩行業項目調研及市場前景預測評估報告 》分析,2025年中國按摩足療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000億元。
按摩保健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主要得益于以下幾方面因素。一是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養生,愿意為按摩等放松保健服務付費;二是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面臨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對緩解疲勞、放松身心的保健需求日益強烈。
但有一個核心問題是,當下的足療按摩市場仍是一個強人工服務的行業,來自人的貼心服務和按摩手法并不是機器設備能夠替代的。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按摩設備商之間的競爭,還有各類大小實體按摩店、上門按摩平臺等不同業態的競爭 ,同時,消費者對于按摩服務的質量和衛生安全要求越來越高。
樂摩吧所謂整合先進的科技來提升按摩體驗的競爭優勢目前并不明顯,且大部分設備目前互動和交流功能有限,更多的是吸引消費者在商場或電影院的嘗鮮體驗居多。
而對于智能按摩椅這種產品,今年春節看電影的不少消費者吐槽椅子設計不符合人體結構,窩脖子,堅持看下來一場電影真的很不容易,呼吁取消這個按摩椅,坐著看電影太累了;此外,按摩椅多設置于人員密集場所,有些地方衛生難以保障,網絡上關于按摩椅污漬、衛生狀況差的吐槽屢見不鮮,經常也有遇到充值無法使用、誘導錯誤消費、不退費、售后態度差的問題,嚴重影響消費者的使用意愿,真正的用戶粘性和留存度堪憂。
共享經濟模式的各種前期失敗案例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業務擴張與成本控制稍有不慎就容易崩盤。
盡管樂摩吧營收實現了擴增,但凈利潤增長卻略顯疲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購買物業、設備等資本支出高達1.4億元,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僅1.8億元,毛利率也從2023年前9個月的46.09%降至2024年前9個月的39.9%,并不是一個太好的信號。
此外,按摩設備的使用年限通常為2-3年需要換代,意味著樂摩吧需要頻繁更換設備,高折舊率也將不斷壓縮盈利空間。與此同時,客流量好的優質場地的高昂租金也成為沉重負擔。
2024年前三季度,樂摩吧服務網點相關支出持續攀升,從2023年的2.3億元到2024年前9個月已高達2.57億元,該項支出占營收比例居高不下,分別為48.18%、39.25% 和41.86%,是凈利潤的數倍之多,年入數億的樂摩吧壓力卻越來越大。
共享經濟模式破裂帶來的行業信任危機仍在影響著樂摩吧,未來仍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來消除消費者、合作伙伴和投資人的顧慮。
新的考驗不僅是“賺錢”
樂摩吧的赴港上市之旅,無疑是其發展歷程中的關鍵節點,在共享經濟模式大部分破裂的現狀下,樂摩吧在獨特的處境與生存空間下成為屈指可數的幸存者之一。
對于仍需要擴張規模的樂摩吧而言,上市的最大利好便是打開了多元融資的大門,因為當下的樂摩吧在設備更新、場地拓展、技術創新以及市場推廣等方面均需大量資金投入。
樂摩吧發展歷程,也見證了一個“閩商”團隊在商海變幻中頭腦靈活、隨機應變的韌勁。樂摩物聯在最初成立的前兩年并無實際業務運營,直到2016年,謝忠惠加入后敏銳地察覺到智能按摩服務領域的市場潛力,提出嘗試開展該業務,逐漸打造起了樂摩吧業務的基本盤。
目前最大股東謝忠惠49歲,在樂摩吧的轉型發展歷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1998年畢業于中國集美大學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專業,曾在真彩文具股份有限公司擔任銷售總監及副總經理,也曾自己創業成立上海福健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經營機電設備、健身設備等業務。
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韓道虎56歲,曾擔任上海久工機電設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安徽樂金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自2022年12月起擔任上海貝氪若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2023年8月起擔任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涉足范圍十分廣泛。
三股東吳景華43歲,曾在福安市利康保健電器廠擔任廠長,目前還擔任福建榮耀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新三板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中國當下的市場中,閩商堪稱是極具影響力的一股力量,零售領域永輝超市的張軒松、張軒寧兄弟,制造業領域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互聯網領域字節跳動的張一鳴,新能源領域寧德時代的曾毓群等等,樂摩吧在智能按摩這個細分賽道中也算是脫穎而出了。
在官網上,樂摩吧立下的使命是讓人人隨時隨地享受智能健康生活,未來的增長空間能有多大不僅是對核心團隊運營能力的一大考驗,也取決于領頭團隊是否具備真正的市場雄心和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