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總會來,既然無法左右,不如隨緣。
正如有這樣一段話:“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
所謂的“盡性”、“知命”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很多事情都是我們沒有辦法左右的。既然是這樣我們就不如隨緣。
當然,我們也要知道這里面的隨便,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就好像“無為而治”。所謂的“無為”并不是無所作為,更多的是指不妄為、不強行干預。
就好像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我們會過于執著,一件事情不能夠這樣做,可是我們偏偏要這樣做,最后得到的結果就是把事情做的越來越糟糕。
是啊,很多時候對于生活中的事情,我們要努力,但是卻不能夠過于執著。正如我們都知道的一個道理,那就是“物極必反”。
任何事物都是無處,即一件事物若發展至極點,則必會出現方面情況。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要明白當退則退。
確實,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知道事物的時間和尺度。就好像是春光雖好,但總有盡時。人生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
當然,這并不是說我們不要堅持,對于很多事情只有堅持才能夠成功。但是我們不能夠過于偏執。尤其是在已經知道事不可為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還堅持那就是偏執了。
所以,我們都要知道什么是順其自然。那么什么是順其自然,有這樣一段話或許可以給到我們答案。這句話是這樣寫的:
“我們總是喜歡拿“順其自然”來敷衍人生道理上的荊棘坎坷,卻很少承認,真正的順其自然,其實是竭盡所能之后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
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該做的都做了,已經給出失敗的結果,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放棄。轉變方向了。
事實不正是如此嗎?面對人生中很多的事情,如果我們過度的執著是過好自己的生活的,就比如自己一直想要的成功。很多事情結果并不會像自己想的一樣。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轉變自己的心態,就好像自己最開始寫文章的時候,那個時候總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爆。
當然,現在也這樣希望,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自己特別執著于這一點,這樣就導致自己很累。到后來我覺得自己不能夠這樣了。
于是就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只有自己寫的有人看,那么自己就繼續寫下去,至于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慢慢的也就堅持了這么久。
所以,很多事物我們都不能夠過度的強求,有時候我們也要懂得順勢而為,順其自然,這個時候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正如古人云:“剛則易折,強則不久。”
是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分寸,不能夠太過著急,也不能夠太過執著。就好像擦玻璃一樣,就算我們擦的在干凈,也不能夠仔細去看。因為仔細一看總是會在發現玻璃上面看到還會有水漬的存在。
人生有的時候不也是這樣,我們過度的去追求,最后的結果就是讓自己陷入到身心俱疲的狀態。就像有人說的那樣:“一個人過度追求完美,就會毀掉自己。”
因此,在面對人生的很多事情我們都要明白,不能夠過度用力,要知道界限。是啊,任何事情都需要適度。
正如對于人生中很多事情的追求,我們做到努力就好,剩下的就順其自然。反而能夠讓自己進退自如。
所以,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風風雨雨,我們都應該要明白這一點,那就是既然無法左右,那就是隨緣吧。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