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天,大S(徐熙媛)與汪小菲相識于朋友安以軒的生日宴會上。這次邂逅后不到一個月,汪小菲便在微博宣布與前女友張雨綺分手,并火速對大S求婚。求婚消息公布的次日,兩人閃電訂婚,震驚娛樂圈。2010年11月16日,兩人在北京朝陽區民政局登記結婚。不到半年后的2011年3月22日,他們又在海南三亞補辦了盛大的婚禮,完成了這段跨境閃婚的豪門聯姻。
這段感情發展之迅速,讓外界瞠目。一邊是臺灣當紅女星,一邊是北京富二代、餐飲集團少東家,強強聯手的故事本該充滿童話色彩。然而,快速訂婚的浪漫背后,也埋下了隱患。婚禮僅幾個月后,汪小菲就被曝出婚前劈腿傳聞:有媒體曝光他在與大S交往期間曾與女模呂婉柔關系曖昧,私密短信被曝光,雖然母親張蘭出面強烈否認。這樁負面傳聞并未撼動新婚夫妻在公眾面前的恩愛形象——至少在當時看來,他們依然是娛樂頭版上的甜蜜伴侶。
婚后,大S將生活重心逐漸轉向家庭。2014年4月24日,兩人的女兒出生。2016年5月14日,兒子也來到這個家庭。此后大S鮮少公開露面,專注相夫教子。汪小菲則在商業版圖上有所擴張。2017年,汪小菲在臺北投資開設了一家以妻子昵稱命名的“S Hotel”,成為大陸資金在臺北開設的首家全資酒店。這家酒店據稱寄托了他在臺灣扎根生活的愿景,也被視為送給妻子的浪漫之舉。婚后頭幾年里,這對跨海兩地的夫妻尚算平靜。盡管汪小菲比妻子小四歲,這段“姐弟戀”在公開場合表現出相互扶持的默契,大S也曾形容丈夫體貼,婆媳相處尚稱和睦。
然而,光鮮的表象之下,現實的摩擦在慢慢積累。兩人婚后長期定居臺北,但汪小菲的事業、人脈主要在北京,經常往返兩地。聚少離多的生活模式,加上文化和性格差異,為婚姻埋下了裂痕。據悉,從2019年開始,就陸續有二人婚變的不和傳聞傳出。起初這些傳聞未被當事人承認,公眾仍將之視為流言。直到2021年,這段維系十年的婚姻終于走到了破裂的邊緣。
1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導致兩岸往來受阻。2020年7月,汪小菲從臺灣返回大陸,當時正值兩岸實施嚴格的入境管制。夫妻倆開始了被迫的異地分居。2021年2月,汪小菲返臺入境隔離期間,突然收到大S提出離婚的消息。這對汪小菲而言仿佛晴天霹靂,他聲稱自己當即極力挽回,夫妻倆一度和好如初。但這段表面的和好非常短暫。汪小菲隔離期滿后再次返回北京,不久夫妻矛盾再度激化。
導火索來自疫情下的一場“隔空爭執”。2021年5月-6月間,因為無法帶孩子回北京打新冠疫苗,汪小菲在社交媒體上情緒失控,怒懟臺灣當地的防疫措施。他當時在微博公開抱怨臺灣疫苗接種不力,言辭激烈。這番“大陸女婿”對臺灣防疫的不滿,很快引發軒然大波。
據汪小菲自己回憶,這條情緒化微博發出后翌日,大S再次提出離婚要求。妻子的堅決反應令汪小菲深感不滿,卻也無力挽回。之后,大S多次催促汪小菲返臺辦理離婚手續;汪小菲則幾次拖延試圖繼續勸和,甚至提出讓大S帶著孩子來大陸隔離生活,陪伴他創業,但均被拒絕。
這一系列爭執和拉扯,使婚姻破裂已成定局。2021年6月5日,大S通過媒體單方面宣布正在與汪小菲辦理離婚手續,稱雙方已決定和平解除婚姻關系 。當時汪小菲仍未放棄,公開表示會努力修復感情。但大S去意已決,沒有給汪小菲太多回旋余地。表面上看,這對昔日恩愛夫妻試圖“和平離婚”,甚至在周年紀念日公開秀恩愛照片。實際上,感情裂痕早已無法彌合。
在離婚拉鋸的過程中,還伴隨著互相指責和暗潮涌動。彼時有傳聞稱汪小菲在婚內就已有婚外感情,而大S方面對外保持克制,未做指責。反倒是汪小菲母子率先以“愛國”作文章。針對大S提出離婚,有輿論指出汪小菲和張蘭一度在社交媒體操弄起愛國議題,影射大S及其臺灣家庭的政治立場,以致大S遭到大陸網友的攻擊。這一策略讓本屬私人情感糾紛的離婚,平添了復雜的輿論色彩。
在輿論的一度偏頗下,大S被部分極端網友扣上不愛大陸的帽子,承受了不小壓力。然而大半年后劇情反轉:2022年初有媒體爆料,汪小菲在婚姻存續期間就出軌內地女星張穎穎,坐實了他婚內不忠的傳聞。這一爆料令此前對大S的攻擊不攻自破,也讓汪小菲母子試圖塑造的“受害者”和“愛國者”形象陷入尷尬。
2
2021年11月初,大S正式向臺北法院遞交訴狀要求離婚。經歷法律程序與財產調解后,雙方于2021年11月22日官宣正式離婚,十年婚姻宣告結束。
根據雙方簽署的調解離婚協議,兩個孩子由大S撫養,汪小菲需承擔相應的生活費與撫養費。這份協議的詳細條款并未完全公開,但后來雙方的爭執透露出一些端倪:汪小菲同意按月支付子女及大S這邊的生活費用,金額為每月數十萬新臺幣不等。
此外,大S居住的臺北信義區豪宅(婚內購買)仍歸她和孩子使用;汪小菲方面據稱保有該房產的產權或部分經濟權益。簡單而言,離婚后孩子跟隨母親生活,而父親需在經濟上予以支持,這是雙方在臺灣法院調解下達成的共識。
起初,離婚似乎辦理得相對體面。兩人在聲明中表示將共同撫養孩子,祝福彼此未來,各自扮演好父母角色。可是,表面的平靜很快被打破。
離婚消息公布不久,汪小菲便在微博上發表了一篇令人震驚的長文,曝光諸多婚姻內幕,矛頭直指大S。這篇深夜發布又火速刪除的微博,充斥著令人咋舌的指控:汪小菲聲稱“結婚期間,徐熙媛長期通過他人處方服用違禁藥物,每月還要我給藥方100萬臺幣”。換言之,他暗示大S有依賴管制藥品的行為,自己每月要出資百萬臺幣為她獲取藥物。汪小菲還提到,大S多次出現精神恍惚的狀況,都是由他在身旁照料搶救,言下之意將前妻描繪成有不良嗜好的病人。
這一驚人爆料迅速引發軒然大波。要知道,大S出道以來形象健康,此前從無類似丑聞。汪小菲的指控等同于給前妻潑了一盆臟水,引來輿論嘩然。更讓人詫異的是,大S在公眾面前從未詆毀過汪小菲一句,離婚后也保持沉默。汪小菲此舉無異于“往昔枕邊人胸口插刀”。
很快,大S方面予以了嚴正回應——這一次站出來的是大S的母親。徐媽媽(S媽)出面澄清真相,直言:“我們都是正常的家庭,哪來的違禁品?”她解釋道,大S自從生兒子之后舊疾癲癇復發,不得不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此外因壓力過大,也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安定類的松弛劑。這兩種藥都是醫生處方下的合法藥物,并非所謂“違禁藥”。
至于汪小菲口中的每月100萬臺幣,S媽進一步說明:“這錢是拿來付小孩的生活費、教育費,不是單獨給熙媛的。”言下之意,每月給付的款項是用于撫養兩個孩子,并非大S個人揮霍。S媽甚至哭著懇求汪小菲收回言論:“我之前那么袒護他,他這次講得太過分了,請他留一點口德。為了兩個孩子,不要再傷害熙媛。”
徐媽媽的回應既澄清了事實,也流露出對女兒的心疼。熟悉大S的人都知道,她為家庭付出了巨大代價。作為高齡產婦,她在生育兒子時經歷了生死關頭,一度因妊娠并發癥送入ICU搶救。產后大S身體虛弱,舊病復發,需要長期服藥調養。這些背景,作為枕邊人的汪小菲不可能不清楚。然而他在離婚后選擇以藥物問題羞辱前妻,無疑讓許多人心寒。
正如有評論所言,汪小菲此舉“不僅沒品,而且記仇,還有點壞”。一時間,公眾輿論對汪小菲的好感度大跌。面對前婆家如此潑污水,大S本人依然保持克制,沒有親自對罵,只通過經紀人表達了“熙媛從不做違法的事”的嚴正立場。這一場風波以汪小菲刪帖告終,看似平息。然而,兩人之間的矛盾業已公開化,日后更大的風暴在醞釀之中。
3
結束與汪小菲的婚姻后,大S的人生很快翻開新的一頁。讓所有人意外的是,離婚僅僅三個月后,大S突然宣布再婚——對象是她20多年前的初戀情人、韓國歌手具俊曄(DJ Koo)。2022年2月8日,大S與具俊曄在韓國登記結婚。消息一出,震動了中、臺、韓三地娛樂圈。
原來,具俊曄得知大S離婚的消息后,鼓起勇氣撥通了塵封已久的電話號碼,兩人久別重逢,再續前緣。在疫情隔離的特殊背景下,這對有情人毅然決定閃婚:具俊曄隔離10天后飛抵臺北與大S團聚,并于2022年3月28日在臺灣完成結婚登記手續。這段跨國姻緣被不少人譽為浪漫傳奇,大S的勇敢與果斷也贏得了許多祝福。
汪小菲這邊,同樣在努力展開新生活。離婚消息塵埃落定后,媒體頻頻拍到他身邊出現年輕女星張穎穎的身影。早在2022年春節前后,汪小菲就被曝帶著媽媽張蘭和張穎穎一起到三亞度假過年。種種跡象顯示,汪小菲與張穎穎的交往在離婚前后即已存在。
對外,汪小菲并未正面回應這段戀情,但張穎穎時常出入汪家、形影不離于他身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在2022年上半年,汪小菲對前妻再婚一事還算克制,并沒有公開發表過激言論。他甚至一度表現出“大度”姿態。大S再婚消息曝光時,汪小菲對媒體表示過祝福,希望她幸福。據稱在大S再婚后不久,汪小菲便主動提出不再進入大S居住的家門,改為每月在臺北酒店與孩子探視相處,以避嫌疑。這些細節未有官方確認,但當時的汪小菲至少在明面上保持了體面。
然而,這種表面的平靜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逐漸被打破。大S與具俊曄再婚的新生活甜蜜非常,經常被媒體捕捉到恩愛場景;汪小菲卻似乎每況愈下。
2022年5月,汪小菲經歷了一次生意上的挫折(旗下餐飲品牌經營問題),心情不佳的他再次管不住自己,在微博上發泄情緒。這回他舊事重提,再度扯出之前的“違禁藥”話題指責前妻,還陰陽怪氣地祝她“幸福” 。雖然具體措辭迅速被他刪除,但隱約可見汪小菲對前妻再婚后的怨懟并未消解。張穎穎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發過一些耐人尋味的帖子,暗示自己為這段感情付出良多,又忍受輿論壓力,引發關注。
更大的導火索是經濟問題。按照離婚協議,汪小菲需按月支付生活費給大S這邊。不過從2022年3月起,他方面就沒有按約支付相關費用。臺灣媒體報道稱,汪小菲可能是因為大S再婚后心生不滿,覺得不該再“養別的男人”,因此停付款項。也有說法指兩岸資金往來因疫情管制遇到技術障礙,但從后來的事態看,前者因素更為明顯。汪小菲一停就是大半年,到2022年11月,累計欠款超過5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14萬元)。
面對前夫的違約,大S一開始并未大張旗鼓地爭執,而是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她委托律師向臺北地方法院聲請強制執行,請求依法扣押汪小菲在臺資產以清償拖欠的費用。法院經審查后裁準了這一請求,核發了扣押命令。換言之,如果汪小菲繼續不履約,他在臺灣名下的資產(包括S Hotel持股等)將被查封拍賣。
臺媒對這一進展進行了報道,并于2022年11月21日見報。消息傳出后,迅速傳回大陸社交媒體。這成為壓垮汪小菲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2022年11月21日夜,汪小菲在微博上突然爆發,一連發布二十多條貼文,掀起了驚天罵戰。
4
2022年11月的這個夜晚,成了汪小菲個人社交媒體史上著名的“失控現場”。據統計,從深夜到凌晨,汪小菲在微博連發22條帖文(其間又秒刪了一條),情緒之激動,言辭之激烈,令人瞠目。這場在線罵戰中,汪小菲將長達數月的壓抑與不滿一股腦傾瀉而出。其中最抓人眼球的,莫過于他反復提及的兩個要點:“床墊”和“電費”。
汪小菲憤怒質問大S:“再婚了還住在我和大S一起住過的房子里,床墊都不換,我還要替你們付電費!”。短短一句話,信息量極大:他指責大S再婚后依舊睡著當年婚內買的昂貴床墊,與新任丈夫共享曾經屬于他們夫妻的臥室,而自己卻冤枉地在支付這個家的電費。這番話一出,瞬間點燃了輿論。有網友調侃汪小菲是在“交著電費讓別的男人睡前妻”,嘲諷他頭頂發綠;也有人替汪小菲憤憤不平,覺得換作任何男人都咽不下這口氣。一時間,“床墊”和“電費”成為網絡熱梗,相關話題熱搜不斷。
汪小菲顯然是蓄積了許久的不滿,一發而不可收拾。他曬出所謂過去一年給付大S家的“匯款記錄”作為自證,結果卻鬧出笑話——原本說要貼出銀行水單,汪小菲卻甩出了一張自己制作的Excel表格。表格中密密麻麻羅列著各種開銷,聲稱他一年付出了4000多萬新臺幣(約合930萬人民幣)供養前妻和孩子。如此夸張的數字引發普遍質疑:離婚協議約定每月也就幾十萬臺幣,他如何算出一年四千萬之巨?汪小菲急于為自己辯護,反而暴露了數據的不嚴謹,引來網友群嘲。
隨著汪小菲連番發難,徐媽媽黃春梅也被媒體緊急聯絡上陣回應。徐媽媽無奈地向記者表示:“熙媛沒有拿他那么多錢,那些錢很多是小菲自己算進去的支出。”她強調女兒并非索求無度,只是按照離婚調解紀錄辦事。然而當晚網上的信息流早已泥沙俱下,理性聲音很快淹沒在喧囂中。
汪小菲的指控五花八門,除卻床墊電費,還波及大S娘家其他成員。他影射小S(大S的妹妹徐熙娣)婚姻不忠,暗示“小S老公出軌”,又說小S本人長期服用安眠藥。甚至,他把多年家務事都抖了出來,比如大S生二胎時曾因子癇險些喪命,他卻在微博嘲諷前妻“身體不好怪誰”等等。總之,汪小菲把與大S有關的負面都一股腦曝光,儼然要在輿論場將前妻一方徹底擊潰。
此時此刻,大S保持緘默,并未參與這場隔空罵戰。她選擇交由律師發表簡短聲明,重申自己“依法維護權益”的立場,婉拒與前夫在網上直接開撕。而汪小菲這邊,由于深夜情緒失控,甚至出現前言不搭后語、自相矛盾的情況。有貼文上句罵臺灣媒體“抹黑多年”,下句又稱“一直在匯款”;前腳剛說完不給錢的理由,后腳又貼圖炫耀給了多少錢。一系列迷惑操作,看得網友目不暇接。就連他自己,隔天清晨也刪除了大部分過激內容,只留下幾條抱怨式的自白。但為時已晚,“床墊”“電費”梗早已傳遍全網。汪小菲因此一度被戲稱為“交電費的那位”,更有網友給他起外號“Kanye East”(坎耶·東)來諷刺他和美國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一般反復在社交媒體失控。一場豪門離婚糾紛,硬生生被演繹成年度荒誕網絡鬧劇。
5
在汪小菲微博開戰的同時,他的母親張蘭也沒有閑著。張蘭本就是個精明干練、個性強勢的人,早年打造“俏江南”餐飲帝國享有“女強人”盛名。面對兒子離婚后的亂局,這位前婆婆非但沒有勸和息事,反而親自下場,將家丑當作流量來加以利用。自從2022年以來,張蘭活躍于某短視頻直播平臺,帶貨銷售她的新餐飲品牌“麻六記”酸辣粉。大S與汪小菲的紛爭,意外地為張蘭的直播間持續引流。2022年11月汪小菲爆發“床墊電費”罵戰后,張蘭更是在直播中大做文章,上演了一出荒誕的“床墊秀”。
據媒體報道,張蘭在一次直播帶貨時,直接把一張床墊搬到了鏡頭前,放在餐廳和書房中間的空地上。她面對數百萬圍觀網友,開啟即興發揮的“單口相聲”模式。
一邊賣力推銷自家產品,一邊陰陽怪氣地針砭兒媳一家。張蘭坐在床墊上插科打諢,語含雙關地調侃:“軟飯、綠茶、鹵蛋,一會兒床墊到了,坐床墊上吃!這個是自熱的,不用電!”“軟飯”暗諷具俊曄吃軟飯、“綠茶”影射張穎穎心機、“鹵蛋”則指代光頭的具俊曄。有時她又故作委屈狀,自嘲道:“蘭姐報仇從不用刀。”甚至聲稱:“辦法總比困難多,床墊你們昨天要,今天我也弄到了。” 如此赤裸裸拿兒子前妻的私事當段子講,令人大跌眼鏡。但不少看客竟樂此不疲,直播間人氣飆升。
張蘭趁熱打鐵,不僅賣酸辣粉,還現場吆喝起床墊來。據稱,她團隊順勢推出某高端床墊產品,號稱十年內如果顧客“換人”(暗指換伴侶),她免費給換新床墊,以此內涵大S再婚仍用舊床墊事件。
這一系列迷惑操作,令人大呼“活久見”。曾幾何時,張蘭也是商界風云人物,怎料晚年以這種方式搏流量。然而,荒誕歸荒誕,張蘭的直播確實取得了驚人的商業成果。坊間傳言,在那場床墊梗發酵后的直播中,她的酸辣粉銷量創下紀錄,一晚賣出600多萬的銷售額。
有調侃稱:“汪小菲拆了價值200萬的床墊,他媽卻在直播間賣出了7000多萬的酸辣粉” ——雖有夸張成分,但足見這場風波給張蘭帶來的商業紅利。甚至有不少汪小菲的支持者跑去捧場購物,聲稱“幫小菲交電費”,將買酸辣粉上升為某種聲援行動。荒唐的家庭糾紛,就這樣扭曲成了一場全民圍觀、順帶消費的娛樂狂歡。
在直播中,張蘭對大S一家毫不嘴軟。她時而指責大S“沒資格要贍養費”,稱前兒媳再嫁后就不該再花前夫的錢;時而又暗示大S一家奢靡成性,高額電費背后肯定有貓膩,甚至掏出紙筆在直播鏡頭前畫起大S豪宅結構圖,推測電費高企的原因,讓吃瓜群眾大笑。
有記者總結張蘭的“流量密碼”無非三點:家丑、財富、人設。她毫不避諱展示汪家與徐家的矛盾,以博取眼球;又極力扮演一個為兒子鳴不平、為孫輩討公道的“剛烈婆婆”角色,博取同情。值得玩味的是,張蘭一方面痛罵前兒媳“不知感恩”、“貪圖錢財”,另一方面卻在直播中口無遮攔地賣力表演,不斷消費這段家丑來牟利。這種反差被不少網友指出:“一邊罵人,一邊數鈔票”,堪稱現代版的荒誕現實。
張蘭在罵戰中甚至開炮自家人。由于兒子汪小菲和新女友張穎穎糾纏不清,張蘭也對這位兒子的緋聞女友不假辭色。據悉,她曾在直播間怒罵張穎穎是“臭蟲”,對一些替張穎穎說話的網友破口大罵。母子同心的戲碼并沒有持續太久,汪小菲和張穎穎的關系也在風波中急轉直下。
2022年11月26日,汪小菲一度公開承認與張穎穎戀愛,但不到兩個月,這段感情便告終。2023年1月16日,張穎穎發文宣布分手,稱對方“表里不一”,還爆料汪小菲私下反復求復合,行為令她心寒。顯然,汪小菲試圖用新戀情療傷的舉動也不甚順利,反而在公眾面前再添笑柄。
6
伴隨網絡罵戰的發酵,大S與汪小菲的糾紛從私域走向公域,法律程序也同步推進。針對汪小菲拖欠撫養費一事,臺北法院很快展開審理。2022年11月,法院一審認定汪小菲確有新臺幣約750萬元(包含利息累積)的款項未支付,支持了徐熙媛(大S)扣押其在臺財產的申請。汪小菲不服判決提出上訴,堅稱從2021年末到2022年11月間已陸續匯款多次,加上其他方式給付,金額超過協議所需,因此自己“并未拖欠”,無義務再付。然而2023年3月27日,臺灣法院駁回了汪小菲提出的停止執行請求,維持原判,裁定強制執行程序繼續進行。簡而言之,法律上汪小菲已被認定違約,需要履行付款義務,否則將面臨資產被拍賣充抵款項。
此后,汪小菲曾嘗試通過繳納擔保金等方式暫緩執行,但總體局勢對他不利。為了追回欠款,大S一方也申請查封了汪小菲留在臺灣的部分動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婚姻存續期留在臺北的一輛豪車。由于遲遲未收到足額款項,2023年初大S依法拍賣了汪小菲留在臺灣的一輛藍色蘭博基尼跑車,將所得款項用于抵扣撫養費。這則消息傳出后,引發網友熱議。有批評者嘲諷此舉“撕破臉丟人”,也有人認為是依法維護權益的正常舉措。
張蘭對此依然口無遮攔。在直播中她酸辣評價道:“沒錢了唄,前夫有責任贍養她嗎?”她強調汪小菲從未少給兩個孩子的撫養費,大S所要的“撫養費”其實是拿去養自己和現任。這種說辭再次混淆了子女撫養費與前妻贍養費的概念。在臺灣的離婚協議下,大S要求的款項主要用于孩子和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開銷。但張蘭刻意將其描述為大S索求前夫的錢來貼補個人奢侈生活,繼續把大S塑造成貪婪拜金的形象。
支持大S一方的輿論則反駁稱:這筆錢本就是汪小菲作為父親應盡的責任,并非“額外施舍”。何況汪小菲在婚內把大量共同財產揮霍在自己的風流債上,還有出軌花銷,這才是不公平的地方。雙方支持者在網絡上唇槍舌劍,各執一詞。娛樂圈的私人恩怨儼然演變為公眾圍觀、媒體跟進報道的連續劇。
大S始終通過法律途徑在捍衛自己的權益與名譽。面對汪小菲和張蘭持續不斷的網絡攻擊,大S最終選擇拿起法律武器應對。2023年8月8日,徐熙媛工作室委托北京律師發表聲明,宣布已就張蘭、汪小菲自2022年11月以來在網絡上的侮辱、誹謗言論提起訴訟,北京互聯網法院已經正式立案處理。也就是說,大S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前夫及前婆婆一起告上了大陸法庭。消息一出,再度引發熱議。
張蘭方面當晚火速通過律師發表律師函作為回應,指責大S一方“炒作案件”,并聲稱“一言一行皆有法”。張蘭的律師函措辭強硬,認為對方律師在公眾平臺用“侮辱”“誹謗”等定性字眼,是越俎代庖,妨礙法院公正審理。同時要求大S律師停止網絡炒作并公開道歉,否則將投訴其違反律師操守。這番回應姿態強硬,卻被不少網友解讀為“此地無銀三百兩”。正是因為張蘭此前的言行過火,大S不得不訴諸法律,如今張蘭反過來指責別人公布訴訟進展,給人的觀感并不占理。
盡管輿論場上吵得沸沸揚揚,但法律自有其冷靜的程序在運作。截至2023年底,臺北法院針對撫養費糾紛的二審尚未最終宣判(一度定于2月開庭,但因故延期)。在大陸,北京互聯網法院受理的名譽權案件也在走流程。令人瞠目的是,就在眾人圍觀這場跨境官司時,中國大陸的官方機構也被卷入了一次罕見的“圍觀”。
2024年3月27日,中國國務院臺辦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及汪小菲與大S的糾紛。發言人回應稱:“兩岸婚姻累計有三、四十萬對。他們(汪、徐)的吵吵鬧鬧是40萬分之一,不至于激化兩岸矛盾…對于極少數失敗的婚姻,希望當事人好聚好散,各自安好。”。官方發言以輕描淡寫的態度,將這場名人家務事定性為“極少數失敗婚姻”,呼吁雙方理性平和處理。
這番回應在網上引起熱議:一對明星離婚糾紛竟鬧到需要官方表態,可見其關注度之高和影響之廣。一些網友感嘆,這場荒誕劇甚至驚動了國臺辦,堪稱前所未有。然而回過頭看,國臺辦的表態也是意味深長——它提醒公眾不要上綱上線,將名人私事與兩岸關系混為一談。同時也規勸當事人“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不要再糾纏撕扯。只可惜,當事雙方未能如愿地體面收場,反倒在之后再起波瀾。
7
大S、汪小菲、張蘭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紛爭,從情變私事演變成輿論大戲,過程中充滿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橋段。有豪門恩怨的戲碼,有網絡直播的狂歡,也有法律訴訟的嚴肅時刻。三個人物形象在公眾眼中幾經反轉:
大S選擇以靜制動。無論前夫和前婆婆如何激烈喊話,她大多保持沉默,通過律師和法庭說話。這種克制態度在紛擾中顯得難能可貴。她鮮少正面回擊謾罵,但關鍵處毫不退讓:該追討的撫養費一分不讓,該維護的名譽權一紙訴狀據理力爭。
面對“床墊”“電費”等羞辱性輿論,她甚至用一種戲劇性的方式給予回應——在汪小菲喋喋不休之后,據傳大S真的把那張引發爭議的昂貴床墊打包退還給汪小菲。這一舉動無需多言,卻勝過千言:既斷絕了對方借題發揮的借口,也體現出她對這場鬧劇的不屑與諷刺。
大S身邊的好友透露,大S本是善良隱忍之人,這些年為家庭付出良多卻遭受詆毀,內心實則無比堅強。她所堅持的不僅是自己的尊嚴,也是作為母親要為孩子爭取的正當權益。在整場風波中,大S始終沒有失態發瘋,她的回應方式正印證了“四兩撥千斤”的智慧:靜觀其變,以不變應萬變,讓對方的荒唐自行暴露于大眾眼前。
汪小菲則在輿論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從最初試圖挽回婚姻,到后來幾度失控炮轟前妻,他的一系列舉動讓公眾看盡了“富家公子哥”情緒化、不成熟的一面。有人分析汪小菲的行為,是典型的大男子主義和控制欲在作祟:當婚姻不再掌控,他轉而訴諸情緒宣泄,以攻擊前妻求得心理平衡。然而結果適得其反,他的形象因多次“發瘋”而受損。就連他本人事后都懊悔不迭。
2025年2月初,當大S因病猝然離世的消息傳來時,汪小菲出現在臺北松山機場,面對媒體鏡頭雙眼紅腫、神情哀傷。他雙手合十拜托記者:“求你們多說她一些好話。”
汪小菲可能意識到,無論如何爭執,這個陪伴了他十年的女人是他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他人生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世上沒有后悔藥,生者已逝,再多彌補都顯蒼白。汪小菲最終只能通過表示哀悼和善后協助,來盡一點為人父、為人曾經的伴侶的責任。
再看張蘭,這位“蘭姐”在整場風波中可謂盡顯精明與強勢的一面。從一開始為兒子鳴不平,到后來將直播帶貨玩得風生水起,她把家丑演繹成了一出吸睛大戲。在商業上,張蘭無疑是成功的:直播讓她的品牌銷量激增,重新賺得盆滿缽滿。可在公眾形象上,她卻飽受爭議。有人佩服她的豁達和幽默,居然能把糟心事調侃著變現;但也有人質疑她失去了長輩應有的體面,把家務事鬧得滿城風雨。
尤其當有人翻出張蘭早年移民他國、持有外國國籍的往事,對比她口口聲聲高喊的愛國論調,不禁讓人質疑其言行的誠意。更有批評者直言,張蘭面對兒媳的不依不饒,看似“護犢心切”,實則有推卸教育責任之嫌——正是她對兒子多年嬌縱溺愛,才使汪小菲養成了目中無人、情緒化的性格。如今母子倆一個臺前失態、一個幕后煽風,被輿論貼上“媽寶”“戲精”等標簽,也算是咎由自取。
2025年初,大S在日本旅游期間突患流感并發肺炎,不幸離世,年僅48歲。這場家庭紛爭因此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8
徐熙媛突然離世的五天后,汪小菲和其母親張蘭的抖音賬號被官方永久封禁。抖音平臺公告給出的理由明確而冷靜:這些賬號“利用逝者惡意炒作營銷,推薦不實視頻,以獲取商業利益”,并且“屢次發布不實、侵權內容,進行違規炒作,處罰后未有改正”。言下之意,平臺此前曾對其警告乃至處罰,但這對母子并未收斂。平臺終于祭出最嚴厲的措施,為這場持續多年的網絡鬧劇劃上句號。張蘭和汪小菲多年借助大S博取流量牟利的征途,就此終結。
這一封禁舉措來得迅速而堅決,幾乎在大S去世消息傳開的同時落地。大S離世的余波尚未平息,汪小菲卻迫不及待地在網絡上營造“深情前夫”形象,稱自己花費兩百萬元包下專機送大S骨灰返臺。這一說法很快被揭穿:2月6日,大S的妹妹小S通過航空公司澄清,包機費用由她全額承擔。汪小菲苦心塑造的癡情人設,轉瞬之間土崩瓦解。
與此同時,一個與張蘭關系密切的自媒體賬號也在傳播類似不實消息,為母子二人博同情、造聲勢。緊接著,張蘭親自在直播間高調談論兒媳的死訊,態度輕佻,缺乏基本尊重,引發輿論嘩然。直播被平臺當場切斷,公眾憤怒達到了頂點。這一系列事件成為導火索,直接將張蘭和汪小菲多年經營的社交媒體帝國推向崩塌。
封禁決定公布后,抖音平臺高管也公開表態:張蘭、汪小菲母子借大S逝世炒作,屢教不改,必須嚴懲不貸。這是一次明確的官方態度宣示:無論粉絲多少,只要觸碰道德與法規底線,流量加身的“大V”一樣會被清除出局。抖音副總裁的發聲,讓人想起此前微博曾封禁過以“大嘴”著稱的公眾人物——哪怕是擁有千萬級粉絲的網紅或富二代,也無法在違規后幸免。社交平臺在此刻展示出罕見的強硬,既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龐大公眾輿論壓力的回應。 消息一出,輿論場迅速沸騰。多數網友拍手稱快,直呼“大快人心”。在微博和抖音評論區,點贊最高的聲音集中在一個觀點:“遲來的正義終于來了”。大量網友回顧這對母子過往種種炒作行徑,感嘆“善惡到頭終有報”。在他們看來,平臺此次出手,是對長期忍耐大眾情緒的一次集中釋放,也是對病逝的大S最起碼的告慰。一些大S的粉絲更是直言,這一封禁意味著姐姐終于可以安息,不必再被人反復消費。還有網友諷刺道:“沒有大S,他們什么都不是,如今總算塵歸塵土歸土。”言語冷峻,卻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公眾的心聲。
也有少數張蘭直播間的忠實觀眾表示惋惜,覺得少了點日常談資和“瓜”。張蘭的直播帶貨因其麻辣直爽、一地雞毛的劇情而聚攏過一批粉絲,其中不乏專沖著看八卦的大媽大叔。封號后,這些人頓感失落,在社交媒體上抱怨 “以后去哪兒看蘭姐嘮嗑?” 只是此類聲音很快被淹沒在群嘲和叫好中。主流民意并不同情張蘭母子自食惡果的結局。相反,不少網友繼續深挖過往細節,把他們曾經的種種荒唐行為重新翻出、公之于眾,以佐證封禁決策的合理性。一場針對張蘭和汪小菲的全民“清算”在網絡上展開,其聲勢甚至不亞于當初圍觀他們家庭撕裂時的熱鬧程度。
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張蘭并未表現出悔意。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聲稱“不認同,不接受”此次封號處罰。同時,她試圖與事件撇清關系,承認事先并未核實包機傳聞的真實性,但強調爆料自媒體“不是自己的干兒子,也非公司員工”。張蘭話鋒一轉,又強調封禁將影響自己企業8000名員工的生計,試圖博取同情。然而公眾并不買賬。
與其說她關心員工,不如說更在意斷掉的財路——據統計,今年以來張蘭、汪小菲相關賬號的直播帶貨銷售額占到“麻六記”品牌抖音收入的近40%。賬號被封,對這個幾乎寄生于大S話題流量之上的品牌無異于釜底抽薪。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今裝可憐為時已晚。當初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可曾想過會有今天?” 對比封禁前張蘭在直播里對漫天謾罵的不屑一顧(她曾豪言“一咒十年旺”),輿論對于她的強硬回應更多是嗤之以鼻。
張蘭和汪小菲賬號被封,是這出漫長鬧劇的荒誕卻恰當的落幕。曾幾何時,他們母子憑借大S的光環在互聯網世界呼風喚雨:從婚禮熱搜到離婚羅生門,從深夜微博罵戰到直播間賣菜賣梗,處處都是流量,場場都是生意。然而,正如古語所言,盛宴必有散場,玩火者終自焚。當他們為了最后一點流量不惜消費逝者,當公眾的忍耐被一次次挑戰,結局早已注定。
封禁令一下達,一切戛然而止——喧囂的直播間靜了下來,火熱的商品鏈接斷了,日進斗金的流量生意戛然而止。多年來無人制衡的“頂流網紅”形象,在平臺簡單粗暴的一紙公告面前不堪一擊。
封號事件本身也具有象征意義:它象征著對于逝去生命最起碼的尊重,象征著謠言與炒作終究難逃懲罰,也象征著一個網絡亂象時代的某種終結。有人將此視作“蓋棺論定”——對張蘭母子十多年社交媒體表演生涯的最終審判。當連流量變現的先行者都因道德失范而被逐出場,人們開始反思多年來娛樂至死的互聯網生態。畢竟,這對母子的倒下,并非個例,而是敲響了所有依賴炒作博眼球者的警鐘。
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回看這場荒誕鬧劇時,會感慨它曾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真有人把家庭倫理當成連續劇去直播,也真有觀眾愿意買單助威。荒誕嗎?荒誕。但它確確實實發生過。
大S的一生,如同被卷入一場精心編排卻失控收尾的戲劇。她原本只是選擇了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卻在不經意間成為他人牟利的工具。從豪門太太到離婚單親,從再嫁尋得幸福到最后香消玉殞,每一步都走得踉踉蹌蹌卻堅守本心。她用沉默對抗喧囂,用善良對抗惡意,用家庭的溫暖對抗外界的冰冷嘲諷。這份難得的清醒與堅定,正是這出荒誕劇中唯一的溫暖色彩。
反觀另一邊,表演者縱情喧鬧,觀眾如癡如狂,到頭來不過一場夢幻泡影。大S走了,留給世間無限唏噓;鬧劇結束了,卻給后來人留下了警示和反思。平臺封禁賬號只是表面終局,更深遠的影響還將持續——對公眾而言,是一次三觀的矯正;對那些以炒作為生的人而言,是一次警醒:有些底線不容踐踏,有些流量并非你可以肆意妄為的資本。
沒有喧囂的日子里,真相得以安靜地存在。一如大S生前所向往的那樣:平靜的生活,不被打擾的尊嚴,以及對所愛之人的守護。這場荒誕鬧劇終于落幕,余下的人各自散場。徐熙媛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有她用生命守護的最后清白。汪小菲和張蘭則失去了他們最后的舞臺,回歸凡塵。或許多年以后,他們會想起曾經擁有的聚光燈與金錢,但那時能伴隨他們的,只有各自的人生答卷。荒誕劇落幕,人生還要繼續。只是沒有人會再為他們鼓掌。
文/李宇琛
2025年2月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