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廠家負債率高似乎是普遍現象,這兩天網上比較熱議的就是這個事情,高負債是一個相對屬性,就拿比亞迪來說,比亞迪的負債率(2023年約78%)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制造業發展規律來看,重資產、高研發投入的行業屬性決定了適度高負債的普遍性。但是談負債要談企業規模和營收。
全球汽車巨頭如特斯拉、大眾等負債率長期維持在70%-80%區間,而從統計表格中不難看出,負債率國內主流車企有息負債規模相對較低。2023年吉利控股有息負債1082億元,在總負債占比24%;上汽有息負債1078億元,在總負債占比16%;東風集團股份有息負債593億元,在總負債占比34%;長城汽車有息負債225億元,在總負債占比17%;比亞迪有息負債303億元,在總負債占比6%。
這些在財報上面都是能夠看得見的,有些企業不良負債,懂行的也是一眼能夠看出來的,企業規模越大,營收規模越高,體現在財報上面應付款未付就會多,這個其實是無可厚非的,謠言止于智者,別有用心的人就是看中了普通人不懂這其中的道理,只拿一些看似嚇人的數據來引導人們。
新能源汽車廠商對中國制造業的貢獻具有多維價值:其一,通過電池、混動等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國產化;其二,帶動上游供應商協同發展,形成產值超萬億的產業集群;其三,出口新能源車,助力中國首次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重塑全球產業格局。這種技術突圍與產業帶動的雙重效應,正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典型樣本。
中國汽車制造業正在蓬勃向上的階段,而像比亞迪這樣的先行者一直都是輿論關注的焦點,所以別有用心的人就會時不時的出現,大家也都要理性看待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