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三年(公元829年),風雨飄搖的唐帝國干了件“堅定不移”的事兒,給李晟立碑。
大和,是唐文宗使用的年號;李晟,給帝國干活從唐玄宗到唐德宗,熬了四朝,唐德宗貞元四年去地下和李靖王忠嗣這幫前輩討論兵法。
等了三十七年,才立這塊碑。
看看李晟的戰績和地位。
早年跟著名將宗師王忠嗣打吐蕃,被稱萬人敵。
防御吐蕃,戰功赫赫,封右金吾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合川郡王。
率領四千神策軍收復四川,川陜連接,等于給大唐續命。
唐德宗奉天之難比安史之亂更惡劣,李晟收復長安。
封西平郡王,被譽為有再造大唐王朝之功的人物。
死后,沒有碑,不科學。
所有不科學的現象都會有科學的解釋。
這個解釋就是,唐德宗很煩李晟。
活著的時候,唐德宗解了李晟兵權,李晟在家種點兒竹子,都被當成埋伏兵想造反。
死后都要總結性“吐槽”,看看唐德宗在李晟追悼會的“發言”:卿一門胤嗣,朕必終始保持。況愿等弟兄承卿教訓,朕之志義,豈忘平生?縱卿不言朕亦存信。比者卿在之日,卻未見朕深心,今卿與朕長乖,方冀知朕誠志。
唐朝立神道碑流程大致是家人或門生故吏提交材料,一級級審批,最后皇帝龍筆一勾,從人到神完成,就可以去立神道碑了。
現在皇帝這么個態度,也沒人敢再提給李晟立碑的事兒。
唐德宗是個自詡精明愛猜忌小心眼的人,不過從他敢給被老爸唐代宗砍了的宰相元載翻案,可見也是個恩怨分明有主見的人。
梳理梳理李晟的一加五宗罪,唐德宗沒掘墳都是好的,更別說立碑了,在李晟身上,唐德宗算是大度的。
說一加五的原因是一宗是單獨的,五宗是關聯的。
先說一,干擾宰相任命。貞元元年,唐廷任命張延賞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按照規矩,對宰相人選,只有諫官有資格發表意見,武將是不能干涉朝政的。
可李晟居然寫奏章說張延賞不合適。
鑒于李晟手握重兵,得給面子,張延賞改任左仆射。
至于倆人矛盾,卻是當年李晟拿下四川,要帶走個妓女,張延賞和這個妓女也有一腿,把妓女從李晟那兒要了回來,就這么個事兒,銜恨多年。
對唐德宗來說,李晟這么干,事兒不大,性質極其惡劣,討厭賬單狠狠記一筆。
接著說五個關聯事件,都和奉天之難有關。
奉天之難,唐德宗被涇源兵趕出長安,如果不是渾瑊在奉天城死戰,他估計是大唐第一個當俘虜被叛軍砍的皇帝。
看到皇帝有難,各藩鎮和神策軍大將都紛紛來救援。
李晟貪天的功勞和遍地的罪過全部迸發。
第二宗罪私殺劉德信。
當時唐德宗對神策軍搞制將制。所謂制將,沒有具體官職和高低,皇帝直接約制的將領。
李晟和劉德信都是神策軍的制將,平級。
劉德新建中四年十月初趕到東渭橋和叛軍作戰,表現優異,有效減少了奉天守城的壓力。
李晟十一月底才到達東渭橋,不過手上才四千人,相比各方勢力,太單薄。
為增強實力,讓平級的劉德信到自己大營,把他砍了,將劉德信部隊兼并,壯大實力。
第三宗罪指揮琿瑊。
朱泚在奉天失敗后,退回長安,李晟和渾瑊都領兵到了長安附近,倆人還都被朝廷封為兵馬副元帥,同級。
李晟為了獨占奪回長安的功勞,居然命令渾瑊去追擊叛軍殘余力量。
這讓渾瑊的部下都很不爽,如果不是渾瑊顧全大局,還拿廉頗藺相如故事來說服兄弟們,倆人真鬧起來,估計唐德宗一輩子也回不了長安。
第四宗罪殺張光晟。
張光晟曾經救過名將王思禮的命,還在名將辛云京手下打過工,口碑一直不錯。
朱泚叛亂一時糊涂參加了,不過也不是核心成員。
后來也算幡然醒悟,主動投誠,引唐軍進了長安,讓唐德宗再次回了家。
雖有污點,張光晟功勞是很大的,李晟為了將奪取長安功勞占為己有,請張光晟吃飯時把他給殺了。
臨死,張光晟留了句名言: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這就是著名的一不做二不休。
第五宗罪毒殺駱元光,失敗。
駱元光是胡人將領,對大唐很忠心,戰功累累,唐德宗給他賜名李元諒。
唐廷讓駱元光和李晟一起攻打長安,駱元光為了讓皇帝早日回家,身先士卒。
拿下長安后,李晟邀請駱元光喝酒,駱元光發現李晟這貨不地道,下毒。和渾瑊一樣,以大局為重,就以酒桌有張光晟這個叛徒為由,憤然離席,逃過一劫。
第六宗罪誣陷李懷光。
奉天之難,朔方節度使李懷光是最先去救唐德宗的人,有實力還不打醬油,兢兢業業救皇帝。
不過他是個粗人,典型的不懂政治,有什么說什么,一會兒罵大臣一會兒罵宦官,完全不懂上面有人好辦事的道理。
后來和李晟并肩作戰,李晟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當面捧李懷光,作戰時穿奇裝異服,故意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上奏章表示李懷光這貨肯定會造反。
說實話,李懷光對朝廷有吐槽和不滿,但這貨確實不想反,境況和仆固懷恩挺像。
對西平郡王后五宗罪做個總結,李晟這貨對大唐忠心是肯定的,不過奉天之難中,他的主要目標是收復長安這個潑天大功,殺敵放在第二位,誰有搶奪功勞的危險就搞誰,不論敵友。
這些行為,唐德宗看在眼里,煩在心里,可畢竟是收復長安的功臣,面子還得說過去。
所以才有了李晟死后不給立神道碑的事情。
直到數十年后,李晟子孫們也都身居要職,特別是兒子李愬收復蔡州的不世之功給老子臉上賺足面子,唐廷這才同意給這位西平郡王立塊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