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的悖論:小國的幸存與大國的野心
自古以來,小國能夠富得流油且不仰大國鼻息的案例幾乎沒有。但是為什么現在卻有不少這樣的國家!比如盧森堡、新加坡、卡塔爾之類的。
這不禁讓人思考:是不是世界和平太久了,以為這個世界沒有弱肉強食了?
憑什么小國不用投錢到軍事上就擁有安全?
以前大家的日子都好的時候大家都好說話,現在大國的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中美小紅書一對賬發現,好像中美日子過得差不多,原來就你們這些小國日子過的最滋潤,大國反倒天天卷的要死!
憑什么?
小國之所以能夠避免被大國吞并,主要歸功于國際社會共同承認的主權概念。主權概念最早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當時宗教戰爭頻發,各國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為了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歐洲各國訂立了一系列和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這些和約確立了主權國家的概念,強調國家間的相互尊重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
二戰后,聯合國成立,雅爾塔體系確立,進一步加強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些國際組織和協議使得強國在奪取弱國土地時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和潛在的全面沖突風險。因此,即便有強國試圖通過軍事手段達成目標,也需要假借各種借口,以免引發國際社會的廣泛譴責。
然而,二戰已過去80年,世界經濟和軍事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原先以主權國家國界劃分的利益邊界,已經與實際實力分布嚴重脫節。
以特朗普為代表的一部分美國人,開始質疑舊有的國際秩序,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美國開始要動手了!趁著自己還有點實力,決定掀桌子了,先拿丹麥開刀然后是加拿大,然后磨刀霍霍向歐洲那幫過了上百年好日子的豬羊。
既然你美國開了這個頭,那么作為世界另一頭的霸主,會不會有想法?規矩是你先破壞的,那么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小試牛刀一下?
我記得去年很多網上的帖子都在說很多國家其實都在期待中美開啟一場熱戰,他們能夠火中取栗,我們現在回過頭看看俄烏戰爭這幾年,G3-G10這些國家都快打殘了,G2根本就沒有要動手的意思。
反倒是,雙方開始越來越有默契了,美國說要統一北美,我們就聊聊東南亞島嶼的問題,你看美國敢拿下格陵蘭,我們就一路開到澳大利亞!
我覺得菲律賓就是一個很好地例子,它的存在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此地本來就是中國人的呂宋島,被帝國主義列強強行變成菲律賓,根本沒有歷史正義可言。
也就是說菲律賓本來不是一個應該存在的國家,如果需要,當然也可以消失。
既然美國可以吞并格陵蘭和加拿大。那為什么菲律賓就一定要存在,我很費解。
今天東大的海軍壯的厲害,海外宵小之徒總說我們幾十年沒有打仗了!很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選個家伙揍一頓,我看菲律賓這只猴子看起來就很討喜,適合打一頓,打菲律賓一個滿臉桃花開,算是開業大吉。以后就生意興隆,看誰不順眼,先打一頓再問是非。
當超級大國不打人玩,如錦衣夜行。經常打人經常爽,一直打人一直爽。
中美之間沒有歷史宿仇,又離的這么遠,只要老美不搞事,完全可以和平相處。何必自相殘殺,讓旁邊二五仔撿了便宜。
美國愿意當世界領袖,就讓他當吧!那位置也不是好坐的。繼續埋頭發展吧,實力真到了,自然會和平交接,或者我們可以繼續捧你當名義上的大哥。至于利益重新劃分一下即可。
如果G2瓜分了世界,可以讓雙方更好地活下去,那么W3暫時不會到來。從實力的角度看,我不認為收亞洲是什么難以實現的景愿。
如果說世界上有對國際變化最敏感的國家,那么亞洲國家應推新加坡與日本。近期關注這兩個國家的表現,或許可以了解一些新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