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病中》
徐燦〔清代〕
翠帳春寒,玉爐香細(xì),病懷如許。
永晝懨懨,黃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楊花,多情燕子,時向瑣窗細(xì)語。
怨東風(fēng)、一夕無端,狼藉幾番紅雨。
曲曲闌干,沉沉簾幕,嫩草王孫歸路。
短夢飛云,冷香侵佩,別有傷心處。
半暖微寒,欲晴還雨,消得許多愁否。
春來也、愁隨春長,肯放春歸去。
在精美幃帳里感到春寒,香爐上的煙又弱又細(xì),病中的心懷是這樣愁凄。悠長白天里精神不振,黃昏時又靜靜發(fā)愁,博山爐的燈心更添人憂郁。薄情的楊花紛紛揚(yáng)揚(yáng),攪亂了人的心緒;多情的燕子似曾相識,不時飛到窗前呢喃細(xì)語。怨恨那東風(fēng)太無情,一夜之間竟幾次吹落紅雨。
曲曲折折欄桿,寂寂無聲簾幕,嫩草阻斷丈夫歸路。短短相思夢如云飛散,醒來感到冷香侵透身上飾物,令人別有一番傷心處。半暖微寒的暮春,又遇欲晴還雨的天氣,這許多愁又怎能禁受得起?自入春以來啊,愁就隨著春天增長,如今又不肯放春天歸去。
《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宋代〕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樓臺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jié),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遠(yuǎn)方友人音信,寄來溫暖的關(guān)心囑咐,卻平添別恨離愁。郴江,你本來是環(huán)繞著郴山奔流,為什么偏偏要流到瀟湘去!
《春宮曲》
王昌齡〔唐代〕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昨夜的春風(fēng)吹開了露井邊的桃花,未央宮前的明月高高地掛在天上。平陽公主的歌女衛(wèi)子夫新近受到漢武帝的寵愛,因簾外春寒,她便受到錦袍的賜予。
《千秋歲·水邊沙外》
秦觀〔宋代〕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亂,鶯聲碎。
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
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鹓鷺同飛蓋。
攜手處,今誰在。
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淺水邊,沙洲外,城郊早春寒氣盡退。枝頭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紛亂如墜地顛顫微微。流鶯在花叢,輕巧的啼囀聲,聽來太急促,太細(xì)碎。只身飄零,消愁的酒盞漸疏,難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復(fù)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摯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對。
想當(dāng)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會,一時豪情,華車寶馬驅(qū)弛如飛。不料如今,看攜手同游處,剩幾人未折摧?秉舟繞過日月,那夢已斷毀,只有鏡中古銅色,照出紅潤的容顏已非。春,去了落花千點萬點,飄飛著殘敗的衰頹,牽起一懷愁緒,如海,潮涌潮推。
《念奴嬌·春情》
李清照〔宋代〕
蕭條庭院,又斜風(fēng)細(xì)雨,重門須閉。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
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蕭條庭院中斜風(fēng)細(xì)雨,層層院門緊閉。嬌花即將開放,嫩柳染綠,寒食節(jié)即將臨近,又到令人煩惱日。推敲險奇的韻律寫成詩篇,從沉醉的酒意中清醒,無端愁緒重又襲上心頭。遠(yuǎn)飛的大雁盡行飛過,可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托寄。
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低垂,欄桿我也懶得憑倚。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從短夢中醒來。這情景,使本來已經(jīng)愁緒萬千的我不能安臥。清晨的新露涓涓,新發(fā)出的桐葉一片湛綠,不知增添了多少游春的意緒。太陽已高,晨煙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一個放晴的好天氣。
《別嚴(yán)士元》
劉長卿〔唐代〕
春風(fēng)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fù)晴。
細(xì)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春風(fēng)乍起,船停泊在蘇州城外,水國天氣帶著初春寒意,忽陰忽晴。細(xì)雨潤濕衣服,自己卻沒注意;枝上花朵飄落地上,聽不到一點聲響。薄暮時你離開,夕陽下江上孤帆遠(yuǎn)去;湖南碧草如茵,綿延萬里,充滿了我惜別深情。如果有相識之人問到我的境遇,請你轉(zhuǎn)告他們,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誤的一介書生。
《菩薩蠻》
趙長卿〔宋代〕
新晴庭戶春陰薄。東風(fēng)不度重簾幕。
第幾小蘭房。雛鶯初弄黃。
悄寒春未透。不解尋花柳。
只恐漸春深。愁生求友心。
《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
姜夔〔宋代〕
巷陌風(fēng)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
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游人緩緩歸。
在縱情觀賞街道上的風(fēng)光時,豪貴家的燈籠還未出門,門外的馬兒已在嘶吼。我這白發(fā)蒼蒼的平民百姓,沒有隨從前呵后殿。只有坐在肩膀上的小女與自己相伴。花燈滿街滿市,月光映照衣裘。少年時的賞心樂事,老來卻只剩悲涼的感受。來到繁華的沙河塘上,初春稍微有點寒冷,看完了燈的游人們,慢慢地朝家中歸去。
《漢宮春·梅》
晁沖之〔宋代〕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
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霜欺。
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惟是有,年年塞雁,歸來曾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
傷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詩。
微云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
空自倚,清香未減,風(fēng)流不在人知。
水邊梅花多么瀟灑,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橫斜著挺出三兩枝。春風(fēng)也不知愛惜,任憑雪壓霜欺。燕子無情無意,只因怕冷,輕易地失去她開花的日期。惟有南歸的鴻雁,年年南飛時能看見她的芳姿。
清淺小溪,如一條白練,請問那些華麗堂宇,又如何能趕得上這茅屋疏籬?最令人傷心的是,自從知己朋友離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絕的歌詩。只有微云輕輕飄浮,淡淡的月光隱約迷離。面對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潔又都是為誰?但那高潔江梅,依舊倚風(fēng)自笑,并未減淡她的清香,因為風(fēng)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質(zhì),本來就不在乎別知與不知。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東禪莊院》
蘇軾〔宋代〕
十日春寒不出門,不知江柳已搖村。
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數(shù)畝荒園留我住,半瓶濁酒待君溫。
去年今日關(guān)山路,細(xì)雨梅花正斷魂。
初春嚴(yán)寒,十天來我未曾走出家門,不知道江邊柳絲,已搖曳著新的青春。漸漸聽到山谷中流冰融化的聲音,原野上一望無際的新草,遮沒了燒過野火的舊痕。幾畝荒僻的田園留我在這兒居住,半瓶渾濁的老酒等待友人來溫。去年今日我走在關(guān)山道路,細(xì)雨中梅花開放正暗自斷魂。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納蘭性德〔清代〕
冷香縈遍紅橋夢,夢覺城笳。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別后誰能鼓,腸斷天涯。
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
夢中與心愛的她在清香彌漫的紅橋上相伴,而夢醒后卻聽到城頭傳來的胡茄嗚咽的悲鳴。風(fēng)停雨歇,一地殘落的桃花潤染著如水的月色,簾櫳間燕子靜靜地棲息。一別之后,箜篌空懸,等不到再能彈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傷。青春匆匆逝去。一縷苦澀的茶煙鉆透碧紗。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蟾宮曲·賈皓庵樓居即事
盧摯〔元代〕
這先生會與云閑,偏獨自樓居,攬斷溪山。
客子尋真,林端稅駕,雪意憑闌。
想竹葉知人病懶,共梅花笑倒春寒。
蕭散襟顏,辦下新聲,少個仙鬟。
《次韻張迪功春日》
陳與義〔宋代〕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無一半寒。
不覺轉(zhuǎn)頭逢歲換,便須揩目待花看。
爭新游女幡垂鬢,依舊先生日照盤。
從此不憂風(fēng)雪厄,杖藜時可過蘇端。
《阻風(fēng)二首 其一》
孫承恩〔明代〕
浩浩北風(fēng)疾,陰陰春日寒。
孤舟溯逆浪,百丈曳高灘。
轉(zhuǎn)覺歸心切,空嗟行路難。
白云遙引領(lǐng),當(dāng)食不能餐。
《暮雨》
四錫〔宋代〕
春天寒慘欲昏黃,數(shù)點霏霏忽繞廊。
城漏暗催相共滴,花塵輕濕乍聞香。
風(fēng)生水際來將密,雨打簾文灑處光。
獨向郡齋心自喜,豐年宜賀待飛章。
《臨江仙·淺淺余寒春半》
晏幾道〔宋代〕
淺淺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長。煙迷柳岸舊池塘。
風(fēng)吹梅蕊鬧,雨細(xì)杏花香。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
如今不是夢,真?zhèn)€到伊行。
只剩下些微的寒氣,冰雪消融,香蕙剛剛長出新芽。舊日池塘岸邊的柳樹輕煙迷蒙。微風(fēng)吹過,梅花蕊輕搖似在嬉鬧,細(xì)雨紛紛,杏花飄香。月落枝頭,從前的歡笑肆意都如夢境般虛無。如今想來,我要去何處傷心靜思。現(xiàn)在這不是夢,我也只能來你這里了。
《梅》
鄭谷〔唐代〕
江國正寒春信穩(wěn),嶺頭枝上雪飄飄。
何言落處堪惆悵,直是開時也寂寥。
素艷照尊桃莫比,孤香黏袖李須饒。
離人南去腸應(yīng)斷,片片隨鞭過楚橋。
《菩薩蠻》(春閨)
梅窗〔宋代〕
碧窗紗透春寒極。極寒春透紗窗碧。
誰送縷金衣。衣金縷送誰。
玉肌生嫩粟。粟嫩生肌玉。
溫處坐香茵。茵香坐處溫。
《山寒》
辛愿〔金〕
山寒春靜早關(guān)門,新月微光照短垣。
可恨暮云欺落景,卻將殘靄助黃昏。
《題趙子固墨蘭》
韓性〔元代〕
鏤瓊為佩翠為裳,冷落游蜂試采香。
煙雨館寒春寂寂,不知清夢到沅湘。
《泊采石》
李流謙〔宋代〕
江頭楊柳淺於金,澤國余寒春未深。
才見桃花能慰眼,便同躑躅母傷心。
《愁》
晁說之〔宋代〕
云暗花寒春在否,煙波漠漠不禁愁。
此愁肯逐楊花散,常與幽人種白頭。
《次韻陳公藻局中即事時推排物力不得往來》
陳棣〔宋代〕
料峭輕寒春寂寥,雨余庭竹靜蕭蕭。
一池芳草翠欲合,數(shù)點殘梅雪未消。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