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9月27日,正在伏案國是的周總理接到秘書報告:“李天佑將軍病逝了”。
周總理愣住了,許久才緩過神哽咽的說:“他才56歲呀!不久前我們還通過電話,他聲音有力,病情為什么發展這么快!”隨即指示道:“天佑英年早逝,我一定親致悼詞,你立刻向他夫人表達我的心意。”
1914年,世界混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這艘大船在袁世凱的折騰下也是山河破碎、風雨飄搖。
老天痛天下蒼生,隨之派張震、楊成武、李天佑三位多年后的開國上將降臨人間。
那年1月8日,廣西臨桂縣六塘圩高坡寨的農民李燕川家又生下了一個男嬰,望著這個兒子,李父是憂大于喜,本來家里就一貧如洗,現又多了一張嘴,祈天保佑他活下來吧,取名李天佑。
父親稍懂文墨,深知沒有文化的苦惱,不能總是老貓房上睡,兒子一輩子還像自己一樣趕圩賣柴賣席賣竹器吧,于是將8歲的小天佑送進私塾。
隨著兩個孩子的降生,家里已無分文支付學費,小天佑體諒父母辛酸,只好來到一家米粉店當了學徒。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年小天佑只有10歲,現在10歲的孩子都在干什么?
李燕川的古道熱腸對小天佑耳濡目染,一天剛要吃飯時,家里來了一個披頭散發的漢子登門乞討,盡管自己饑腸咕嚕,可小天佑還是將僅有一點飯送給了漢子。
隨后,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橋段在現實中上演了,這位漢子傳授給李天佑一套壯拳,他日習夜飛,練就臂力異于常人,身手矯健,這給李天佑日后擊潰土匪打下了伏筆。
此后,李天佑雖談不上“除霸安良”,但也總讓街頭痞賴望風而逃,但卻無力改變土豪劣紳肆意霸占土地,更無力拯救勞苦大眾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幼小的心里有了別樣的心思。
普天之下,父母均望子成龍,賣米粉能混出什么名堂,既然這么喜歡舞槍弄棒,干脆去當兵吧,沒出息的話當兩年兵就回了,還能給家里省點口糧,要是有出息當上個官還能光門耀祖,李燕川左思右想后決定送兒子到軍營。
李燕川無論如何不會想到,他的兒子日后真的能了指揮千軍萬馬的開國上將。
1928年6月,14歲的李天佑成為廣西軍閥李明瑞的勤務兵,彼時共產黨員張云逸正在南寧當教導總兵,李天佑因他知道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的隊伍。
10月6日,李明瑞通電反蔣失敗,張云逸宣布:“如果想要走的,將槍支留下,發路費,不想走的站左邊。”李天佑堅定地選擇站在左邊,并在奔赴百色起義途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始了一生的革命戌馬生涯。
12月11日,鄧小平、張云逸領導發動百色起義,宣告中國紅軍第七軍成立,這也是李天佑首次參加大規模作戰,初生牛犢不怕虎,小小年紀的李天佑沖鋒陷陣,老練機智。
人的能力與學歷不成正比,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人在工作中是一樣行樣樣行,反之亦然。在戰場中出類拔萃的李天佑在宣傳時招兵時也自有一套:“老天爺就是個勢利眼,我叫天佑,可他卻只保佑有錢人,現在能保佑我們的只有共產黨、只有紅軍。”人們聽后點頭稱贊,紛紛報名參軍。
鄧小平得知后,對李天佑贊譽有加:“這個小鬼不簡單,15歲的娃娃打起仗來就如此兇猛,還蠻有政治頭腦,廣西軍閥沒得混咯!”
令鄧小平沒有想到的是,19年后,李天佑擔任廣西軍區司令,真讓土匪沒得混咯!此事后表。
鄧小平特意提拔年僅15歲的李天佑任軍部特務連副連長,主要負責保衛首長和領導機關的安全,15歲擔此重任,能力可見一斑。
1930年2月,國民黨桂系軍閥黃紹竑調遣4000余人,妄想在隆安消滅年輕的紅七軍,李天佑帶頭沖鋒,腳板不幸被子彈擊穿,仍帶頭沖鋒,經過五晝夜的激戰,終于占領制高點,取得最終勝利。
4月底,紅七軍連續幾小時攻擊未能攻破軍閥王家烈的后方基地榕江縣城,腳上有傷的李天佑挑選12名戰士組成突擊隊,肩扛竹梯,身帶鐵釘,躍出戰壕,沖過敵人的火力網,為部隊開辟出殺進城里的血路,殲敵6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及數萬元軍餉數。
“一手執鋼刀,一手拿著駁殼槍,永遠沖在最前面的”李天佑又參加了收復百色、奉議、恩隆等縣的戰斗,戰果輝煌。
1931年,敵我血戰廣東乳源縣梅花村,敵眾我寡,我軍殺傷敵千人左右,自己也傷亡600之多,干部傷亡近三分之二。紅了眼的李天佑赤膊上陣與敵人進行大刀戰,竟不知何時連中3彈,硬是從兩丈高的城墻摔了下去,通訊員在死人堆里找到了滿身血跡、昏死的李天佑。
14歲的通訊員嚇得大哭:“連長死了”,連忙背起18歲的連長在戰火中沖了出去,眾人默哀完畢正準備安葬時,李天佑突然哼了幾聲,眾人趕緊送醫治療。李天佑從閻王殿走了一遭,閻王沒敢收留,因為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小老虎”的綽號傳遍全軍。
1932年2月,李天佑攻打贛州又身中3彈。傷愈后,升任紅七軍第58團副團長,調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后任團長,參加了第四次反"圍剿"的黃陂、草臺崗等戰斗,取得了第四次反"圍剿"中殲國民黨軍3個師的大捷。
1933年,李天佑出任第5師第53團團長,在彭老總指揮下入閩作戰。在攻克泉上堡、解放朋口、消滅國民黨19路軍主力78師等戰斗中捷報頻傳。
8月中旬,李天佑與19路軍366團在南平縣西芹半山腰相遇,366團因為裝備精良,能攻善守,鐵軍之號早已聲名遠播,為此李天佑將細節一一想全,布置到位。
戰斗打響后,李天佑命令一營長趙壁不惜一切代價爭奪高地,趙壁沖鋒在前不幸犧牲,我軍一時間亂了陣腳,李天佑大喊:“共產黨員跟我上!”
國共兩軍的最大區別在于“給我上”和“跟我上”,戰士見團長身先士卒,自然群情激昂,個個以一當百,同時李天佑事先安排好插入敵人側方的二營發起戰斗,敵人兩面受敵,方寸大亂。
芹山之戰,創造了紅軍一個團在運動中殲國民黨軍一個主力團的佳績。為此,受到了彭老總的高度贊揚。
同年,李天佑先后參加了洵口、硝石、團村等戰斗,因功榮獲第二屆全蘇維埃代表大會授予的三等紅星獎章,其部隊榮獲"模范十三團"錦旗。
1934年1月,20歲的李天佑升任紅五師師長,此時距他入伍僅僅6年。4月,奉命參加第五次反"圍剿"中著名的高虎腦戰斗,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瘋狂進攻,在左手受傷的情況仍以鋼鐵般的意志下指揮部隊堅守陣地3天3夜,擊退了敵人9次大的沖擊,直到接到命令才撤離戰場。
1934年10月,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李天佑率紅5師擔任軍團前衛,奉命在廣西灌陽新圩抗擊國民黨兩個師,掩護中央搶渡湘江。
當時敵我裝備之差就是黑白兩級,為阻止我軍渡過湘江,國民黨是天上飛機,地下大炮不分晝夜連軸轟炸,5師參謀長胡浚犧牲了、14團團長黃冕昌犧牲了,營、連干部幾乎都犧牲了,3000多人只剩下了幾百人,年輕的李天佑哭紅了眼、流干了淚,這些都是生死與共的兄弟呀,是他們用血肉阻擊了敵人三天三夜,還是他們用血肉鋪平了渡過湘江的路。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帶你負重前行。
1935年1月,李天佑任紅三軍團司令部作戰科長,先后參與指揮了婁山關、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戰役,跟隨部隊翻過四千多米高的夾金山,穿過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這一種信仰的支撐。
1936年10月,李天佑率部參加了完勝國民黨中央軍胡宗南部隊的山城堡戰役,隨著西安的一聲槍響,李天佑又將口槍對準了小日本。
抗日戰爭爆發后,紅四師在三原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李天佑任團長。
自古以來平型關就是晉冀的重要隘口,平型關內有一條長約13公里的道路,站在高處一條長溝盡收眼底,公路兩側堪稱最理想的伏擊之地。
日軍第5師自侵華以來,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自上到下驕傲無比。
1937年9月25日清晨,該師第21旅團在日軍名將板垣征率領下,300余輛汽車一字長龍耀武揚威、大搖大擺地開進了溝內,因連日暴雨,地面上泥濘不堪,日軍的行軍速度明顯減緩。
李天佑見敵人進了口袋,大手一揮,三顆信號彈空而起,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機槍、步槍齊射,迫擊炮彈等傾落而下,日軍本來就沒有防備,又突然遇襲,爆炸聲、哭爹喊媽聲連成一片,泥水、血水流滿一地,燒焦的物資、敵人的尸體堆滿道路。
李天佑高舉手槍,振臂一呼:“同志們,跟我上!”團長沖鋒在前,士氣大振,化身成要咬碎日寇骨頭、喝光日寇鮮血的“野狼”,作戰愈加勇猛,終于將爭奪最為激烈的老爺廟拿下,為整個戰斗勝利奠定了勝局。
平型關大捷,不但繳獲大批戰略物資,還遲滯了日軍的戰略進攻,打亂了敵人沿平綏鐵路右翼迂回華北的計劃。也是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打出了氣勢、打出了軍威,也給板垣征四郎參戰以來為"皇軍輝煌的戰史"寫上了慘敗的一筆。
那年,李天佑才23歲。
1938年3月,李天佑代理343旅旅長,率部轉戰于呂梁山區,參加開辟晉西南抗日根據地。
戰爭讓年紀青青的李天佑一身傷病,1938年底,組織決定送他到蘇聯治病并到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他如饑似渴的吸取著知識的乳汁。
1941年,蘇德國戰爭爆發,國內抗戰正酣,將軍的價值在戰場,李天佑決定回國建功立業,當他剛到烏蘭巴托就遇到了土匪。
早年練就的壯拳有了用武之地,李天佑成功制服土匪后逃脫,后因等待我黨交通員及躲避日軍,李天佑被困在烏蘭巴托一年多。
1943年8月,心急如焚的李天佑決定假扮成商人立即回國,過沙漠、找水源、躲特務,現在從烏蘭巴托到北京只需幾個小時的路程,李天佑竟走了8個多月,到延安時已是1944年4月28日,途經3國4省區,迂回行程4000里,這得多么強大的信念才能做到!
這就是抗日戰場沒有見到李天佑的原因。
同年8月,毛主席親切接見了李天佑,一見面就緊握他的手說道:“能讓楊勇當副手的人,肯定不簡單,你先熟悉熟悉延安,將來肯定有你用武之地。”
領袖的一番話語,讓李天佑熱淚盈眶,摩拳擦掌等待組織的召喚!
一年后,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來不及享受喜悅的李天佑奉命趕往沈陽,協助呂正操完成鞍山、營口地區的設防任務。1946年冬至次年春,已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的李天佑率部參加了"三下江南"戰役,共殲國民黨軍1.6萬余人。
1947年,李天佑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為應對國民黨的大規模軍團作戰,李天佑決定改造部隊過去游擊作戰的習慣和思維。
同年6月,林彪將軍發起夏季攻勢,李天佑奉命指揮攻打四平,這是他第一次指揮如此大的部隊作戰,最終因輕敵和情報不準等原因戰斗失利,李天佑的指揮所都被炸了個稀碎,要不是警衛員舍命相救,恐怕他也要犧牲了。
首次大規模失利,李天佑看上去表面平靜,可內心是極度痛苦,他心疼的是這個交學費的代價太高了,但他并沒有氣餒,這種事件決不能有第二次。
次年3月,再戰四平!
二次掛帥出征的李天佑運籌帷幄、漂亮的以23個小時拿下了四平,老百姓載歌載舞,夾道歡迎親人解放軍進城。
李天佑率部一股作氣,遼沈戰役攻克錦州,遼西會戰殲滅國民黨軍主力三個軍,占領沈陽,華麗轉身憑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把式。
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奉命改為第38軍,軍長李天佑。
北平門戶天津,多面環河,易守難攻。守將陳長捷,保定軍校第7期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的高材生,戰績輝煌。為守住天津,他在天津進行了長達4年的"大搜查、大逮捕",又增兵添將、修建工事,連蔣介石視察后都夸獎說:"好,好的,各地的守備將領如果都能像陳司令這樣認真負責,把防御體系搞得好好的,共產黨還能有什么辦法?"
共產學的辦法老蔣是應該能想到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軍對天津發動總攻,李天佑率部從西向東過關斬將,殺入天津城,戰至15日下午3時,李天佑只用29個小時便將13萬敵軍悉數殲滅,活捉了陳長捷。
早在十年前,李天佑與陳長捷兩人曾在山西武城見過一面,那時候李天佑還是個旅長,可謂此一時,彼一時。多年后,陳長捷在北京功德林改造時,談及此戰,也只有一聲長嘆。
是役后,李天佑擔任第13兵團副司令,率部南下參加渡(長)江、解放湖北等戰役,為全國解放立下赫赫功勛。
1949年,廣西全境解放,李天佑出任廣西軍區副司令員,有些革命前輩少時離家,一輩子都未曾踏上家鄉的熱土,李天佑能回到家鄉,聽著熟悉的鄉音、看著熟悉的山水,自有一番別樣心情在心頭,他這次是得到老天的眷顧,榮歸故里嗎?
非也!他是來讓“廣西土匪沒得混咯”!
“司令滿街走,土匪多如毛”,十個字高度概括出當時廣西匪患的全貌。
廣西是李宗仁、白崇禧老巢,兩人長年盤踞廣西,擁兵自重,解放戰爭后,全國各地被擊潰的國民黨殘兵敗將也把廣西視為世外桃源、人間天堂。
1949年10月16日,白崇禧在桂林緊急布置"總體戰",發動"一甲、一兵、一槍"的運動,指令在十萬大山、六萬大山、大容山、大明山和大小瑤山開展所謂"廣泛的游擊戰爭",隨后又有大批特務奉命進入廣西,當時有號稱8個軍的土匪聚集大瑤山,一時廣西群魔亂舞,昏天地暗。
對大小幾百股、9萬多土匪,李天佑重拳出擊,在短短的3個月內,剿滅土匪4萬,其余的大部分逃進了深山。
1950年,美軍入侵朝鮮的消息傳到廣西,加之特務們的蠱惑宣傳,土匪們認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蔣介石反攻大陸成功在望,將來定會論功行賞,一時間匪亂達到最高潮。廣西全省102個縣,97個縣中土匪橫行霸道,欺男奸女,500多名干部被殺,2800多萬斤公糧、26萬多頭牲畜被搶,勞苦大眾提心吊膽,生活在無奈和惶恐之中。
李天佑調兵遣將,但土匪如韭菜,殺而不絕、剿而不凈,特別以大瑤山為甚。
大瑤山位于廣西中部的偏東地區,地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950年11月10日,毛主席親自來電,公開批評:“全國剿匪,廣西最差!”并限定廣西省委于1951年5月1日前完成肅清全省土匪。
隨即李天佑升任廣西軍區司令員。
擒賊先擒王,李天佑親率14個團的正規部隊和十多個縣的地方武裝和民兵組成的“廣西剿匪大軍”,直赴貴縣、桂平、蒙山等地,參加大瑤山會剿。
李天佑采取“智取+強攻”策略,依托大窯山周邊的屏障設置封鎖線,同時封鎖水、陸通道,形成梯形的封鎖區域,將大瑤山及外圍地區布成天羅地網、鐵壁銅墻。
1951年1月8日,李天佑發布總攻命令,剿匪部隊立即進入大小瑤山,逐山、逐村、逐洞圍追堵截,經廣大軍民50天英勇頑強奮戰,徹底消滅了這一股土匪,匪首楊創奇、余鑄、甘競生、林秀山等被活捉,同時還消滅了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重點地區的全部土匪,廣西匪患徹底肅清!
至今廣西人民對李天佑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無不豎指稱贊。
1955年9月,李天佑被授予上將軍銜,獲得一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實至名歸。
1957年后,李天佑歷任廣州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第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繼續為強軍建國嘔心瀝血、廢寢忘食的奮斗者。
可嘆天妒英才,1970年9月7日,李天佑病急住院,病情急轉直下,李天佑自知無回天之力,他對醫生說:“我不行了,不要再用貴重的藥,浪費國家資財!”
27日,一代戰神李天佑將軍與世長辭,年僅56歲。
說李天佑將軍是因急病離世,莫不如說是他多年為國、為民勞心費神累死的更為精準。
主席和總理雙雙出席追悼會,總理親致悼詞,這就是對李天佑上將的最高褒獎和認可。
致敬,李天佑上將!
縱觀李天佑上將,英年56歲早逝,14歲參軍,卻有42年的戎馬生涯,戰功顯赫,但居高位不忘本,臨終時還想著為國家節省一點藥費。他回憶起兒時經歷曾說:“別說是野豬,就是遇到老虎獅子都不能退,也得打!那都是生活逼的呀,哪有什么膽子大。”
李天佑等革命先輩,活著是一面旗幟,為人民指引方向;逝后是一座豐碑,為我等樹立榜樣。中國之所以歷經戰爭之殤依舊能屹立在世界東方,五星紅旗能在世界各地高高飄揚,這都是李天佑將軍這樣的熱血男兒,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活在當下,更應負重前行!
謹以小文獻給開國上將李天佑等革命先輩,這盛世,如您所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