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剛遇晴天熱,咋就把農民愁壞了?
嘮過來時路,咱這20年搞民生報道,頭一回碰見這樣反常的天氣。今兒個大寒,得是冬天最冷的日子,可不少地方倒好,太陽掛著個大暖壺似的,地里的農民伯伯們一個個愁眉苦臉。
要說這事兒,得從幾個老農諺說起。鄉下人講“大寒大日頭,開春凍死牛”,這話咋聽著怪唬人,可背后有啥說法呢?
上周我下鄉采訪,碰見個種了一輩子地的張大爺。他指著地頭跟我掰扯:“你瞅瞅,現在土地干得都起了白碴子,這節骨眼上最怕天晴。”
一問才知道,這大寒要是晴天,可能給咱種莊稼帶來仨大問題:
地里缺水,苗兒難長。本該下雪的時候偏偏放晴,雪水少了,地里墑情不好,老張說:“開春種地的時候,種子干躺著,出苗慢。”
害蟲不死,后患無窮。農業專家王教授給我算了筆賬:“正常年份冬天冷,蟲卵凍死大半,現在暖和,蟲卵存活率高,開春得多打藥。”
倒春寒,鬧心事。老農諺說得好:“大寒日兒照,開春要倒霉”。大寒要是溫度高,容易引誘麥苗返青。等開春再遇冷空氣,麥苗容易遭凍。
去年農業部門統計,因為倒春寒,咱們好些地方的小麥減產了10%到15%。我尋思,今年這天氣走勢,得提醒種地的朋友們早做準備。
我問張大爺,這種情況咋辦?他摸著下巴說:“現在科技發達,地里埋上滴灌管,缺水就澆;建個大棚,溫度好調控。就是花錢多點。”
我又找到農業氣象臺的李站長。他給我支了幾招:一是農戶要多關注天氣預報,遇到降溫及時給麥苗蓋草簾子;二是地里要多施有機肥,增強作物抗寒能力;三是農技部門要備好農藥,以防蟲害。
我尋思,這事兒得讓更多人知道。眼下正趕上手機短信預警方便,農業部門該多發幾條提醒,幫農民朋友們提前打好“預防針”。
大伙兒都說今年天氣怪,這話一點不假。我把手機里存的氣象數據翻出來,去年這時候華北平原平均溫度比常年低2度,今年反倒高了3度。這變化來得太快,確實讓人直犯嘀咕。
農業專家告訴我,眼下麥苗長勢總體還行。要是后頭天氣配合,該降溫降溫,該下雨下雨,糧食產量應該問題不大。
天氣這事兒,誰也說不準。但咱種地的老經驗確實得重視,畢竟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農諺,都是血淚教訓換來的。大寒遇晴天,這事兒得警惕,早做準備總比手忙腳亂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