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通
節日基本上算是結束了,年輕人大多數返回城里了,臨走的時候,我要把農村的兩箱奶帶走,反而弄得母親生氣了,生氣的緣由何在?是因為兩箱奶,一個已經過期,一個還有十天過期,我怕她轉手送人,以后就會弄得十分的尷尬,我要帶走自己喝。母親生氣的緣由是,每次快過期的東西你都要帶走,你要把自己吃壞了不成,誰送來的應當給誰送回去才對!但是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對,純屬于沒事自己給自己找氣受!
這次除了兩箱奶的事情,還有一大袋干桂圓,早已經發了白毛了,現在送干桂圓的極少了,這都是我小時候常見的節日禮物,有干桂圓、白色長條糕、一袋白糖、還有什么芝麻糖之類的東西?,F在很少見了,除了煙酒和牛奶之外,剩下都是花里胡哨的禮盒,有的禮盒還是圓柱形,有人的一半高,打開蓋子,探頭望去,里面也沒有幾樣零食和干果。
凡是臨期或過期的,或是發霉長毛的禮物,我回顧了一下,均是年過七旬以上的老人送來的,有的還是至親,我說,這些東西并不是別人故意送來的,有三個方面原因,一個原因是現在的商家很狡猾,保質期和生產日期都藏在包裝的角落處,還用透明的白色字體寫,我戴著眼鏡都要找半天,他們搞促銷甩賣,就是用這種臨期產品;第二原因就是老人送來的禮物也是別人送的,他們自己沒有吃,也沒有保質期的概念,就再次送出了;第三個原因就是子女對走親戚已經沒有興趣了,老一輩抹不下面子,只能自己過來送,凡是子女操心一點,這樣的東西很少會流轉到第二家。
農村走親,尤其是春節期間,理論上是這樣的,你到我家來,我必然要到你家去,那走親的主體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老字輩,一種是小字輩,而我家走親的主體已經變成小字輩,而是我去看長輩,至于母親跟著我后面走,那只是我把她當作小孩,順便逛一下親戚家而已,作為小字輩的主體,對禮物的貴賤一般都是量力而為,但是對保質期看的是非常仔細,以免背后被人冷嘲熱諷,甚至整個村子給你傳播,弄得大家都心存芥蒂。
那我愿不愿意走親呢,那又什么時候斷親呢,那人家不來你家,你要不要走呢,這都要看具體情況的,其實我內心也不太愿意走親,因為節日期間非常短,每家備幾盒禮物,有的甚至需要一天內走完,這時候我的角色就成了快遞員了,東西一放下,立刻就趕到第二家,否則時間就根本來不及,一天能走十來家親戚的,這種人應該去順豐或京東工作,一方面是速度快,一方面是送貨上門,不存在給放在小區驛站,讓人自取的事情發生。
我為啥走親,這都是完成老人的愿望而已,因為對方都是我的長輩,那什么時候斷親呢,我有一個姑媽和姑父,我是每年都去的,兩年前兩人都走了,這門親,從我的角度就算斷了,我不可能上門送平輩的,日常和其兒女幾乎沒有交流,大家天各一方,互相來往的理由都沒有。
但是從姑媽家兒女來說,他還沒有斷親,我可以不去他家,從禮節上來講,他必須來我家,因為我的母親還在,他并不是來看我,而是看我的母親。這只是從禮節上講,現在從現實上講,有些親戚,他的父母走了,不去他家的人,不管你的父母還在不在,你不來,他也不再和你走親了!
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呢,老人是維系走親的一個關鍵環節,一個家庭沒有了老人,那么來走動的親戚斷崖式下跌,其實作為兄弟姐妹亦是如此,各自成家之后,仍然是骨肉血親,每年都會在春節相聚,但是等父母走了,親兄弟親姐妹走動的都少了,老家的老房子開始雜草叢生,再也沒有以前幾十人團聚在一起的場景了。
我有些長輩親戚,從來不來我家,我仍然堅持每年都走,是因為他們的做法實在太讓人太感動了,他們不走親,是自己年紀大,已經走不了,但是子女們又不肯替他們走。但是他們每年都在家里準備了禮物,比如一箱雞蛋,風干的鴨肉雞肉什么的,只要誰來家看他們,老人在你臨走的時候,讓你把禮物帶走,意思是我年紀大了,走不了了,這些回禮你們自己就帶走吧,相當于我也走親戚了。
如果父母都超過80歲以上,仍然是以父母為主體走親戚,我感覺老人和子女的關系一般,有個親戚就是這樣的,自己和兒子都不來往了,兒子怎么可能代表老人去走親戚呢?有人覺得,兒女不和老人來往,一定是老人的錯,但不能一概而論,我說的這個兒子,是不務正業,外面欠了一屁股債,老人還了幾次,無力再還了,只能不來往了,這屬于兒女今生報仇的,只能父子關系斷了。
這種的是極端的案例,平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子女成家獨立后和父母是正常來往的,但是子女不愿意走親戚了,這樣的子女難道沒有人情來往嗎,也是有的,只是對自己工作和業務上有關系的人他才來往,是很務實的那種,就是有資源交換的才走動,上一輩的舅舅姑姑的,他自認為上一輩自己走動就可以了,他們并不想再走動了。像我這種農民工為什么混不好,從情感角度出發多一點,越是窮的親戚,我得先走,而富的親戚不先來我家,我是不會先去的,假如他一直不來,這就等于斷親了。
很多年輕人覺得,為啥過個節日,有這么多講究啊,這就是代溝,上一代兄弟姐妹多,如今已經都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了,都是需要下一代幫助他們走親了,下一代基本都是有代步車的,就把老人帶著一起走一走,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很多下一代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老人讓你做家里的當家人了,而你不愿意做,多數就是推卸責任而已。
對于春節送禮,尤其老一輩的互相往來,大家不必認真,尤其是送過期的禮物,甚至發霉的禮物,這都不是老人的錯,而是他們自己的子女丟面子,子女不給父母的面子,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想說的事,父母走了之后,斷親是百分百的事情,但是父母還在的時候,作為小輩,是時候要撐起父母的一片天了!
明人不說暗話,
支持的點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