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第一把火,先把自己燒著了?
美國中情局培養多年的對華特工,身份統統曝光。
先來說說事情的起因,為了實現“格式化清洗”的目的,特朗普政府啟動了“買斷計劃”,目的是要精簡美國聯邦政府龐大的雇員隊伍。
到底多龐大呢?
大約有300萬名聯邦政府員工,而這個計劃一口氣就讓4萬名員工面臨離職選擇,比例不可謂不高。
那“買斷計劃”是什么呢?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政府給那些愿意主動離職的聯邦政府雇員提供大約8個月的薪資補償,但前提是你得在規定的期限內做出離職決定。
說白了,就是政府出錢強制離職。
不少人都對此抱有怨言,因為這直接切斷了他們的生活來源,并且讓他們對特朗普心生仇恨,畢竟飯碗沒了,討生活可不是件小事。
不過截至目前,這個“買斷計劃”已經被叫停了,但在叫停之前還是出大問題了。
這次面臨強迫離職的,不僅有一般職員,甚至美國中情局(CIA)也參與買斷計劃,而這個致命錯誤就出現在CIA上。
眾所周知,CIA的員工幾乎都是情報人員,從事間諜活動、情報分析或者是為這些任務提供支持的人員。
這些人的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掌握著大量機密信息,就算他們只是每天悠閑地在辦公室晃悠,他們耳濡目染的東西也絕對不能外泄。
所以問題來了,這些情報人員被大規模迫離職,真的不會引發信息泄露嗎?
把他們繼續留在體制內,本身有法律約束和組織紐帶可以控制;而一旦放虎歸山,他們帶走的可不僅僅是個人經歷,還有可能是國家機密。
如今,特朗普對情報人員進行了大規模裁減精簡,這究竟是因為擔心美國的情報無法外流,還是因為擔憂各種不由美國資助控制的組織人才不足,希望為這些組織輸送更多人才呢?
但不論特朗普是怎么想的,CIA已經把簍子捅出來了。
據美媒報道,CIA在向聯邦人事管理局發送裁員名單時,竟然忘記對郵件進行加密。
這一疏漏將大量情報人員的身份信息暴露無遺,尤其是那些被特意招募來執行“中國任務”的特工。
據悉這些特工大多仍在試用期,但在CIA的體系內,試用期通常長達數年,他們的工作和正式員工沒有太大區別,甚至涉及一些敏感任務。
這一信息泄露無異于給美國的情報網絡來了個致命打擊。在“世界上任何專業的情報機構”看來,這份名單的信息現在就是透明的。
雖然郵件中只包含了姓氏的首字母和完整名字,但稍有計算機技術的人就能輕易破解,進而識別出這些情報人員的真實身份。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泄露的特工中,有許多人是美國為了應對中國而特別培養的。
早在2021年,CIA便宣布成立“中國任務中心”,并招募了大批精通中文的情報人員,以便更深入地監控中國的內政外交動態,以及在科技領域的快速發展。
尤其是中國在在5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這些高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讓美國汗流浹背了,這兩天新出的DeepSeek更是讓美國AI領域的不少大佬都破防了。
所以美方通過“中國任務中心”獲取相關情報,試圖在這些關鍵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不過,這次泄密事件卻讓中方在一夜之間掌握了大量關鍵信息。不僅讓中方有機會識破潛在的特工,還能進一步提升國家安全防護水平。
實際上,中國近年來已經在不斷加強反間諜能力,不僅在技術上加大投入,還通過法規手段提高防范力度,讓外國情報機構在華滲透變得更加困難。
這次美國的失誤,無疑為中方的反間諜工作提供了額外助力,也造成美國的巨大損失。
用美方自己的話來說,這次是可以避免的“工作紕漏”。
有人猜測,如此低級的錯誤,CIA會不會是故意的?就是想借著“對華特工”的由頭裁掉更多的公職人員。
但筆者覺得,特朗普政府未必會這么干,且不說這件事發生之后沒有一天的時間“買斷計劃”就被叫停了。
單說這些人員的曝光對美國政府自身就是一次重創,盡管美國逐漸將網絡情報作為工作重點,但傳統的人力情報依然不可或缺,我想,沒人會蠢到這個地步的。
這或許,真的就是一次讓人難以置信的疏漏。
這次信息泄露事件暴露出美國情報系統在管理上的巨大漏洞,而這也讓中國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辨別并抵御可能的情報滲透。
無論美方采取何種手段,中方在確保國家安全上都已做好充足準備,并將繼續強化各方面的防御措施,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安全形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