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李暉成為豐田中國總經理的任命正式生效,這也是豐田中國的第一位華人總經理。
此外李暉近日表示,2025年開始,豐田將在中國構建自己的研發體系。
這意味著豐田在華的轉型,已經從技術本土化以及產品本土化,進一步延伸至人才本土化、研發體系本土化。
在絕大部分合資車企面臨“生死劫”之際,豐田中國此刻“換將”的舉動可以被認為是應對危機的方式之一,其意義在于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加速企業轉型,提升品牌力和銷量。
“聽得見”炮火
2024年的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了密集洗牌期,比亞迪、吉利等老牌中國車企強勢掌控車圈話語權,曾經輝煌的合資企業陷入發展瓶頸,新勢力品牌高合、極越汽車突然倒塌,小米、華為這樣的跨界科技巨頭抗起新勢力大旗......
中國的汽車市場從未遇到過如此迅速的崛起與敗亡,行業也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
合資車企置身其中,必須加強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感知,以提高戰略決策的速度與準確率。
這也就意味著,合資車企過往以本國總部為中心的研發鏈條已不符合現下市場需求,急需將決策中心前移到“聽得見炮火”的地方,以提升對于當地市場的感知力和應變能力,正如老話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豐田中國此次將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李暉,升任至豐田中國總經理,也正是出于以上的考量,本土化管理已成為其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表明了豐田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開放態度。
而李暉能夠擔任豐田中國總經理,也是其能力使然。
自2000年加入廣汽集團至今已有25個年頭,李暉不僅積累了豐富的汽車行業管理經驗,還見證了廣汽豐田在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對豐田體系有著深刻的理解。
2009年李暉出任廣汽豐田銷售部副部長,彼時正巧趕上合資車企的大爆發,這一年豐田在國內銷量約70.9萬輛,同比增長121%。
2013年,李暉轉入廣汽集團任執行副總經理,正式參與到公司戰略層面的規劃與管理。也正是有了這部分的經驗積累,李暉于2019年開始全面運作一個品牌,擔任的是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
此后的三年(2019-2021),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的年度銷量均破20萬,更是在2021年達到22.7萬輛,創下歷史巔峰。
雖然在口罩疫情疊加中國新能源品牌的沖擊下,2022年雷克薩斯遭遇銷量滑鐵盧,但在隨后的2023、2024兩年,雷克薩斯將年銷量穩在了18萬輛以上。
可以看到李暉在廣汽豐田、雷克薩斯品牌均有過出色的“戰績”。
至此,2025年伊始,李暉走馬上任豐田中國總經理職位。
當然,日方領導看重的不僅是李暉在企業經營上的實力,更希望李暉能做那個“聽得見炮火”、并快速做出應對決策的人,以此期望豐田在中國市場能夠有所突破。
李暉很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曾在廣州車展向媒體表示:“真實的‘本地化’就像打棒球,扔得出,還得接得住。”
意思就是,投球的人站在中國市場要將本地的需求準確快速地投出去、投到位;然后日本總部要能夠接得住;最后再將決策傳出去,將之落實以取得結果。
如今,在整體進口車市場下行的背景下,雷克薩斯憑借強大的品牌力和產品力,抗住了市場壓力,成為2024年中國進口車市場的最大亮點。
雷克薩斯成功穩住基本盤并逆勢向上,已經向市場驗證了李暉快速地應對中國市場變化的能力。
上海建廠:智電化的突圍
李暉的上任,意味著豐田將更加注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而中國作為全球車市變革的中心,只有電動化與智能化深度融合,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燃油車市場正在不斷被壓縮,加之自主品牌的追趕,種種原因都讓過去以燃油車稱霸的日系品牌備受打擊,豐田也未能幸免。
但面對電動化的挑戰和困境,在合資車企中,豐田的反應算得上迅速。
豐田的本土化策略不僅在選用人才上,更在于充分利用中國的優勢資源進行智電化的突圍。有消息稱,豐田汽車已決定在上海建立全新電動汽車工廠,生產雷克薩斯電動車型,預計2027年投產。
豐田選在這個時候進入上海建廠,除了加快電動化的進程,還有三個原因。
其一,豐田已經具備了開啟電動車新時代的能力。作為第二代的電動汽車電池,豐田擁有全世界65%以上的全固態電池的專利。根據最近豐田公司發表的消息,公司固態電池技術已經達到充電10分鐘行駛1200公里,并且完全具備了全固態電池汽車量產的能力。
其二,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此前一直是德系的大眾和美系的通用汽車的天下,目前通用上海工廠已經關閉,大眾也宣布減產。在德系和美系燃油車陷入衰退的背景下,若豐田以高品質的電動汽車高調進軍上海,就有機會搶占德系與美系汽車退出的市場份額。并且長三角目前也是特斯拉、蔚來等電動車銷量重鎮,甚至是主要陣地。豐田的強勢入局,必將會對市場格局帶來影響。
其三,據說豐田將以獨資的形式建廠,豐田的造車能力遠超過特斯拉,因此豐田就有機會獲得與特斯拉同等甚至更多的優惠政策的支持,尋求在中國發展電動汽車產業的利益最大化。
此前,豐田汽車公司董事長豐田章男表示,雷克薩斯到2030年將在中國、北美、歐洲這三大市場實現100%的純電動車型銷售,并達到全球銷量100萬臺的目標。到2035年,將在全球實現100%銷售純電動車型。
由此可見,雷克薩斯的純電動汽車工廠是豐田走向智能電動化的關鍵布局。
此外李暉近日表示,2025年開始,豐田將在中國構建自己的研發體系。可見豐田將把更多的規劃和開發責任交給中國本地團隊,尤其是在電動車和智能網聯方面。
不久前,廣汽豐田也宣布將全面構筑現地產品開發體制,從企劃、開發、驗證評價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實現中國投產產品由中國本土團隊100%完結。如此快速且徹底的本地化足以令同行們驚嘆。
無論是打造更本土化的團隊、針對市場更快的反應速度、智電化的推進,還是與本土供應鏈的合作,這一切都能看出豐田為中國消費者做出的改變和努力。
豐田作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制造企業,擁有極強大的技術開發能力與生產技術,以及雄厚的資金支持。在這些優勢的加持下,豐田的轉型,可能比外界預期的更加順利。
而這支由李暉帶領的豐田中國團隊能否讓豐田在中國電動車市場激烈的競爭中迅速站穩腳跟,而雷克薩斯又將如何跟隨豐田汽車的整體戰略布局電車以及高端化的下一戰,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