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走向和談,應該是大概率的事情,在特朗普的威脅下,普京已將最精銳的部隊和朝鮮兵投入庫爾斯克戰場,蘇聯王牌炸彈狂轟庫爾斯克烏軍陣地,目的是為了在和談前收復所有領土,因為俄羅斯國內出現“大問題”,美西方制裁威力開始擴大,在這場教科書級別的現代化戰爭中,給所有國家都“上了一課”,美國已經開始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了。
今天寶藏壇主就帶大家了解下,世界風云正發生的幾件大事。
第一、俄烏和談最大變數出現,普京終于舍得用蘇聯王炸導彈
對俄羅斯而言,這場戰爭價值最大的地方不是能否快速奪取紅軍城,而是庫爾斯克地區什么時候才可以收復?在和談即將來臨的情況下,烏軍還死守幾百平方公里的領土,目的是達到哈馬斯跟以色列兌換人質的效果,在第一次人質交換時,30多名以色列人質就換回了1000多名巴勒斯坦俘虜和囚犯,還有數十名抵抗組織的重要領導。
烏克蘭也是利用這幾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作為“交換籌碼”,用“獅子大開口”的談判技巧,交換出頓巴斯的數千平方公里領土,讓烏軍反攻奪回這幾千公里領土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甚至付出的代價比庫爾斯克更高,用“拖延”戰術爭取最大化的談判籌碼,是澤連斯基最大的戰略勝利。
戰場最大的變化就是風云莫測,烏軍反攻庫爾斯克并非是為了在特朗普組織的談判桌上,進行博弈和交易,這都是當下戰場演變后分析出的結果(有點馬后炮的意思),可烏克蘭為什么要反攻庫爾斯克,真的是為了“圍魏救趙”嗎?是情報局得到可靠消息,俄軍準備攻打哈爾科夫州和蘇梅州,所以烏軍才率先攻擊庫爾斯克,起到牽制俄軍作用,將戰火引到俄羅斯本土,事實證明,俄軍的整體作戰計劃已被烏軍打亂,十幾萬大軍(死傷和正在激戰)被牽制在庫爾斯克戰場。
普京非常清楚澤連斯基的想法,俄烏和談大概率也會在未來幾個月發生,所以俄軍投入78000名精銳士兵發起決戰,特別是俄軍最精銳的傘兵和海軍陸戰隊都來了,基輔獨立報在1月30日曾證實過,烏軍已經有三周沒有跟朝鮮軍交手,但澤連斯基在2月7日表示,數千名朝鮮軍已重新進入戰場,但烏軍兵力只有11000人左右,雙方差距達到7:1,這是收官戰倒計時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俄軍在庫爾斯克(自己領土)上用蘇聯時期的巨型溫壓彈(FAB-1500),這種重型炸彈的威力可摧毀烏軍前沿陣地,空天軍開始部署大量無人機、電子戰設備和防空系統,已經開始為決戰做準備,在俄烏和談前會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看到最激烈的絞肉戰;因為戰線越長,地面部隊和火力攻擊的密度就會越低,可戰線越短,俄烏戰爭交戰的強度越高,所以在和談前,我們將看到最激烈的“絞肉戰”戰場。
第二、普京罕見承認問題所在,俄烏和談恐成大結局
在特朗普未上臺前,決定俄烏戰場的因素是:俄羅斯國內經濟先崩潰,還是烏克蘭人先打完?所以誕生出本世紀“最佳外交官”——澤連斯基,且不論三年戰爭得到美西方多少武器援助和資金,就特朗普上臺后,一系列示好,你想要稀土資源,早說嘛,給給給;你讓我調整征兵年齡,我現在調整了,下周我就出征兵合同,但是有多少人報名,什么時候投入戰場,我保密!但是我積極配合你的方針,所以我說澤連斯基是“最佳外交官”。
這里就延伸出問題關鍵所在,澤連斯基愿意和談,特朗普要當和平使者,普京卻不答應了,上篇文章我詳細講過:一方面是不想再中《明斯克協議》的陷阱,另一方面是不愿意面對西方武裝后的強大烏克蘭,可現實問題擺在俄羅斯面前,普京在2月7日公開表示,通貨膨脹依然是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據《莫斯科時報》報道,普京對米舒斯京的視頻會議中提到,在2024年消費者價格上漲了9.5%,今年1月通貨膨脹再次上升0.4%,俄羅斯央行表示,雖然維持了21%的高利率,市場依舊未能出通脹增速放緩的跡象,這種種數據表明,政府采取應對通脹壓力的措施,還是沒有得到緩解。
這里有兩大主要原因,第一:俄羅斯在國防開支方面的增加,對國家經濟造成了額外的負擔,特別是需求的不斷上漲,經濟體系的商品和服務供應出現了嚴重不足的局面。第二:西方國家的制裁、盧布的貶值及國內農業收成的不穩定,也是推動通脹的主要因素。
這里重點強調西方國家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在今年1月10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61艘和俄羅斯原油運輸相關的油輪實施制裁,直接導致俄羅斯能源出口運輸成本提高,據Argus Media的數據顯示,因為制裁導致原油運輸的運費已上漲了近50%,特別是烏拉爾原油到亞洲市場的成本方面,大大影響了能源出口的收益。
目前受制裁的油輪數量已達到265艘,有112艘運輸原油的船只是俄羅斯的,占到了運輸石油的26%,再加上歐盟和英國制裁的油輪,這一比例將上升到37%,給幾組數據作為佐證:從黑海運往印度,運費已上升到每桶10美元,從波羅的海出口的話,每桶更是高達13美元,相較于之前已漲幅48%,如果普京找不到其他解決方案,即便不想和談,也可能會和談,否則特朗普真的跟澤連斯基達成稀土資源換援助武器的協議,俄烏戰爭將大幅升級。
第三、烏克蘭戰場的寶貴經驗,對北約國家帶來哪些啟發?
為什么說俄烏戰爭是現代化教科書,之前俄軍作戰方式是大量的裝甲車和坦克,集中進攻烏軍陣地,為何現在裝甲車在戰場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除了大部分被摧毀外,就是烏軍的無人機發揮了作用,美國陸軍參謀長喬治曾點評俄烏戰場的變化:誰先用簡單、低成本的技術,誰就能在戰術上得到優勢。
從數據上看,2024年烏克蘭簽訂了160萬架無人機的合同,已有130萬架被成功交付到前線,特別是FPV無人機,生產成本僅為500美元,卻能搭載專門設計的爆炸裝置,摧毀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俄羅斯坦克,這也是烏軍彌補戰場上人數不如俄軍的方式。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俄軍已超過150萬兵力,有60萬大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北約國家的兵力捉襟見肘,挪威、芬蘭、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總兵力不足20萬,目前法國大約有20萬現役軍人,波蘭計劃努力擴充到30萬,可加起來還不如烏克蘭的88萬部隊。
除了兵力上的差距,彈藥的供應也是一大問題,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法國空軍在與俄羅斯高強度戰爭中,最多只能維持三天的彈藥供應,其他北約成員國情況都差不多,雖然軍工能力強,但要在短時間內提供足夠的彈藥支援,仍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北約各國開始加大恢復軍工產業,比如說英國開發了Wasp和Snapper的海上無人機系統,專門為俄烏戰爭設計的。
第四、美國未雨綢繆,開始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
俄烏戰爭還未分出勝負,美國已經開始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特別是近期爆火的馬斯克,強調不快速淘汰過時的武器和戰術,將可能在未來的戰爭中陷入困境,所以重點批評了五角大樓陳舊的觀念,特別是海軍計劃投資12000億美元,打造364艘航母、驅逐艦、兩棲戰艦等,這些傳統的武器系統造價高昂,已經不適合現代化戰爭。
在馬斯克看來,AI人工智能系統和無人機技術,將大大提升美軍的作戰能力,且成本遠低于傳統武器系統,比如說1萬架AI無人機可以覆蓋全球實時軍事監控,成本低卻能提供強大的戰斗力,還解決了西方國家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特別是美國當前的航母和戰艦數量有限,很難全面應對伊朗等國家的挑戰。
相比之下,人工智能、無人艦艇、無人潛艇等無人系統,能在不增加過多成本的情況下,大幅提升美國的軍事實力和反應速度,美國海軍作戰總監戴利少將指出,未來美國海軍的重點將是發展無人軍艦,特別是1000噸級的通用型無人艦,可以安裝先進的導彈發射系統,執行情報偵察、防空、反艦等,部分無人軍艦還可以配備激光炮和電子戰系統,增強作戰能力。
從目前來看,美國開始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了,像前段時間烏克蘭戰場出現的無人機器人作戰,就是美國投放的實驗,因為未來戰場將更注重智能化、無人化的作戰,可以提高作戰效率,減少人員傷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