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人節售票量不佳,為籌款四處想辦法
2、 AI演唱會分析初創公司Breakevent獲得超過90萬美元的融資
3、 Exceleration Music收購Mack Avenue,打造終極爵士樂獨立廠牌
4、 Spotify宣布2024年支付音樂行業100億美元,瞄準10億付費聽眾目標
5、 NewJeans改名為NJZ,宣布未來的活動計劃
6、 報告發現,蘋果音樂和亞馬遜音樂的每次播放版稅是Spotify的兩倍多
7、Spotify推出合作伙伴計劃,助力音視頻創作者靠內容變現
8、環球音樂集團與Spotify達成多年協議,共推流媒體創新時代
9、UMG董事長Lucian Grainge宣布“流媒體2.0時代”到來,展望2025年發展
10、去年,大型唱片公司在Spotify上的市場份額再次下降
11、字節跳動推出EasyOde音樂許可平臺,或顛覆全球音樂授權市場
12、TuneCore Accelerator助力藝術家突破重圍,實現流媒體流量顯著增長
13、華納音樂集團Q4營收16.7億美元,訂閱收入同比增長6.6%
14、《哈珀雜志》:機器中的“假音樂人”,揭開Spotify黑幕
火人節售票量不佳,為籌款四處想辦法
周六(2月1日),火人節項目主辦的市政廳會議吸引了大約900人參加。會上,火人節項目的首席執行官Marian Goodell及其團隊發布了關于2025年活動的多項公告,其中包括新的價格分層售票系統。
此前,在2024年11月,火人節項目曾披露了1000萬美元的赤字。這一財務問題在火人節2024年多年來首次未能售罄門票時變得更加復雜。據Goodell當時表示,2024年所有門票級別的銷售額均有所下降,估計觀眾出席人數減少了約4000人。為此,火人節項目在2024年下半年試圖通過一項訂閱計劃籌集2000萬美元,但該計劃并未達到籌款目標。盡管如此,Goodell指出,12月的籌款活動成功籌集了300萬美元,并且組織已經設法將內部支出和預算減少了9%。
在周六的會議上,Goodell和團隊公布了經過改進的票務計劃。2025年火人節的門票起價為550美元,并設有多個更高的價格等級,最高可達數億美元(此處原文中的“6.5億美元、7.5億美元和9.5億美元甚至更多”顯然為夸張或錯誤表述,實際應指更高但合理的價格區間)。門票將分三次公開發售,第一次將于2月12日舉行,票價范圍從550美元至3000美元不等,外加適用的稅費。注冊將于2月3日開始,每種價格的門票數量有限。
Goodell強調,新的票價等級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定價選擇,并有助于保持票價的可承受性。除了主要銷售外,還將舉行一年一度的Steward's sale,為營地、藝術裝置、藝術車和支持組織倡議的團體提供門票。另一場門票銷售(稱為“明天銷售”)將在待定日期進行,而最終銷售(年度“OMG銷售”)則定于7月。
此外,火人節項目還推出了兩個新項目——“復興計劃”和“韌性計劃”,旨在將網絡和團體帶到黑巖城,并分別幫助受自然災害和地理沖突影響的人們。
Goodell在會上提到了全球火人節社區對最近籌款活動的反饋,并表示組織正在學習和改進,以減少官僚主義和繁文縟節。她還透露,火人節項目將發布新的“去美化指南”和更有組織的出入系統,以改善參與者的體驗。
運營總監查理·多爾曼也在會上發言,解釋了幾個新流程,包括快速獲取車輛通行證的流程。他表示,組織已經聽到了來自參與者的反饋,并正在努力改進。
最后,Goodell還提到了一項新的嘗試,即降低與土地管理局有關的成本。她表示,相信土地管理局的成本會有所改善
AI演唱會分析初創公司Breakevent獲得超過90萬美元的融資
西班牙馬德里初創公司Breakevent,一家開發人工智能音樂會分析軟件的創新企業,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成功獲得超過908000美元(約合876000歐元)的融資。
本輪融資由Archipélago Next領投,這位自稱“加那利群島出生的第一位風險投資家”對Breakevent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同時,愛沙尼亞創業智者、STEAM女性天使(WA4STEAM)以及馬德里AltamarCAM合伙人Miguel Echenique也參與了本輪投資。
Breakevent由Lucía Martínez Prado于2020年創立,她同時擔任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公司標榜自己為“音樂行業決策的終極人工智能工具”,專為演出主辦方、藝術家、經紀公司和場地等音樂行業相關方設計。
據公司網站介紹,Breakevent維護著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包含了西班牙15000多場音樂活動和1500個場地的信息。這些核心信息與音樂流派、之前活動的門票銷售等細節相結合,為業務提供“門票價格和容量建議”、按地點的“藝術家推薦”、活動的“成功預測”等智能化服務。
展望未來,普拉多表示Breakevent將繼續在西班牙擴張,并計劃采取措施吸引國際客戶。這一擴張計劃正值歐洲直播行業持續增長之際,2024年歐洲完成了多項大規模交易,音樂活動領域尤為活躍。
去年,KKR收購了歐洲演唱會巨頭Supertruct,德國CTS Eventim在從Vivendi購買See Tickets后創下了九個月的收入紀錄。同時,有報道稱倫敦的票務平臺DICE正在探索高價值銷售。2025年初,AEG在歐洲的積極推動下重新調整了其全球業務,而Superstructt也從DICE收購了倫敦的鍋爐房。
在歐洲活動領域,除了領先企業的大規模交易外,許多初創公司也在為各個市場量身定制利基解決方案。例如,英國的Seat Unique專注于提供“高級體驗”的VIP通行證,并在2024年8月獲得了1910萬美元的A系列賽延期融資。此外,荷蘭的Celebrax也在去年11月宣布籌集了120萬美元,其區塊鏈票務平臺已經吸引了阿姆斯特丹的幾個場館作為客戶。
可以看出,歐洲音樂活動領域正經歷著蓬勃的發展,Breakevent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有望憑借其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在這一領域繼續嶄露頭角。
Exceleration Music收購Mack Avenue,打造終極爵士樂獨立廠牌
年初,Exceleration Music宣布了一筆重大交易,成功收購了擁有26年歷史的爵士唱片公司Mack Avenue音樂集團,包括其廣泛的曲庫和活躍藝人名單。這一舉措緊隨Exceleration在2021年重新推出爵士唱片公司Candid Records之后,進一步鞏固了其在爵士樂領域的地位。
隨著Gretchen Carhartt Valade(底特律爵士樂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動者,于2022年底去世,享年97歲)創立的Mack Avenue的加入,Exceleration的業務將大幅擴展。Mack Avenue旗下擁有Rendezvous Music、Artistry Music、MaxJazz、Brother Mister Productions和Strata East Records等多個品牌。
據收購方透露,Mack Avenue“將被整合”到Candid中,共同創建“Exceleration的整體爵士樂品牌”。作為重組的一部分,擁有23年以上行業經驗的Mack Avenue總裁Denny Stilwell將領導這個新成立的公司。同時,來自Candid和Mack Avenue的“其他關鍵高管”也將加入這個團隊,共同推動樂隊的發展。
Exceleration強調,將“利用其強大的分銷、營銷和技術資源”來增強Mack Avenue的“全球影響力”。Exceleration合伙人兼聯合創始人John Burk表示:“我們很高興歡迎Denny、他的團隊和令人難以置信的Mack Avenue藝術家加入Exceleration大家庭。Mack Avenue和Candid Records的合并是我們為當今最偉大的爵士藝術家建立終極獨立廠牌之家的使命的重要一步。”
盡管近年來爵士樂領域的收購交易并不頻繁,但這一流派并非沒有高調的交易發生。例如,2023年2月,Reservoir Media與Sonny Rollins簽訂了曲庫協議,就是其中一個主要例子。從更大的角度來看,2025年的音樂IP收購市場開局似乎足夠強勁,盡管目前只是少數幾筆收購交易,但其中包括華納音樂收購DWA和Extravaganza曲庫,以及Reservoir收購Lastrada Entertainment版權的交易。
此外,Influence Media Partners本周通過其首個版稅證券化獲得了3.6億美元的債務融資,而華納兄弟探索公司(據報道多年來一直在探索可能的音樂IP的銷售)前不久也宣布與Cutting Edge成立一家曲庫合資公司。這些動態都表明,音樂IP市場仍然十分活躍。
Spotify宣布2024年支付音樂行業100億美元,瞄準10億付費聽眾目標
2014年,全球錄制音樂收入跌至130億美元的低點,而Spotify當年的貢獻約為10億美元,擁有1500萬付費用戶。十年后的2024年,Spotify宣布向音樂產業支付了創紀錄的100億美元,自成立以來總計支付近600億美元。
音樂行業經濟學家威爾·佩奇曾指出,如今一天內發布的音樂比1989年全年都多。在流媒體時代,音樂產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任何人都可以錄制音樂并在Spotify上播放。這種變化不僅讓更多人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也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產業的生態系統。
據估計,2014年約有1萬名藝術家在Spotify上每年至少創造1萬美元的收入。而如今,僅Spotify就有超過10萬名藝術家每年創造超過10萬美元的收入。這一數據彰顯了Spotify為藝術家提供的成功空間,并展示了整個音樂行業的變革。
Spotify音樂和有聲讀物業務副總裁David Kaefer在最近的博客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公司2024年的支出里程碑。他強調,Spotify的支付相對于十年前整個唱片音樂市場的規模有了顯著提升。同時,他還指出去年有“遠遠超過”1萬名藝術家從平臺上的演出中獲得了超過10萬美元的收入。
然而,盡管Spotify的增長令人矚目,但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有近70%的音頻上傳在所有平臺上未能達到100次播放量。此外,由于Spotify實施了1000次播放的最低流量要求,大部分作品都無法獲得錄音版稅。隨著人工智能音樂的涌現,機器制作的音頻也在爭奪流媒體空間和版稅,這使得獨立藝術家在Spotify上脫穎而出并產生版稅變得更加困難。
此外,Spotify在組合方面捆綁推動的版稅重新調整也引發了一些爭議。環球音樂集團選擇了與Spotify進行詞曲版權的首次直接交易,而非環球音樂版權的支付情況可能會在未來發生變化。
盡管如此,Spotify仍然堅定地瞄準了10億付費聽眾的目標。Kaefer在博客文章中重申了這一目標,并強調這是所有流媒體服務應共同設定的現實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