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02/08
大S去世對我們造成的心理沖擊還在繼續。
我喜歡的作家宛央,精準描述了我們這種意難平。
“因為我們東亞很多女性,都處在「一生要強」的環境里,我們被大S的要強和結局狠狠刺激到了”。
逝者已逝,我們悼念她,不僅僅是因為她是明星,更多的是因為,她代表了一部分我們自己。
實事求是地說,大S的一生,沒有逃脫原生家庭敘事,幾乎是一生都在為原生家庭買單的終極樣本。
而由大S,我想到了伊能靜——另一個典型的東亞女性。
不同的是,伊能靜憑借自己的力量,擺脫了原生家庭的泥沼,走出了一條完全屬于自己的路。
原生家庭悲慘,選擇繼續為其所累,背負全家前進便成了大S,而擺脫悲劇向上走的,則活成了伊能靜。
泥沼中的大S,越掙扎越痛苦
大S的童年,幾乎被父親的酗酒、家暴與賭博等惡劣行為所定義。
大 S 的父親重男輕女,還是一個典型的家庭暴力者。不僅對母親施暴,還因沉迷賭博而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困擾。
大S最為痛心的回憶之一,是她七歲時的除夕夜。這個原本是全家團圓歡慶的時刻,父親卻醉醺醺地回家,突如其來的暴怒把整桌年夜飯掀翻,滾燙的油湯灑落在母親的頭發上。年幼的大 S 目睹了一切,沖出來保護母親。
從那時起,她知道,她必須活得像個男人一樣,保護這個家里的所有女人,成為她們的依靠。
14歲時,父親因欠下巨額賭債而消失不見,家庭的重擔突然落在了她的肩上。隨后,大S帶著妹妹勇闖娛樂圈,開啟了楚門的世界的一生。
從小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暴力與混亂的家庭中,她的內心充滿不安與恐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她會癡迷于一切能被她掌控的東西,精確的體重管理、時刻精致的妝容以及近乎嚴苛的自律,都在幫助她構建內心的安全感,哪怕是以犧牲身體為代價。
這種早熟與過度承擔責任的心態,深深影響了她的個性,也為她后來的婚姻選擇埋下了隱患。
在大 S 的婚姻中,父親的陰影依然如影隨形。
汪小菲幾乎是父親的翻版。最開始的一見鐘情,實則是一種創傷聯結。
原以為汪小菲的性情和大男子主義,是安全和責任感的體現,事實卻恰恰相反。
她在婚姻中不斷尋求安全感和依賴,但汪小菲的行為卻不斷揭開了她對父親的恐懼。
這段婚姻逐漸變得不再是她想象中的避風港,而是讓她感到更加失望與困惑。
最終,兩人分道揚鑣后還在互相傷害。
離婚后的大 S 很快選擇了再次結婚,嫁給了與汪小菲個性完全相反的具俊曄。
這段“偶像劇式的閃婚”看似是一場勇敢的愛情冒險,但背后卻藏著許多未解決的現實問題。
具俊曄的“溫柔服從”曾讓大 S 覺得找到了久違的依靠,閃婚、紋身、高調示愛,看起來浪漫,卻忽略了具俊曄的現實問題:
他并沒有很強的社會功能,不是一個在關鍵時刻能夠為大S扛起一切的人。
具俊曄對她經濟上的依賴和這次大S出現健康問題他的缺位,無不說明了這一點。
一生要強的大S的,都困在原生家庭的泥沼中,前半生為母親和妹妹,后半生為婚姻家庭,直到耗盡所有氣血,令人心疼也讓人唏噓。
伊能靜:走出去,才能重生
伊能靜的童年,同樣不幸。
父親同樣重男輕女,她是母親生的第七個女兒,從小便不受待見,不僅父親無視,母親更是把她視作自己婚姻破裂的根本原因。
后來她的父親婚外生子,父母在她出生后不久離婚。
伊能靜的母親因無法承擔撫養責任,曾將她送到香港的親戚家中生活。親戚家對她的冷酷與苛待讓她的童年變得更加孤獨。12歲時,伊能靜因語言不通而遭到學校霸凌,回到母親身邊卻仍然忍受著母親的惡語相向。
這些經歷讓她的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全感,她一度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如果不是因為我,我的父母可能會有更好的生活。”
14歲起,她便開始做工,靠洗盤子為自己掙生活費,后來進入娛樂圈。
與庾澄慶的14年隱婚,她的自卑與依賴無處遁形。
出生在書香世家的庾澄慶,面對母親對伊能靜的不滿,常常無能為力,這更加劇了伊能靜的不安。
原生家庭的創傷讓她不斷在庾澄慶身上尋找解藥,把人生的期待都押注在對方身上,最終結果人盡皆知。
在這段婚姻中,她過度依賴庾澄慶,失去了獨立的自我,她失序的人生,變得更加混亂。
然而慶幸的是,離婚,成了她人生后半程回到正軌的開始。她坦言:“婚姻失敗不是他的錯,是我沒有學會如何去愛自己。”
這種自我覺醒為她的人生帶來了轉機,她開始不斷地學習、反思與成長,不停地寫作、看書,重建自己的內心秩序,從而走上了自我救贖的道路。
而秦昊這個可靠的伴侶,讓伊能靜的自我救贖之路走得更加順利。
伊能靜講過兩人相處的一個細節,真實再現了秦昊對她的滋養。
兩人剛認識一個月左右,秦昊去洗手間,伊能靜突然想到自己從小經歷的悲痛,她渴望一個成熟的男人,卻沒想到來了一個比她還小10歲的男演員秦昊,越想越覺得不靠譜,一時間悲從中來淚如雨下。
上廁所出來的秦昊看著哭花了的伊能靜一臉懵,但還是靜靜聽完伊能靜講述自己的過往。
等伊能靜停下來,他問:說完了嗎?確定對方說完了,他拿起外套準備出門了。
隨后秦昊對她說,你有病要治!我是健康的,我準備好要迎接一個婚姻,我要的很簡單,兩個人相愛,擁有一個孩子。
這句話點醒了伊能靜,從此她再也沒有演過家庭悲劇的戲碼
慢慢地,在與秦昊的關系中,伊能靜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定位,她不再期待對方來填補自己的空缺,而是與伴侶一同前行,共同克服生活中的挑戰。
她不再是那個依賴他人、試圖用婚姻逃避痛苦的女人,而是一個充滿自信、能夠獨立成長的女性。
她親自改寫了伊能靜的劇本,成為了自己定義的伊能靜。
如今,她不僅幫助對方在事業上獲得了支持與成長,自己也在不斷轉型,成為了直播行業的領軍人物,事業蒸蒸日上。
不僅如此,她對兒子的托舉、認可和支持,讓她的育兒理念也深入人心。
在自己、妻子、媽媽、兒媳、女兒,所有的角色里,她都成了無數人的榜樣。
如今52歲,仍然保持活力,勤于保養,讓身體成為承載得起她野心。
她早已明白,每個人都無法逃避過去的傷痛,但她能選擇如何面對它。
正如她自己所說:“不是傷痛決定了我,而是我決定了如何去走出傷痛。”
原生家庭是來路,不是歸途
近年來,原生家庭論甚囂塵上。
我從來不反對從原生家庭去尋找各自的問題,但找到問題的關鍵,不是歸因,不是怨恨,不是躺平,而是讓我們更了解自己,然后尋找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的更有效方式。
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原生家庭的確會塑造我們的情感模式和防御機制,但它不會決定我們的一生。
大S和伊能靜,為我們提供了兩個參考樣本。
大S提醒我們,沉溺于“受害者敘事”只會重復創傷,而伊能靜證明,真正的強大,是看清傷痕后依然選擇理性生長。
當我們選擇直面而非逃避,改變便會發生。
原生家庭,決定我們如何出發,但人生的方向盤,其實始終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愿每個女孩勇敢走出原生家庭的樊籬,把眼淚釀成珍珠,把傷疤繡成戰甲,在命運的暴雨中活成自己的救世主,開出屬于自己最美的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