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太上青牛 青牛茶文化品牌Logo
原 詩
《安國寺尋春》
蘇軾(宋)
臥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1
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檻欹深紅。2
看花嘆老憶年少,對酒思家愁老翁。3
病眼不羞云母亂,鬢絲強理茶煙中。4
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5
薄羅勻霧蓋新妝,快馬爭風鳴雜珮。6
玉川先生真可憐,一生耽酒終無錢。7
病過春風九十日,獨抱添丁看花發。8
蘇軾畫像
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經歷了“烏臺詩案”,險些喪命的蘇軾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石)團練副使。名為“團練副使”(相當于現在的武裝部副部長),朝廷實責成地方官把他當“罪人”看管, 不得隨意走動, “不得簽書公事”。
二月初一,初到黃州,一時無處落腳,便借居在定慧院。從廟堂之上的天之驕子到貶居一隅的罪臣,蘇軾內心承受的苦難無疑是深重的。開始時,他很少出門,直到附近的安國寺傳來的晨鐘暮鼓,才使他走出院門,來到這座建于晚唐時期的城南古寺。此后,他便常常來這里,與高僧繼連大師參禪論道,還常在安國寺沐浴,“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安國寺也成為了蘇軾官場失意后,心靈修復和歷練的圣地。
本詩即作于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蘇軾時年44歲。
2020鳳來朝(白牡丹)
注釋及大意
1、臥聞百舌呼春風,起尋花柳村村同。
百舌:指百舌鳥。其啼聲善變,善于模仿其他鳥的鳴叫。花柳:鮮花楊柳。此處指春天景象。
本句大意:聽著窗外百舌鳥不停地鳴叫,便起床去外面尋看春天景象。
2、城南古寺修竹合,小房曲檻欹深紅。
城南古寺:指坐落于黃州城南青云塔下的安國寺。修竹:茂密高大的竹林。曲檻:曲回的廊道。欹(qī):傾斜,歪向一邊。
本句大意:信步來到城南,走進掩映在竹林之中的安國寺;寺院中的連廊曲回婉轉,時見兩側有紅花斜伸進來。
鳳來朝 裸餅實拍
3、看花嘆老憶年少,對酒思家愁老翁。
老翁:此處為蘇軾自指。
本句大意:看著眼前繁花盛開,不禁感嘆韶華易逝,青春不再;端起酒杯,難掩心頭思鄉之愁,空自嗟嘆。
4、病眼不羞云母亂,鬢絲強理茶煙中。
不羞:不怕,不以為羞慚。云母:原意指魚之鱗片。陸游《湖村春興》“酒借鵝兒成淺色,魚憑云母作修鱗。”此處指衣服飾物。
本句大意:病中老眼昏花,無心講究穿衣裝扮;常常一邊煎煮茶湯,一邊再梳理鬢發。
5、遙知二月王城外,玉仙洪福花如海。
王城:指京城汴梁。玉仙洪福:指京城的玉仙觀和洪福寺,均為春天踏青賞花的打卡勝地。
本句大意:忽然想到,這個時節汴京城外的玉仙觀、洪福寺,正該花開如海,游人如織。
鳳來朝 茶湯實拍
6、薄羅勻霧蓋新妝,快馬爭風鳴雜珮。
薄羅:薄而透的絲織品。勻霧:形容有云霧狀底紋的織物。雜珮:亦作“雜佩”,連綴在一起的各種佩玉。
本句大意:踏春的女子們妝容新穎別致,著衣薄透輕盈;男子則快馬如風,佩玉交響。
7、玉川先生真可憐,一生耽酒終無錢。
玉川先生:指唐朝詩人盧仝,字玉川子。以一首《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俗稱:《七碗茶歌》)被后世尊為“茶仙”。此處應為蘇軾以盧仝暗指。
本句大意:在這喧囂熱鬧的想象中,卻忽然想到可憐的玉川子盧仝;他一生嗜好飲酒,卻是囊空如洗無酒錢。
8、病過春風九十日,獨抱添丁看花發。
九十日:應指整個春季。添丁:盧仝晚年得子名“添丁”。韓愈《寄盧仝》“去年生兒名添丁,意令與國充耘耔。”“獨抱”一句:引自盧仝《示添丁》“春風苦不仁,呼逐馬蹄行人家。慚愧瘴氣卻憐我,入我憔悴骨中為生涯。數日不食強強行,何忍索我抱看滿樹花。”
鳳來朝(300克/餅,5餅/提,20餅/箱)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夢想實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