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支持!
貪官由濁變清,由小貪變大貪,由故作姿態的推拒到公開伸手索要,他們為什么對錢如此的感興趣,為什么冒著被摘取桂冠,關入鐵窗,甚至是處以極刑的風險死要錢,究其原因:
一是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此時不貪,更待何時,不貪白不貪,貪了還想貪。貪官們辛辛苦苦的爬到職位上,做過孫子,當過小媳婦兒,好家伙,一旦“得道”,自是認為老子的貢獻大、功勞大,理應得到更多的回報,憑借權力呼風喚雨好不氣派,我曾經見過一個小小的縣城公安局副局長,那家伙譜擺的特別大,40歲的年齡竟然拿不動一杯水,“出訪”時必須是轎夫、秘書、管家前呼后擁才能辦案,哈哈,區區一介“武都頭”就擺如此大的譜,你再想想縣太爺、行署、總督之類的,那他媽的還不是“黃土墊地,凈水潑街”了。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權力過大,約束機制形同虛設
貪欲旺盛,官老爺封建思想愈演愈烈,再加上下屬的“吹、捧、溜、拍”更使的官員忘乎所以,真正的把自己當作是天神下凡,拯救世界,反掌呼風,張嘴喚雨,好不痛快。
三是官員也犯“紅眼病”
老人家曾說過:知識越多越反動,官越大,智商越高,智商越高,越會鉆法律的空子,越會形成小團體,看到別人受賄生怕自己吃虧,既然是薅羊毛,你薅我也薅,同喜同樂,你好我好大家好。
四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理所應當
有些官員批條子,老板們送的錢多就批,誰送的多給誰批,項目是一定要批的,具體批給誰“老子”說了算,什么常委會討論、會議紀要、專家論證、公告公示,那都是胡弄鬼哩,話又說回來,既然我把這么一大塊肥肉送給你,你孝敬孝敬我當然是理所應當的,既然是你孝敬我的,又不是我伸手要的,雙方自愿,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五是攀比之風盛行
官場上人家出雙入對,“一任不到一年半,貪污總計五百萬”,而自己破衣爛衫還穿著制服執勤,頓覺自己“寒酸”,心理上不平衡,長此以往,也便貪了起來,既然貪了起來,那就越來越膨脹,貪官王文學為正廳級干部,俸祿怎么也得二三萬兩銀子,按理說應該很知足了,但是,對金錢、物質的無限欲望以及與他人的攀比心理,使得王文學在企業老板面前感到“很寒酸”,那就貪唄,這還不簡單。
六是跑官要官
貪官趙甫安稱:“搞大量錢,是為了我能做大官;做了大官便可以繼續搞到錢;因為上級領導做官也需要錢,所以我要經常給領導送錢,領導升官了,我也能隨之高升。”
七是為其后路作準備
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曾任溫州市主管城市建設的副市長的楊秀珠也突然出走美國。媒體披露,楊秀珠早已在紐約黃金地帶置辦至少5處高級房產。
八是置房買屋、養情婦過奢侈生活
如:非法斂財近億元的瀘州市原市政房地產綜合開發公司經理文成弟”,“好幾條街上都有他的鋪面,串成串能連成好長一片”。
九是臨近退休,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在退休之前大撈一把,妄想平安落地像蘭州市原市長張玉舜等,事實上很多官員還是平安的落了地,澆澆花,弄弄草,做做“反腐倡廉”的報告,其實坐在主席臺,系著紅領巾的“爺爺”心里會不會“五味雜陳呢?
十是對貪官污吏懲罰的過輕,沒有起到殺一儆百的作用
假如法律規定只要貪污受賄一萬元以上,證據確鑿,直接拉出去槍斃,你看看誰還敢貪,最起碼貪者會少很多,會收斂很多。
老馮認為,人這一生缺錢和不缺錢只是相對的,錢這東西沒有多與少之分,生活沒有富足與貧窮之分,關鍵是你對錢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你對生活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我們有很多焦玉祿式的好干部,為了人民百姓鞠躬盡瘁,與人民同甘共苦,沒有被金錢所沖垮,他們的第一責任就是對人民負責,對黨的事業負責,而現行的一些貪官已經豐衣足食,卻欲望難填。
貪污受賄是一種私欲的本性,是一種腐朽的欲念在作祟,無它!
平民老馮
有想法、有鋒芒、講真話的小人物!
原創不易 關注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