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甫一上任,便在白宮簽署一系列行政令,包括終止DEI政策。
文丨朱若晚
編輯丨漆菲
美國1月29日發生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空難,一架載有64人的客機在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降落過程中,與一架載有3名軍人的軍用直升機相撞后墜河。
事發后,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這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執行的“多元、平等與包容”(DEI)雇傭政策有關,聲稱該政策降低了招聘質量。被問及為何將這次悲劇與DEI聯系起來時,特朗普說:“我有常識,不幸的是很多人沒有。”
◆特朗普在1月30日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墜機事件。
此前,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也在社交平臺X上將DEI戲謔為“DIE(死亡)”,炮轟民主黨的DEI政策削弱了加州消防部門的救災能力,致使許多人在近日的加州山火中喪生。
◆小唐納德·特朗普在X平臺上將DEI戲謔為“DIE(死亡)”。
DEI政策由覺醒主義(Wokeism,在種族、性別等議題上主張公正)催生,美國前總統拜登執政期間曾大力擴展這一政策,以塑造民主黨進步、包容的形象,旨在吸引少數族裔、性少數群體的支持。
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簽署了一項歷史性的行政令,內容為結束聯邦政府中的DEI項目,要求所有工作與DEI領域相關的聯邦政府雇員在1月22日下午5時前帶薪行政休假。此外,所有的DEI項目都將取消,相應的辦公室、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賬號都將關閉和注銷。
他這一出手,無疑會給聯邦政府帶來重大影響。隨著一系列旨在終止DEI政策的行政令陸續出臺,美國兩黨將在相關社會議題和政策導向上開啟新一輪博弈。
銳意進取還是矯枉過正?
2月2日,在洛杉磯舉行的格萊美音樂獎頒獎典禮上,美國女歌手艾麗西亞·凱斯(Alicia Keys)在獲獎感言中表示:“現在不是關閉聲音多樣性的時候,我們在這個舞臺上看到了來自不同背景、具有不同觀點的才華橫溢、勤奮工作的人,這改變了游戲規則。”她還補充道:“DEI不是威脅,而是禮物。”
凱斯的這番言論并非孤立。當晚,Lady Gaga在獲得格萊美流行二重奏/團體表演獎后,同樣為少數群體發聲。雖然兩位藝術家沒提到特朗普的名字,但她們的言論顯然是在回應他關于DEI的行政命令。
◆艾麗西亞·凱斯(左)和Lady Gaga在格萊美頒獎典禮上呼吁支持多樣性。
DEI即多元、平等與包容,是在美國的社會背景下創建的,其原本的理念和相應舉措也帶著美國中心主義的色彩。它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興起的,以反越戰、反核武器和反種族歧視為核心訴求的民權運動。1963年的《同工同酬法》、1964年《民權法》第七章和1967年的《就業年齡歧視法》等法律,致力于解決基于受保護階層的勞工問題。
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因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后,美國社會掀起反種族歧視浪潮,助力DEI政策的推進。數百家公司承諾增加雇傭少數族裔員工,并聘請了創紀錄數量的首席多元化官。根據領英的數據,2019年至2022年,美國企業中的首席多元化官的數量增長168.9%。
美國巴布森學院DEI顧問兼教授蒂娜·奧皮(Tina Opie)表示,DEI倡議旨在解決和糾正組織內部可能存在的歧視性政策或做法。蘋果公司前包容性和多元化副總裁兼最高管理層顧問克里斯蒂·史密斯(Christie Smith)指出:“如果做得好,DEI政策可以提高員工敬業度,減少人員流動,并通過引入不同的觀點來促進創新。”
然而,隨著DEI政策的深入推進,批評聲浪日益高漲。批評者指責DEI矯枉過正,過度強調身份認同而非個人能力,導致“逆向歧視”的情況出現,使得占多數群體的人們,特別是白人男性,在求職和升學過程中遭遇不公平待遇。
批評者中的代表人物諸如佛羅里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和得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Greg Abbott)。德桑蒂斯認為,DEI對民眾進行思想灌輸,并且投入在DEI上的大量資金遭到浪費。阿博特則警告稱,這些舉措違反了法律,因為它們明顯有利于某些群體而損害了其他群體。
特朗普則認為,DEI是自由主義橫行的明確象征,他希望能讓大家回歸常識和“色盲社會”,即不以種族作為標準,讓每個人憑借自身能力各司其職、發揮所長。
◆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左)和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
上述背景下,特朗普重返白宮首日便簽署行政令,開啟了拔除DEI政策的行動。隨后,一系列相關舉措和動作陸續出臺。
1月21日,由世界首富馬斯克領導的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開始運作,第一項工作便是移除一個名為“首席多元化官員執行委員會”(CDOEC)的網站。DOGE宣稱,通過取消聯邦政府機構的104份DEI合同,將為納稅人節省逾10億美元。
1月24日,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發布備忘錄,聯邦機構開始解雇DEI政策旗下項目的員工。2月4日,白宮注冊了兩個新的政府網站DEI.gov和Waste.gov,前者被視作審查和撤銷DEI廣泛舉措的一部分。
◆DEI.gov網站首頁寫道:“結束激進和浪費的政府DEI計劃和優先權。”
隨著新政持續推進,反對聲不絕于耳,人們走上街頭,反對旨在終止DEI的數千項法案。
2月4日晚,數百人在紐約曼哈頓公園集會,呼吁保護少數族裔和性少數群體。此后幾天,紐約市政廳前也有抗議者抨擊特朗普政府。
這種傾向也蔓延到共和黨人執政的地區。2月5日,得克薩斯州國會大廈前有民眾抗議上述新政策。佛羅里達州數十個學生組織簽署請愿書,要求邁阿密大學采取措施保護DEI項目。
DEI引發爭議的背后,有著復雜的政治和文化考量。該政策打破了傳統利益分配格局,觸動了部分群體的既得利益。只不過,反對它的人過度聚焦于所謂“逆向歧視”,卻對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系統性歧視視而不見。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認為,特朗普試圖推翻DEI政策,背后的意圖在于恢復過去白人享有特權的時代。“這種做法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現代社會中,勤奮工作的主力已經變得非常多元化,有色人種和傳統弱勢性別群體的實力和地位也不斷上升。”
在路透社和益普索(Ipsos)進行的聯合民調中,近60%的受訪者對特朗普終結聯邦各部門的DEI招聘政策表示不滿。特朗普關閉聯邦DEI機構的命令受到51%受訪者的反對,只有44%的人支持這一決定。盡管DEI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爭議,仍有相當一部分美國人認為它對促進社會公平和包容具有重要意義。
◆1月4日,紐約街頭,人們針對特朗普終止DEI的做法進行抗議。
在高校引發“寒蟬效應”
長期以來,在DEI政策的影響下,美國高校為推動校園多元化,按種族比例分配招生名額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較難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少數族裔提供了上升路徑。但在批評者看來,這些項目成為民主黨推行左派性別和種族理念的工具,并在扼殺對理念的自由討論。
特朗普為拔除DEI簽署的一系列行政令,將給高校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他不僅取消了聯邦政府的DEI項目,還要求行政部門在大學、非營利組織乃至公司中推行類似舉措。其簽署的一項命令將矛頭直指密歇根州立大學等數十所高校,要求聯邦機構對DEI項目預算超過10億美元的大學展開民事合規調查。
◆據BuildRemote統計,美國33所大學和學院正在削減DEI項目預算。
早在2023年6月29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哈佛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將種族因素作為招生標準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的平等保護條款,這一歷史性裁決推翻了美國高等教育史上幾十年來的判例,導致全美大部分高校在招生時不能再將種族作為考量因素。
2024年5月,北卡羅來納大學理事會撤銷了從2019年開始推行的DEI政策,并對大學系統中近200個DEI職位進行削減或重新分配。該校當時出臺的一份報告指出,這可能會給邊緣化學生帶來負面影響,并將對校園內部關于多樣性和包容性的討論產生“寒蟬效應”。此外,俄亥俄大學和阿克倫大學也取消了校內慣例舉行的種族論壇。
◆2024年5月,北卡羅來納大學理事會撤銷了從2019年開始推行的DEI政策。
禁令的潛在影響讓不少學生憂心忡忡。加州大學護理專業學生阿利維亞·博茲(Alivyah Boards)表示,如果DEI項目被禁止,她不確定自己能否完成學業。“我申請了護理學院的40多份獎學金,唯一得到的就是多元化獎學金,如果這一切被取消,我覺得自己無法完成學業,想想就很難過。”她還提到,自己不僅為個人未來擔憂,也為家人的未來發愁,“這對我來說真的很可怕,我有一個妹妹,不知道等她上大學時會發生什么?”
作為美國陸軍搖籃的西點軍校也未能置身事外。為回應特朗普政府的舉措,西點軍校解散了十幾個以民族、性別、種族和性取向為中心的俱樂部,包括亞太論壇俱樂部、拉丁文化俱樂部、全國黑人工程師協會俱樂部等。此外,該校還命令所有其他學員俱樂部暫停活動,直至官員審查確保其符合特朗普政府的新規定。
◆西點軍校學員在一場慶典中敬禮。
西點軍校畢業生杰弗里·伊斯特林(GeoffreyEasterling)曾是上述俱樂部的成員,他認為這些團體為學生提供了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動及建立關系的機會。
企業選邊站引發擔憂
在反DEI浪潮的沖擊下,企業界也面臨艱難抉擇:是繼續支持DEI,還是跟隨潮流,削減相關項目以符合新的聯邦指導方針。
沃爾瑪作為全球最大零售商,近年來在DEI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但早在2023年11月,沃爾瑪便宣布不再延長其“種族平等中心”的五年承諾,并逐步關閉相關分支機構。此外,沃爾瑪還表示,將不再在供應商合同中考慮種族和性別因素。
Target作為美國零售業的另一巨頭,也在2024年初宣布結束其“Belonging at the Bullseye”項目。該項目旨在支持黑人員工和黑人消費者。Target表示,這一決定是為了適應新的法律和社會環境。
Facebook和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也取消了其DEI團隊,并宣布將不再采用“多樣化篩選方法”進行招聘。Meta表示,這一調整是為了確保招聘過程更加公平和一致。
◆沃爾瑪在DEI領域投入大量資源,但近期宣布不再在供應商合同中考慮種族和性別因素。
面對保守派的壓力,亦有不少公司重申了對DEI的堅持。美國最大的會員制倉儲零售商Costco在2024年1月的股東大會上以壓倒性票數否決了一項要求評估DEI風險的提案。Costco董事會表示,公司對尊重和包容的承諾是“恰當且必要的”,并強調不會因為外部壓力而改變立場。
對此,商業大亨凱文·奧利里(Kevin O'Leary)評論稱,Costco在DEI上加倍投入是“瘋狂行為”,在DEI問題上與政府作對將對自身不利。
◆商業大亨凱文?奧利里認為,Costco在DEI問題上與政府作對將對自身不利。
蘋果公司也繼續堅持其DEI政策,在招聘和供應鏈管理中優先考慮多樣性,蘋果CEO蒂姆·庫克(Timothy Cook)直言,多樣性是公司創新和成功的關鍵。摩根大通的CEO杰米·戴蒙(Jamie Dimon)也在今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表態,強調公司將繼續支持黑人、西班牙裔、性少數群體和退伍軍人社區以提升社會包容性,不會因為外部壓力而改變其DEI政策。
企業的不同選擇引發業內諸多擔憂。耐科思科技(Nextech)首席客戶官和多元化倡導者娜奧米·惠利斯(Naomi Wheeless)警告,過去十年,DEI在幫助提升女性、有色人種和性少數群體擔任公司領導角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如今逆轉這一政策可能會使上述努力付諸東流。
她擔心,這種趨勢下,一些公司可能會出于顧慮,不愿雇傭太多非白人,因為這可能會被視為不符合當下的某些“風向”。“在潛意識里,招聘決定可能會受到影響,晉升決定可能會受到影響,少數群體將更難取得成功。”
亦有專家預計,由于感覺到自身價值未得到重視,一些來自“代表性不足”社群的人會離開聯邦政府,或不再就職于那些不愿推行DEI政策的公司,進而導致人才流失。
南加州大學種族與公平中心的創始人肖恩·哈珀(Shaun Harper)也表達了擔憂。他認為,廢除DEI政策可能會導致更多針對公司的騷擾和歧視訴訟。“許多企業中的DEI辦公室負責培訓員工,防止無意識的偏見、歧視、不公平和性騷擾,一旦這些機構不復存在,企業內部的平等和公正將難以得到保障,員工間的矛盾和沖突可能會加劇,進而引發更多法律糾紛。”
DEI未來何去何從?
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要求政府各級機構60天內關停相關職務與項目,聯邦雇員迅速進入“帶薪行政休假”,各機構需在1月31日前提交解雇員工的書面計劃。特朗普亦向企業界施壓,稱未結束DEI項目的企業將面臨民事調查,手段可謂強硬。
紐約大學法學院梅爾策多樣性、包容性和歸屬感中心執行主任戴維·格拉斯哥(David Glasgow)表示,即便如此,DEI并不會消亡。“無論DEI領域目前的構成和品牌如何變化,其基礎工作將持續存在。”他鼓勵道,專業人士應繼續致力于這一事業,因為在一個多種族的民主社會中,創建機會和公平的機構,讓每個人都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公平對待,是眾多人共同關心的問題。
◆紐約大學學者戴維·格拉斯哥。
美國之外,DEI理念仍以不同形式落地:新加坡的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TAFEP)積極推進企業實踐DEI,在招聘和工作場所推行跨種族、文化、性別和年齡的政策,違規企業將面臨調查,甚至限制外籍員工招聘;澳大利亞的人力資源公司CultureAmp消除績效評估流程偏見,將有色人種在高級領導職位中的代表性從15%提高到28%以上;厄瓜多爾的皮欽查銀行(Banco Pichincha)通過改變內部政策等舉措,彌合了該國男女之間的資金差距。
格拉斯哥指出,DEI這個縮略詞能否存續不是關鍵,一些組織傾向于使用“歸屬感”“包容性”“文化和敬業度”“員工健康”或“機會均等”等術語作為代替。“部分企業雖取消了DEI部門,但實際上并未放棄改善員工多樣性和創建包容文化的工作。”
回歸到DEI本身,圍繞它的爭議從未間斷,但這些爭議往往忽略了一個關鍵點:DEI其實有好壞之分,執行偏差、弊端叢生的DEI和契合本質、發揮積極效能的DEI有著本質不同。那些有問題的DEI不僅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還極具反智性,最終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還會造成社會分裂。
美國資深政治記者尼古拉斯·康弗森索爾(Nicholas Confessore)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關于密歇根大學DEI項目的文章中指出,該大學投入了25億美元致力于DEI項目,本為追求學術卓越,結果卻讓包容性降低,校園氛圍變差,學生間互動減少。
文章指出,糟糕的DEI過度關注種族和其他身份,對團結的重要性不屑一顧,以庇護之名對待黑人和其他少數族裔,卻因默許或明確的配額雇傭制度,讓這些人才華和成就飽受質疑,還向白人傳遞出“閉嘴并感到羞恥”這樣的不良信息。
印度《經濟時報》指出,由于部分公眾的強烈反對,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DEI已經在朝著積極方向轉變,一些領先大學取消了僵化的多樣性要求,鼓勵能力至上,超越對群體標簽的簡單劃分。此前一向反對DEI的馬斯克則呼吁,希望用MEI——優點、卓越和智慧——來取代DEI。
◆華盛頓墜機事故發生前,馬斯克在X上寫道,需要一場飛機失事才能改變DEI政策,“DEI導致人們死亡”。
談到DEI的未來時,格拉斯哥在他參與的著作《說正確的話:如何談論身份、多樣性和正義》中指出,未來的方向應是“走出抵制文化(公眾集體抵制那些被認為言行不當的個人或實體)的陰影,轉向更微妙和感同身受的身份問題對話”。
排版 / 朱若晚
你認為DEI的未來會走向何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