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隊狀況:重建中 在談及休斯頓此次交易截止日的行動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分享一下我對休斯頓目前狀況的看法。因為我接下來要闡述的觀點,都將以此為前提。
休斯頓是一支處于重建中的球隊。盡管目前在西部排名靠前,但我認為休斯頓仍處于球隊重新組建的過程中。更準確地說,可以認為它正處于重建的最后階段。
休斯頓已經完成了基本的薪資清理和對潛力新秀的初步篩選,現在正在驗證自上賽季以來構建的整體攻防戰術體系。休斯頓在攻防兩端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具備競爭力?更準確地講,以現有的戰術體系,球隊能否在常規賽中持續保持在分區前列?—— 我認為這就是休斯頓本賽季正在驗證的問題。
雖然賽季還很長,但幸運的是
,就目前情況來看,似乎可以給出肯定的答案。照此發展,休斯頓的下一個任務可能就是季后賽考驗。如果在宏觀的常規賽層面,休斯頓的戰術體系已經證明了其競爭力,那么接下來就是通過與強隊進行連續系列賽來檢驗。在季后賽中,休斯頓與高競爭力的球隊最少要進行 4 場,最多可能超過 7 場的反復對決。在這個過程中,休斯頓在哪些方面能夠保持或失去競爭力,對手又會針對休斯頓的哪些方面展開進攻?這種情況與常規賽又有何不同?—— 我認為確認這些就是下一步要做的。
在上述兩個階段中,我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是排除外部變量。畢竟執行戰術的是球員,簡單來說,需要將傷病降至最低,盡量減少賽季中戰術 / 角色的變動,做好球員心理關懷,而最重要的是,將球員陣容變動控制在最小范圍。這就是為什么在新聞板塊搜索休斯頓相關內容時,會看到諸如 “休斯頓對 xxx 交易不感興趣”“休斯頓本賽季將維持現狀” 等新聞的原因。
簡而言之,休斯頓仍處于重建階段,所以不會采取激進的行動。
球隊需求 時機合適的外線組織者 / 得分手 休斯頓的問題其實相當明顯,那就是缺少能在外線解決問題的王牌球員。我想更具體地闡述一下這個問題。
休斯頓的進攻核心是賈巴里?史密斯 - 阿爾佩倫?申京的雙核體系。賈巴里?史密斯由于體型問題,傳球必然受到限制,且突破終結威脅不足,是一個有局限性的進攻核心;而申京作為大個子球員,不可避免地在控球高度、內線部分傳球 / 視野方面存在限制,并且是以內線低位得分為主的球員,也是有局限性的進攻得分手。
這兩位球員單獨來看,都難以承擔起爭冠級別球隊的進攻核心角色,但在共同上場的時間段內,他們能夠引領高水平的進攻。他們無疑是休斯頓的核心,是休斯頓不可或缺的存在。是的,一旦其中一人缺陣,休斯頓就不再是西部頂級球隊。沒有申京,球隊在制造內線進攻機會時會困難重重;沒有賈巴里?史密斯,外線進攻的組織就會陷入困境。因為這兩位球員單獨作戰時都有局限性。
休斯頓的關鍵時刻問題就源于此。在比賽第四節初段,休斯頓的進攻完全停滯。這是因為此時賈巴里?史密斯和申京中至少有一人在休息,而對手的防守強度又有所提升,這兩個時間段重合了。這就是為什么休斯頓經常在領先 10 分以上的情況下,到了第四節被對手追平,而真正到了比賽決勝時刻,勝率卻又沒那么糟糕的原因。
在杰倫?格林無法成為解決辦法的情況下,只要賈巴里?史密斯和申京不能打滿第四節的 12 分鐘,休斯頓在這個時間段就必然會出現問題。
目前休斯頓在決勝時刻的主要選擇是 “交給申京”。賈巴里?史密斯梳理球場局勢并傳球,申京則通過背身單打 / 短切嘗試完成內線終結或分球給外線空位球員投三分。賈巴里?史密斯 - 狄龍 - 杰倫?格林嘗試三分,如果射手和申京投籃不中,申京 - 阿門?湯普森則負責爭搶進攻籃板。
然而,這種基于申京內線牽制力的戰術模式,在休斯頓落后一分以上的情況下,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今天對陣明尼蘇達的比賽第四節就是一個恰當的例子。休斯頓依靠申京的內線進攻得分,但當安東尼?愛德華茲等人如暴風雨般的三分球逐漸拉開分差時,休斯頓最終只能嘗試通過外線三分來追分。
所以,休斯頓需要一位外線王牌組織者 / 得分手。在第四節初段,這位球員能夠獨自或主導創造進攻機會,替代賈巴里?史密斯 - 申京組合;在決勝時刻,也能引領外線進攻。
真的按兵不動? 是的。從下賽季開始,杰倫?格林和申京的續約合同將生效,同時賈巴里?史密斯的球隊選項薪資也已確定。在這種情況下,休斯頓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引進球星的唯一途徑只有交易。而且一般來說,交易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資產代價。
我想說的是,引進球星必然需要承擔巨大的機會成本。這不僅包括休斯頓悉心培養的兩位潛力新秀,還有好不容易恢復的選秀權資產,再加上球星高昂的薪資。引進球星的交易是會徹底改變球隊現在和未來的重大決策,正因如此,不能輕易進行。必須謹慎行事。一旦做出決策就無法反悔,而要恢復到之前的狀態,需要付出比球星交易更多的金錢、時間和精力。
因此,我認為休斯頓在做出決策前,應盡可能收集和研究相關數據。如果球隊的數據分析團隊沒有閑著,那么無論是常規賽還是季后賽,關于各位球星的數據應該都已經收集得很充分了。畢竟他們在成為球星的過程中,自身的特點、優點和缺點都必然體現在這些數據里。
所以,關鍵在于休斯頓自身的數據。球隊的特點、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么?哪些部分比較薄弱?在球隊戰術體系中,球員們的表現如何?每個球員的特點、優點和缺點又是什么?哪些損失是可以承受的?
休斯頓需要獲取關于球隊的深入數據,并以此為基礎,判斷哪些球員的離開是可以接受的,且內部能夠填補空缺;確定引進何種類型的球員能夠提升球隊實力;還要明確在各位球星中,誰最適合球隊的戰術體系。
所以,盡管休斯頓的弱點比較明顯,但在常規賽和季后賽相關數據 / 分析尚未完成的當下,休斯頓不會貿然冒險。
休斯頓交易評估 休斯頓完成了兩筆交易。
在交易截止日前,休斯頓在奢侈稅線以下有約 1000 萬美元的薪資空間,球隊陣容名單 15 個位置中有一個空位,并且可以將價值約 1200 萬美元的中產特例(NT - MLE)作為交易特例使用。休斯頓充分利用了這些條件。
賈登?斯普林格交易 休斯頓從波士頓得到賈登?斯普林格的到期合同薪資(400 萬美元),作為交換,獲得 2030 年波士頓的次輪選秀權(+ 次輪選秀權互換,影響不大)。 新聞:休斯頓與波士頓交易:賈登?斯普林格、2030 年次輪選秀權、高度保護的次輪選秀權 - 高度保護的次輪選秀權
休斯頓利用空缺的陣容位置和中產特例金額,補充了球隊未來稀缺的次輪選秀權資產。同時,我本以為還能在休斯頓的陣容中增加一名類似情況下可用的后衛防守球員……
科迪?澤勒交易 休斯頓裁掉賈登?斯普林格,再次騰出陣容位置,然后將阿爾帕?卡巴的命名權交給亞特蘭大,作為交換,從亞特蘭大得到科迪?澤勒和 2028 年休斯頓的次輪選秀權。
科迪?澤勒本賽季薪資為 350 萬美元,未來兩年為非保障合同,薪資分別為 367.5 萬美元 - 385 萬美元。
與斯普林格的交易一樣,休斯頓利用陣容位置和中產特例補充了未來的次輪選秀權資產。此外,還引進了一位未來在陣容深度上或可作為交易薪資填充的非保障合同大個子球員。
休斯頓仍在積累資產。為了穩步邁向重建的最后階段,為了引進一位適合球隊戰術體系、能解決休斯頓弱點,且與球隊未來發展規劃相契合的中生代超級球星,休斯頓在耐心等待。休斯頓最終能找到答案嗎?至少在這次交易截止日,休斯頓給出的答案是 “還沒有”。
不管怎樣,這就是我對休斯頓交易截止日的看法。原本我想在交易截止日前寫一篇類似前瞻的文章,但因為 “那筆交易” 的風聲,嗯…… 當時感覺就像外星人的巨型蝙蝠即將入侵一樣,所以就靜觀其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