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作者|七步半
大S身后的紛爭還未停止,尤其是大S骨灰面臨如何安葬的問題。
這兩天,小S借經紀人之口透露,姐姐生前多次提及生死,她想環保樹葬。對于樹葬,目前其正在申請當中。
很多人好奇,樹葬到底是一種什么安葬之法?其實遠古時代就有這種葬法,流行地區主要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
東北地區,樹葬常見于鄂倫春族、鄂溫克族和赫哲族等民族中。
西南地區,云南彝區有樹葬葬俗。廣西瑤族會將死去的嬰兒進行樹葬。珞巴族會將死者捆成胎兒狀用藤筐裝著掛在樹杈上。
古代樹葬主要是,將死者的遺體,放到深山或野外的大樹上,自然風化。樹下放一塊釘著銅板的石頭,銅板上刻著死者姓名生辰,無墓穴、無墓碑。
不少古籍里可找到相關記載。“失韋國的父母死后,尸則置于林樹上。”出自《魏書·失韋傳》。“死者則以葦薄裹尸,懸之樹上。”《周書·異域上》上提及莫奚人的葬俗如是說。
現代樹葬已經大不相同,主要是將死者骨灰撒在一棵指定的大樹下,或者將骨灰裝在可降解的木質骨灰盒中埋在樹下。
另外,樹葬所選之樹,往往是有吉祥、長壽象征的樹種,比如柏樹、松樹、樟樹等,也可根據逝者生前喜好或家庭傳統而擇定其他樹種。
與古代樹葬相同之處,則其也是無墓穴、無墓碑,其以紀念樹或者自然石為標記。這種葬法既節約土地,還保護環境,死者真正回歸大自然,是近年來鼓勵的骨灰安葬方法。
近年來由于一線城市墓穴價格不斷飆漲,起步價往往達到8萬元,高者甚至達到數十萬元。網友開玩笑稱“活著買不起房,死了買不起墓穴”,不敢死、死不起的聲音不斷。
而樹葬則與之相較,性價比較高。以北京為例,樹葬起價約為2萬元左右。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費、樹木種植和養護費等相關費用。
樹葬、花葬、海葬等這些現代環保葬法,其實早就不少人去世后被采用了。
林徽因、梁思成之子,梁從誡于2010年去世,他做了一輩子環保與文物保護者,臨終也選擇了樹葬。他的骨灰分葬兩樹,一部分撒在北大校園內一棵樹下,另一部分則撒在清華校園內一棵樹下。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北大為梁從誡求學之所,而清華是其祖父梁啟超執教之地。
潘懋元是中國高等教育學學科開拓者與奠基人,他也是廈門生態樹葬第一人。2023年8月,其骨灰被安置于一棵榕樹下。
花葬與樹葬大致類似,不同則是骨灰放置在鮮花之下,還是大樹之下。瓊瑤在丈夫平鑫濤去世后,為其選擇了花葬。去年12月,瓊瑤“翩然”而去,她選擇與丈夫相同方式,葬在一片花海間,長眠于陽明山。
演藝圈里除了大S,在世的李連杰也曾表達過,身后事一切從簡,要選擇樹葬或海葬,不設墓碑不舉行葬禮的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