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都喜歡給存錢貼上“寒酸”“摳搜”等標簽。
似乎存錢的人,就一定會過得不那么好。
然而,根據(jù)我的觀察,身邊存錢的人,大多都過得挺滋潤的。
包括我自己,我自認為過得比以前不存錢的時候還要好。
很多時候,存錢也好,省錢也罷,可能只需要我們換一種思考方式,或者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1)我喜歡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我們可以控制、可以改善的地方。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東西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
比如大環(huán)境如何,公司降薪裁員決定,市場收益情況等等。
但我們能控制自己存多少錢啊,能改善每個月的開銷情況啊。
我會更多地把精力和時間放在自己可以有所為的地方,去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
比如說,提升自己的能力,降低日常的開支,這些都是我能立即去做的事情。
而且我發(fā)現(xiàn),當我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時,往往結果都不會太壞。
2)幸福來源于做好預期管理,而我很擅長管理好自己的預期
所謂預期管理,不是簡單粗暴地把一個需求強行按下去。
同樣的,省錢也不應該通過壓抑自己的需求來實現(xiàn)。
我們完全可以保留這個需求,只是要先搞清楚這個需求背后真正的目的,然后找到滿足這個需求更好的方式。
很有可能這個更好的方式不需要花一分錢,還比之前更開心了。
也就是說,不花錢不是目的,而是結果。
就比如說,健身這個需求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健康。
那我們并不是只有去健身房鍛煉才能健康。
我們可以去跑步啊,可以在家里跟著免費視頻運動啊。
這不既滿足了需求,還不花錢,快樂也沒有減少。
善于管理預期,往往能夠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3)我善用“出一進一”的原則,思考是否要增加新活動或新開支。
當我突然對一個新的活動感興趣時,我不會盲目立即開始花錢。
我會先思考兩個問題:
第一,時間問題。
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要新增一個活動,必然就要在原來的生活中減掉一個活動。
你可愿意為它減掉哪一項活動呢?
第二,成本問題。
新的活動如果是要花錢的,算一下,大概預算是多少?
假如是1000元,你就要考慮一下,我能放棄原本生活中哪部分1000元的開銷。
如果說原本生活的其他開銷你覺得都很重要,不想放棄,那是不是說明這個新的需求,你也不是很喜歡很需要?
一個新的愛好一項新的活動,你有多想要它,不是看你愿意為它花多少錢,而是要看你有多愿意為了它放棄其他的東西。
我利用這個思考方式,減少了很多浪費性消費。
如果你沒有想要放棄的,但又很想要這個新的活動,那就想辦法增加收入吧。
收入增加之后就可以增加預算,就可以用于新的活動新的愛好了。
當然,如果你錢很多的話,直接花就是了。
4)三分之一定期,三分之一投資,三分之一房產(chǎn),是我想要追求的幸福狀態(tài)。
很多理財書都非常推崇一種資產(chǎn)配置方式:三分之一現(xiàn)金,三分之一投資,三分之一房產(chǎn)。
但說真的,對國內(nèi)的普通家庭來說,房產(chǎn)只占總資產(chǎn)的三分之一是非常難做到的。
我們家也還沒有做到。
但我發(fā)現(xiàn),如果我們的資產(chǎn)配置能做到像理財書上建議的那樣,那心態(tài)將會很富足和很松弛。
所以,這是我要去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
盡量降低房產(chǎn)占總資產(chǎn)的比例,不把所有錢都用于風險性投資,不輕視定期存款這類型的安全性理財方式。
即不追求收益的最大化,相反,允許一部分資產(chǎn)可以跑不贏通脹,但很安全,很安心。
有時候不一味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反而更容易得到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