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延緩腎病惡化速度,腎科醫生和營養師會建議腎友們尤其是肌酐高的腎友們,吃低蛋白主食替代部分普通主食來控制蛋白質攝入量,減輕腎臟負擔,減慢肌酐上漲速度。
低蛋白質主食有低蛋白米飯、低蛋白面條、低蛋白饅頭、粉絲、紅薯粉、藕粉、麥淀粉等。
由于低蛋白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大家會擔心:“低蛋白主食會導致糖尿病”。這讓許多腎友聽聞后,感到很擔心,不敢繼續堅持低蛋白飲食了!
在這里,腎上線給各位腎友小伙伴們一顆定心丸,別擔心,明確表示:
吃低蛋白主食是不會得糖尿病的,腎友可以放心吃!
原因一:低蛋白主食與普通主食相比,對血糖的影響差不多
雖然低蛋白主食主要成分是淀粉,但與普通主食相比,兩者對血糖的影響差不多。
我們判斷某種食物對血糖影響大不大時,可以結合食物的GI值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來看。
1.GI值
從GI值看來,部分低蛋白主食比普通米飯還要低。
這是因為大米和面食中的谷類淀粉,其中抗性淀粉的含量,相比土豆、紅薯等薯類淀粉,以及豌豆、綠豆等豆類淀粉來說,是要低些的。而抗性淀粉不易吸收,有延緩血糖上升的作用。
所以,紅薯粉、粉絲等低蛋白主食的升糖指數(GI)比普通主食要低,對血糖的影響更小。(GI值:反應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升高血糖的程度)
2.碳水化合物含量
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來看,同等重量下,低蛋白主食與普通大米雖有差異,但差別不大。
因此,總結來看低蛋白主食與傳統的精米精面主食相比,對血糖的影響基本沒有差別。即使有,也是非常小的。
平時我們吃普通主食不會得糖尿病,吃低蛋白主食同樣不會得糖尿病,腎友可以放心吃。不吃主食或主食吃得太少,造成熱量不足,身體拿蛋白質供應熱量,這會導致蛋白質浪費,產生更多代謝廢物,更會加速腎不好。
糖尿病腎病患者同樣也是如此,可以吃低蛋白主食。
相比某種食物來說,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對血糖的影響更大。
原因二:某個食物不是根本原因,糖尿病要綜合考慮
許多人覺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就是因為主食、糖分吃多了,所以得了糖尿病,其實這是個誤區。
糖尿病的病因復雜,如遺傳基因、不良飲食習慣、長期不運動、肥胖、吸煙、情緒壓力等,要預防糖尿病,飲食是其中一方面,還要考慮運動等其他綜合方面的因素。
這些飲食習慣能預防血糖高
任何食物的攝入都會對血糖有一定的影響,想要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可養成這樣的用餐習慣:
(1)少食多餐
避免一頓吃過飽導致血糖飆高。
(2)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
食物烹飪得越精細,烹飪時間越長,淀粉越容易被淀粉酶分解,對血糖造成的影響越大。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在制作主食時避免長時間的熬煮,不吃太軟爛的主食,如粥類、湯圓盡量避免。
(3)搭配粗雜糧
吃低蛋白主食的時候,可以混合一小部分的粗糧全谷物,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幫助延緩吸收,穩定血糖,腎衰竭和透析腎友建議全天粗糧一兩以內即可,腎功能正常的腎友可以吃到1-2兩。
(4)改變進食順序
吃飯的時候,先吃幾分鐘的肉和菜,然后再開始吃主食,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是幫助穩定血糖的小竅門之一。
(5)搭配優質蛋白質和蔬菜
吃主食的時候,不要只吃主食,要同時搭配肉、蛋、豆制品及蔬菜等食物,這些食物都可以幫助延緩碳水化合物類(主食類)食物吸收,使血糖反應變低,例如吃面條時不要只吃面條,可以有意識搭配些蔬菜,還有炒餅、炒飯等也是類似的道理,避免一餐只有主食的情況。
(6)增加運動
控制飲食之外,增加運動,也是幫助穩定血糖的最重要方法之一。三餐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著,散步走走路,也可以做些輕松家務,這些都對幫助控制血糖有益!
腎友找組織,來腎上線吧,記錄數據、腎病科普知識、找醫生、找腎友↓↓(下載腎上線APP體驗更好,平時下軟件的地方搜索 腎上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