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撰寫《高崗傳》的戴茂林一行人,來到了北京市一位耄耋老人的家中。不過當時除了戴茂林之外,其他人都萬萬沒想到,這位兩鬢斑白的老人是高崗的前妻:楊芝芳。
而為了完成這本歷史著作,戴茂林不僅要了解高崗的革命以及成長經(jīng)歷,還要對楊芝芳和李力群都進行深入采訪。
當記者提及高崗備受爭議的第二段婚姻時,楊芝芳向眾人娓娓道來了她當年選擇離開高崗的真實原因——這和高崗備受爭議的私人生活作風無關。
那么,楊芝芳當初和高崗離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她與歷史上毀譽參半的高崗,究竟有過怎樣的一段不解之緣?
王子宜親自出面,勸說楊芝芳離開高崗
時隔六十多年后,93歲的楊芝芳依然記得她和高崗“離婚”時的畫面。
1938年,當時擔任陜甘寧邊區(qū)民政廳廳長的王子宜來到了高崗的家,見到了當時正在忙著做家務的楊芝芳。
與當上陜甘寧邊區(qū)委員會書記,整日忙里忙外的高崗不同的是,楊芝芳是一個格外“偏安”的人。
出生于陜西米脂農民家庭的楊芝芳,自幼就裹著“小腳”,還錯過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直到劉志丹率領的工農紅軍來到了楊芝芳的故鄉(xiāng)時,她的命運才迎來了改變,結識了在紅軍中干革命的高崗。
雖然楊芝芳目不識丁,無法在事業(yè)上幫助高崗。但是勤勞能干的她,還是幫高崗維持住了一個衣食無憂的家。
在看到王子宜來到家中時,楊芝芳起初還誤以為,王子宜是找高崗有工作商量,卻不料王子宜率先開口說道:我這次前來,是想要和你好好聊聊。
緊接著,王子宜便道出了自己前來拜訪的原因,他勸說楊芝芳:
“現(xiàn)在高崗怎么也是一個黨內的高級干部,經(jīng)常拋頭露面。你裹著小腳,跟高崗同志站在一起,顯得不合適。”
楊芝芳那時才明白,王子宜的這一番話,是想讓她和高崗離婚。
盡管楊芝芳心中對丈夫有千萬不舍,但從丈夫未來事業(yè)的大局考慮,她還是接受了離婚。
或許,是對自己的妻子心懷愧疚,高崗才選擇讓王子宜代替自己“傳話”。
但是,高崗離開楊芝芳的原因,真的是因為他在外面“另有新歡”嗎?
嫁給高崗的李力群,同樣身不由己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延安成為了進步青年心中向往的“革命圣地”。
一批從城市涌來的青年,把新文化運動時期“告別家庭、自由戀愛”等新風,也帶到了延安這片土地。
也正是在這種風起云涌的時代背景下,取消“包辦婚姻”,尋求“真正愛情”成為了延安的一股新風潮。
面對這股新風,就連毛主席也曾表示稱贊,他更希望一些領導干部能起到帶頭作用。
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身為陜甘寧邊區(qū)委員會書記的高崗,才不得不選擇與妻子楊芝芳離婚。
在與楊芝芳離婚后的2年時間里,高崗并沒有另娶。由此可見,高崗并不是因為一時沖動或者外遇,才選擇與楊芝芳離婚。
直到1940年,高崗才遇上了19歲的李力群,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姻緣。
與從小裹腳的楊芝芳不同,李力群出生于江蘇省睢寧縣的一戶書香家庭。青年時期的她,曾在徐州女子學院就讀,因此接觸了革命思想。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fā)后,李力群和許多愛國青年一樣走上街頭,聲援前線的抗日救亡運動。
在得知八路軍英勇抗日的事跡后,李力群便義無反顧地放棄了自己優(yōu)渥的生活,奔赴心中的那片紅色凈土:延安。
在接受戴茂林等人采訪時,昔日里梳著兩個麻花小辮的“紅娘子”李力群,已經(jīng)是過了古稀之年。
滿頭銀發(fā)的李力群,回憶起第一次見到高崗時的樣子:那時的她前往延安聽課,積極地坐在了第一排,剛好和講臺上的高崗四目相對。
李力群猜測,或許就是在那個時候,高崗看上了和自己年齡相差15歲的她。
1939年10月,從陜北公學的李力群就被調到陜甘寧邊區(qū)黨委秘書處。少不更事的李力群,曾多次嚷嚷著要離開延安,去敵后戰(zhàn)場做情報工作,卻并不知道這個工作職務安排的“玄妙”之處。
沒過多久,在秘書處工作的李力群就遇到了書記高崗。據(jù)李力群回憶稱,高崗在工作期間經(jīng)常板著一副臉,十分嚴肅,這一度讓李力群認為高崗是一個十分不好接觸的人。
但是高崗在領著李力群出差到安塞的那幾天,高崗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李力群對他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重返延安后,高崗又叫上李力群和毛主席一起吃飯。聽到自己竟然能在飯桌上見到毛主席,這讓李力群感到既激動又緊張。
飯桌上的毛主席,忙不迭地給李力群夾臘肉,還一直夸獎高崗,讓李力群多向高崗學習。
就在李力群越聽越出神的時候,毛主席忽然說道:“要是你們發(fā)展成對象就好了”,把李力群嚇得有些不知所措。
李力群完全沒想到,自己一個剛到延安,年紀輕輕的小姑娘,怎么能和管理著陜北上上下下的高崗結婚?
起初,李力群對毛主席介紹的這樁婚事還十分抵觸。直到王若飛勸說李力群,讓她服從組織上的安排,李力群才下定決心,嫁給一天戀愛都沒談過的高崗。
和高崗離婚后,依舊為革命貢獻后半生
無論是嫁給高崗的李力群,還是和高崗離婚的楊芝芳,在她們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身不由己”的色彩。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們都對“命運的安排”感到分外的滿意。在和高崗結婚多年后,李力群曾對陳云說道:
“當初是你們硬讓我嫁給高崗的,但好在結婚后他對我一直不錯。”
與高崗離婚后的楊芝芳,則如同往常一樣,依舊偶爾會到陜北公學聽高崗講課。
正如楊芝芳所說:“我和高崗離婚之后,保持著像正常同志一樣的關系。”
或許是感慨于自己坎坷的命運,楊芝芳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婦女的解放事業(y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她成為中國首屆婦女聯(lián)合會執(zhí)行委員。
1954年,楊芝芳又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為保障婦女權益建言獻策。
對楊芝芳老人來說,前半生選擇了高崗,是她一生的幸運。1938年離開高崗時,她轉身得瀟灑自如,也無怨無悔。
參考資料:
人民網(wǎng):2013-07-25:李力群自述與高崗的"包辦"婚姻:毛主席請吃臘肉
國際在線:2011-10-14:高崗與前妻楊芝芳離婚真相:并非因生活作風糜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