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難免會有摩擦與糾紛,若只是尋常人之間的矛盾一般最終走向爭訟的結果,若是國與國之間的糾紛,那么往往就容易兵戎相見,尤其古代更是如此。因此,師卦緊隨訟之后,畢竟兩國爭訟,必將興師動眾。
師卦雖以行兵打仗為喻,然而他所說的確是領導的藝術。舊時統領一國,統帥一軍,與如今管理一家企業,帶領一支團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皆需要高超的領導藝術和管理才能。因此,師卦的核心,便是領導力的修煉。
師卦的結構是師卦上卦為坤坤為土,下卦為坎坎為水,上坤下坎就是地下有水,也可以理解為水匯聚于地下的意思,便是聚眾之象,亦有源源不斷,取之不絕的意思,象征著,兵藏于民而取之不絕的意思。而領導的權利亦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唯有用好自己的管理權利,才能被擁戴,被重視。
卦辭:師。貞,丈人吉,無咎。
師卦雖說的事興兵打仗的事,但事實上說的是管理的技巧。
要如何帶領一支軍隊贏得戰爭的勝利,與帶領一家公司走向發展其實其核心關鍵有兩點:一者為“貞”,一者為“丈人”。
所謂的“貞”就是,出兵打仗必須師出有名,即興師動武的性質目的一定是正確的以保證自己是正義之師,畢竟出師的目的和性質往往會決定戰爭的勝負。師出有名影響的不單單是周邊國家對此次戰爭的態度和戰隊,也影響著士兵將領的心態和士氣,而這些都是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歷史上眾多美國士兵在越戰后患上了“戰后綜合癥”,至少導致8萬退役美軍自殺,這正是出兵打仗的動機和目不正所導致的。而一個品牌,一個團隊要謀求發展,那么其一開始的就需要樹立一個正向的目標和企業文化。
其次所謂“丈人”就是能力品行讓人敬畏的人,唯有如此才能服眾,并統御三軍,而這就是選帥的原則。而一個好的領導人,對于團隊和企業的發展也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的,因為他總能在關鍵的時刻帶領著團隊走向正確的道路。
在師卦六爻中便以擬喻的方式,充分的體現領導藝術的重要性。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行軍打仗,軍紀為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否則對于一支軍隊來說是相當兇險的。這便是,師出以律,失律兇也。相信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卻不一定人人都能做的到,就像初六就不一定能做得到了。
初六以陰柔居下,陰柔者本就意志不堅定,且初六以陰爻居陽位,居位不正思想與行止也容易出格,這樣的人在明法度,講紀律軍隊中就往往容易因為觸犯軍規而受到懲罰。對于軍隊來說,戰場上兇險異常,最是講究布局配合,若其中某個關鍵環節因為兵士指令服從不到位,結果可能會很慘烈。
而在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將制度,守規矩也是相當重要的,即便生活中有些看似并不是很起眼的規則,有時候也可能關乎到生命安全,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規則,大到工作生產中的安全制度,都關乎著,我們的生活成本和生命安全,不能小覷之,如當年八達嶺猛獸園下車的女子,這些年發生的幾起地鐵卡人事件,無不是血淋淋的教訓。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在有序的框架內行動,才能避免混亂和失敗。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九二是師卦之主。他以陽剛居陰位得中,可見其個性剛柔并濟,處事靈活而不違背宗旨,是難得的有能為之士,完全符合師卦卦辭中丈人的要求。因而說他,“在師中,吉無咎”,作為統帥能靈活處事且謹守中道行事不偏差,善于拿捏分寸,便可得吉無咎,更是讓君王可以對他相當的放心。使其將在外,君王可以全權放權而無需顧慮,而承天寵。如此領軍作戰,自然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了。戰功赫赫的將軍,必受君王嘉獎,而得王三錫命。這便是周禮之制,一命受爵,二命受服,三命受車門,因此在周禮中三錫命,就是朝廷最高的獎賞了。
帥在下不專制不能帥軍作戰,太專制又失為下之道,所以行事要中道,這便是管理的藝術和智慧。
六三:師或輿尸,兇。
在師卦中,唯有像九二這樣德才兼備的將領才能帶領將士們奪得戰功,深得屬下的崇敬。若是由像六三這樣才疏而志剛的將領,率軍打仗,最終卻只能慘然載尸而歸的慘淡結果。
以柔居剛,與九二的以剛居柔正好相反。在《周易》中,陰爻或陽爻決定一爻的個性和能力,陽爻獨立主動而個性剛強,其才能使外顯的;而陰爻則柔順被動,個性相對軟弱其才能是內斂的。爻位則代表著地位、只能和外在環境條件的影響。因此,以陽爻居陰位,其本身能力強,完全能勝任所處只能,且在環境調解下可以做到剛柔并濟,是相當理想的組合,而陰爻居陽位,則其能力達不到所處職能得要求,顯得才疏志若,無法勝任所處的位置,且因地位或者外在影響,反而容易顯得自負傲慢,便是志大才疏的表現。
因此,九三以陰爻居陽位,顯然就是一個能力不足,又自負自傲的將領,他才學不及又聽不得他人的意見,一旦上了戰場便容易,輕取冒進,這無異于是拿著自己和將士們的性命在冒險。結果自然是師或輿尸,非但大無功也,軍隊亦死傷慘重。
《周易》在此再一次強調,關鍵崗位還需要用人得當,否則后果可能相當嚴重。同時也在提醒我們,不管任何行動都要避免自以為是的盲目沖動,否則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唯有自知之明,遵循正途結合合理的策略,圓滿達成目標。
六四:師 左次,無咎。
兵者詭道也,且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有經驗的將領將在戰場上靈活應變,進退有度,攻守得宜。因此,戰事并非只有一味的求進,當攻勢不利的時候,也可以后撤退守,整裝以待時機得宜,組織再一次的攻勢。
六四以陰爻居陰位,其位正,因而在此他的思路和決定并沒有問題。所以,象曰“未失常也”。古代兵家尚右,所以以右為前,以左為后,因此左次乃軍隊后撤駐扎。顯然六四撤守的命令是沒有毛病的,因此無咎。
但為何六四必須后撤駐守呢?從形勢上看,六四柔居陰位,相對被動,而其個性也屬于細心慎重,在形勢不利時,不會輕易冒險。且,六四與初六皆陰爻不正應,也說明一時之內并不會有外來援助,因此穩妥之計便是,先后撤駐守,整軍待時機了。
可見一時無力進擊則知難而退,可保存實力,又可靜觀變化,伺機轉退為進。管理人員善于適應變化,不拘一格,看似無進展,但不會損失,等待條件允許。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戰爭中,雖說前線將領時領兵作戰之主,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負。其實,真正為整場戰爭定下基調的人確是君主。是出征有名,行仁義之師,還是君王為一己之利而興師動眾,皆在君王一念之間。然而,從《周易》的角度,所提倡的還是師出有名,以占道義上的優勢。于是以“田有禽,利執言”來比出師需有名,就如簡單有禽獸禍害莊家,那么便出手將它抓住,這動機完全沒毛病,因此無咎。
而戰爭能否勝利,將領任用是否得當也相當關鍵,因此任人用事這即是君王的權利,亦是君王的責任。若任用像九二那樣的剛中的能人,那自然是相當明智的。是謂“長子帥師,以中行也”。但若委任像六三那樣志大才疏的無能之輩作為軍隊統帥,那結果便是“弟子輿尸”,不但難以戰勝對手,還將順勢慘重,終究還是在于用人之道上,使不當也。可見,戰事是否得利,關鍵不在于,前線占領,而在于君王的決策。
這也告訴我們關鍵時刻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多有猜忌,用小人牽制能人,必然會出亂子的。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在戰事大捷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論功行賞了。在封建時期,戰爭后的論功行賞一般功高者可以封為一方諸侯,列土為尊,次之也可以封為卿大夫,蔭庇家族子孫。但《周易》卻提出了一個原則,那就是:無德的小人不能授任關鍵職位。
畢竟,涉及論功行賞的時候,君子多謙遜而推功讓利,而小人則往往不擇手段奪取功名和權柄。若君王不能做到明察秋毫,輕則讓小人得利而寒了真正的功臣和將士們的心,重則讓小人獲得權柄,而亂政禍國。搞不好,外犯剛平,內亂又起,“必亂邦也”,因此不得不防。所以,小人有功,可以重賞起金銀財物,但斷然不可以讓他獲得權柄。
這也是在提醒我們,有才無德的人,即便立了大功,可以給與物質上的獎勵,但是不能重用在關鍵崗位,否則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必然出亂子。
師卦以擬喻的手法,向我們展示領導智慧的重要性,其關鍵在于三點:
1,建立明確的紀律與規則。在一個團隊中個,唯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可以保證團隊的高效運轉。讓每個成員都清楚自己的職責和行為準則時,在有人違反紀律時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和懲罰,才能保證團隊的協同發展。
2,任用合適的管理人員。一個優秀的領導對于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優秀的領導人應具備卓越的才能,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才能引領隊伍客服苦難,走向勝利。
3,合理的分工和賞罰政策。讓合適的人擔任合適的角色,才能充分發揮團隊的優勢,避免因用人不當而導致的失敗。而合理的賞罰政策也可以起到激勵團隊成員,警示違規行為,如此才能讓團隊不斷發展壯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