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病逝,皇四子弘歷遵從遺詔登基,史稱乾隆皇帝。乾隆登基后,其潛邸侍奉左右的嫡福晉、側福晉、侍妾們均得到了冊封;待雍正帝喪期滿27個月后,乾隆下旨正式冊封后宮諸妃,行冊封禮:
其發妻沙濟富察氏,冊封為中宮皇后;
其側福晉高佳氏,冊封為高貴妃;
其側福晉納喇氏,冊封為嫻妃;
其侍妾金佳氏,冊封為嘉嬪;
其侍妾蘇氏,冊封為純妃;
其侍妾珂里葉特氏,冊封為海貴人;
其侍妾陳氏,冊封為婉貴人;
其侍妾噶哈里富察氏,被追封為哲妃
沙濟富察氏不僅是雍正帝親自為兒子乾隆皇帝挑選的發妻,出身勛貴家族——沙濟富察氏一族,而且在潛邸時便已經為乾隆生下嫡長子、嫡長女與嫡次女,自然是板上釘釘的皇后。
高佳氏雖然沒有為乾隆生下一兒半女,而且因出身內務府包衣,一開始僅為乾隆身邊的侍妾;但是因其父高斌得到雍正帝重用,位至封疆大吏,而超拔為側福晉;乾隆對其也是十分寵愛,所以在登基后直接將其冊封為僅次于皇后的貴妃。
至于納喇氏,出身國主系輝發納喇氏,其父納爾布為佐領;在乾隆還是皇子時便為側福晉,高佳氏這位側福晉被封為貴妃,納喇氏被封為嫻妃也是理所應當,畢竟二人都沒有生下皇子公主;
而蘇氏,是乾隆還是皇子時較為得寵的一位侍妾,在乾隆登基前已經生下皇三子永璋;作為皇子生母,蘇氏被冊封為純妃,也是實至名歸;
金佳氏、珂里葉特氏、陳氏都沒有懷孕生子,金佳氏能夠被直接冊封為嘉嬪,也是因為其出身的緣故,金佳氏雖然出身包衣,但是其出身中等內務府世家,其祖上是朝鮮人。金佳氏的父親金三保為正三品的上駟院卿,金佳氏的母族中有一位叔叔明安不僅位至總管內務府大臣,而且還是康熙皇帝的“乳弟”,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尊重,且常明還是胤祥的親家、怡親王弘曉的岳父(其女為弘曉側妃)。
至于珂里葉特氏,其父僅為員外郎;而陳氏是民籍漢女出身,二人都不得寵,能夠被封為貴人,便已經是乾隆念及其為潛邸舊人的情分了。
至于噶哈里富察氏,不僅是乾隆的初戀,而且為乾隆生育一子一女,在乾隆登基前病逝,乾隆將其追封為哲妃,也是理所應當。
所以說在新帝登基后,潛邸舊人能夠冊封為嬪,甚至是妃或者貴妃,最主要的還是其出身的顯赫程度,以及是否生育皇子公主。若是出身低微、還沒有生育皇子公主的話,被冊封為貴人、常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咸豐帝登基后,卻將一位宮女出身、兵丁的女兒武佳氏直接冊封為云嬪。
武佳氏并未為咸豐帝生下皇子公主,而且出身十分低微,咸豐帝究竟為何直接將其冊封為嬪呢?
武佳氏出身鑲黃旗包衣,其父武德僅為佐領兵丁,可想而知武佳氏的出身有多低微。但武佳氏畢竟是包衣旗籍,年滿13歲便可以參加內務府主持的選秀,道光朝末年武佳氏通過選秀入宮,成為眾多宮女中的一位。
而且被分到了皇四子奕詝的宮中,以官女子的身份侍奉奕詝。
武佳氏最早以“皇四子下女子”身份出現,是在道光二十九年,在此之前,史料中沒有武佳氏的記載。為此我們大概推測,武佳氏應當是在道光十二年到道光十六年之間出生的。
奕詝是道光帝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所生的唯一的皇子,道光帝前兩位皇后:孝慎成皇后、孝穆成皇后都沒有生下皇子,所以奕詝便是道光帝的嫡長子。而且奕詝雖然序齒排行第四,但是道光帝前三位庶出的皇子均已夭折,所以奕詝不僅是道光帝唯一的嫡子,而且還是最年長的皇子。
再加上其母孝全成皇后,深得道光帝的寵愛,奕詝被秘定為皇儲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道光帝雖然在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奕?之間猶豫不決,但在道光二十六年時還是將奕詝秘定為皇儲。
道光二十九年十月,武佳氏被道光帝分到了奕詝身邊侍奉,其實武佳氏到奕詝身邊侍奉的時間還是很關鍵的:奕詝的發妻薩克達氏已臥病在床許久。
薩克達氏的出身十分顯赫:
其曾祖父明山位至刑部尚書
其祖父祺昌位至兵部員外郎
其父富泰為太仆寺少卿
其母愛新覺羅氏是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的女兒
而和碩鄭親王是滿清初期八大鐵帽子王之一,有一位鐵帽子王為外祖父,可想而知薩克達氏的出身有多顯赫。
而薩克達氏的舅舅端華自道光二十六年承襲王爵,不僅被授予鑲黃旗領侍衛內大臣,而且還署理鑲藍旗漢軍都統,位極人臣,娶勛貴家族——額亦都家族出身、西寧辦事大臣福克精阿的女兒鈕祜祿氏為妻,而鈕祜祿氏的兄弟穆揚阿不僅入閣拜相,位至領班軍機大臣,而且還得以娶鐵帽子王—克勤郡王慶恒的孫女為妻。
值得一提的是咸豐帝的繼后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便是穆揚阿的女兒,也就是說慈安的姑姑是薩克達氏的舅母;薩克達氏的另一位舅舅肅順,雖沒有承襲王爵,但在道光一朝時位至侍衛處散秩大臣,得封三等輔國將軍。
有這樣一個強大的母族作為支撐,有如此顯赫的出身,薩克達氏被道光帝指婚給儲君奕詝也是理所應當的。
然而薩克達氏的身體卻很是不好,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嫁給還是皇子的咸豐帝,為嫡福晉。
卻從這年八月開始便開始身體不適,到了次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九年七月薩克達氏的身體便已經很虛弱,一直到這年十月武佳氏被分到奕詝身邊侍奉時,薩克達氏仍舊臥病不起,更別提為夫君生下一兒半女。
很顯然道光帝讓武佳氏分到奕詝身邊侍奉,就是想讓武佳氏能夠盡快生下一位孫兒。這年十二月,突然病情加劇的薩克達氏病逝。薩克達氏去世僅一個多月,道光帝便去世了,她的夫君咸豐帝登基。咸豐帝登基后,便將發妻追封為孝德皇后。
原本武佳氏便是被道光帝選中,侍奉在儲君奕詝身邊的官女子,自薩克達氏病逝后,武佳氏便是唯一一位侍奉咸豐帝身邊的潛邸舊人。而武佳氏長相十分出眾,咸豐帝對其十分寵愛。
所以武佳氏雖然沒有被正式冊封為側福晉,但卻享受側福晉的待遇,相當于非正式側福晉。
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武佳氏的父親武德僅為內務府披甲(也就是兵丁),女兒得寵自然會恩及自己的家人,為此武德補上了領催的缺。
領催:滿語“撥什庫”。由“馬甲”內選充,滿、蒙八旗兼于本佐領識字護軍內挑補。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病逝;
道光三十年二月時,武佳氏已經是貴人的位份,居住在鐘粹宮。因為此時還在道光帝喪期,所以不管武佳氏是何種位分,也不會正式冊封。27個月后,喪期滿后,也就是到了咸豐二年,咸豐帝才會正式冊封后妃,武佳氏于這年四月十八日詔封為云嬪。
在武佳氏被正式冊封(行冊封禮)為嬪之前,咸豐帝的后宮又增加了不少新人:
咸豐二年參加外八旗選秀,被指定為貞嬪,四月二十七日入宮的鈕祜祿氏,入宮后40天便被詔封為皇后,也就是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
咸豐二年參加外八旗選秀,被指定為英嬪,四月二十七日入宮的伊爾根覺羅氏;入宮后便居住在儲秀宮,十一月初七行正式冊封禮;武佳氏雖也位居嬪位,但是位居英嬪伊爾根覺羅氏之后,而且到次年四月才行正式冊封禮,居住在承乾宮;
咸豐帝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有緣由的:
伊爾根覺羅氏的出身顯貴,其曾祖父成格位至東閣大學士,其叔祖母為大學士穆彰阿的女兒郭佳氏,其叔叔紹昌的一個女兒為端郡王福晉。
也就是說,自鈕祜祿氏與伊爾根覺羅氏入宮后,武佳氏便是后宮第三位的存在。
作為兵丁的女兒,曾經侍奉咸豐帝身邊的宮女,能夠位居后宮第三位,確實已經很不簡單了;若是來日武佳氏能夠生下皇子公主的話,被晉封為妃,甚至是貴妃都是有可能的;畢竟作為咸豐帝唯一的潛邸舊人,咸豐帝對武佳氏的感情很是深厚。
咸豐二年參加外八旗選秀,被指定為蘭貴人(慈禧太后),五月初九入宮的葉赫那拉氏;入宮后同英嬪伊爾根覺羅氏同住儲秀宮;
咸豐二年參加外八旗選秀,被指定為麗貴人,五月初九入宮的他他拉氏;入宮后同英嬪伊爾根覺羅氏同住儲秀宮;
咸豐二年參加八旗選秀,被指定為春貴人,五月十二日入宮的明安氏,總兵官德明的女兒。
咸豐元年參加內務府選秀被封為婉常在的索綽羅氏,咸豐二年五月十二日正式入宮,九月九日被晉封為婉貴人;
咸豐二年被封為容常在、包衣出身的伊爾根覺羅氏,六品教習薩爾杭阿的女兒
在這7位新人中,對武佳氏而言,分寵最多的便是:
皇后鈕祜祿氏
麗貴人他他拉氏
蘭貴人葉赫那拉氏(慈禧)
好在他他拉氏與葉赫那拉氏的位份比武佳氏要低,武佳氏身為云嬪,咸豐帝寵妃之一,在后宮的實際地位還是很高的。
咸豐三年,英嬪伊爾根覺羅氏九月,英嬪被降為伊貴人;
從此時開始,云嬪武佳氏便成為后宮第二位的存在。
不過這一年,咸豐帝身邊又增加了一位寵妃—玫常在徐佳氏。
雖然武佳氏在后宮的地位很高,但是咸豐帝身邊的寵妃實在是太多,像麗貴人、蘭貴人、玫常在都十分得寵,武佳氏想要與這些寵妃爭奪寵愛確實很難。
皇后鈕祜祿氏性格溫和、端莊秀麗,咸豐帝十分敬重她;
麗貴人他他拉氏美如西施,十分擅長在咸豐帝跟前撒嬌,是咸豐帝所有寵妃中最為得寵的一位;
玫常在徐佳氏雖然宮女出身,但是聰慧過人,頗有心機;
至于蘭貴人葉赫那拉氏,也就是掌握大清實權三十余年的慈禧太后,不僅長相俏麗可人,而且在爭寵上頗有手段。
咸豐四年:
蘭貴人被晉封為懿嬪
麗貴人憑身懷有孕被晉封為麗嬪
玫常在被晉封為玫貴人
婉貴人被晉封為婉嬪
武佳氏仍舊位居嬪位,并未得到晉封。
而懿嬪葉赫那拉氏為了爭寵,竟然想方設法除掉這些正得圣寵的勁敵們:
而葉赫那拉氏的第一個目標玫貴人徐佳氏,葉赫那拉氏讓宮女太監陷害玫貴人在自己的點心里下毒,咸豐帝信以為真便將玫貴人降為玫常在,后又降為官女子;徐佳氏本就是官女子出身,因長相出眾而得咸豐帝寵愛,所以徐佳氏很快便復起,而且還身懷有孕。
至于第二個被葉赫那拉氏陷害的,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武佳氏。根據野史的說法:葉赫那拉氏以蠱惑罪陷害武佳氏,咸豐帝一怒之下便將武佳氏打入冷宮。武佳氏是咸豐帝唯一的潛邸舊人,本就與咸豐帝的情分不同,見自己被誣陷打入冷宮,心灰意冷之下竟然懸梁自盡。
而在正史中,并未提及武佳氏具體的死因,只是提到了咸豐五年正月初日,云嬪去世。
咸豐五年時,武佳氏畢竟是咸豐帝身邊陪伴時間最久的妃嬪,而且位居嬪位之首,地位僅次于皇后;所以武佳氏去世后,除了皇后鈕祜祿氏外,其他的妃嬪均前去吊唁:
正月初十,懿嬪葉赫那拉氏、婉嬪索綽羅氏、明常在明安氏、英貴人(也就是英嬪)伊爾根覺羅氏、鑫常在戴佳氏、容常在伊爾根覺羅氏等均前往田村祭奠武佳氏。
只是此時咸豐帝的陵寢還未修建完成,武佳氏只能暫時安置在田村;
待同治四年咸豐帝陵寢修建完成后,武佳氏被葬入定陵妃園寢。
而且其寶頂的位置在定陵妃園寢第一排最左邊的位置,與莊靜皇貴妃他他拉氏(麗貴人)、端恪皇貴妃(佟佳氏)、婉貴妃索綽羅氏(婉常在)、玫貴妃徐佳氏(玫常在)都在第一排。至于最終位份比武佳氏還要高的僖妃、吉妃、慶妃等都不如武佳氏寶頂的位置尊貴。
畢竟她們的妃位是因為長壽,是同治帝或者光緒帝,甚至是宣統帝尊封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