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開工,啥都吃不下,屬于看到飯就想搖頭的狀態。
——今天的編輯土豆兒
關于成都的面我們寫過很多篇,批評過也贊美過。年前去周邊的大邑、郫縣游玩,無意中吃到兩碗開了30年以上的面,才發現自己混沌的味覺突然被傳統的佐料、老練的熟油海椒、打底的骨頭湯一下喚醒了。
這樣的做法,這樣的配置,是只有小城小鎮的人才有時間細細琢磨的,是家庭式面館親人之間相互磨合幾十年才有的默契味道。
千秋雪·大邑
有天去大邑爬山,中午想隨便找個面墊一下,千秋雪這個名字一下就吸引了我,一個早餐店叫千秋雪簡直太有文化了,大邑有西嶺雪山,招牌肯定是取自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
不到12點,一個早餐店還坐滿了人。
狹長的鋪子走到底三口旺灶蒸汽升騰,三位主廚在灶前分工明確,打料、撈面、煉油無需多言,食客報了吃啥就趕緊找座位,好了自然有人給你端上桌。
店里的招牌是排骨面9元/兩,其它的牛肉面、肥腸、筍子面8元/兩,鹽菜面7元/兩。單加一份排骨6元,難得現在還有10塊錢以下的面。
有些面館,光看它打料就基本能斷定好不好吃。熟油海椒新不新鮮,有沒有高湯,豌豆尖兒嫩不嫩氣,臊子給的大不大方,這些都是一碗好面的基本要素。
面上桌了,沒想到排骨面竟然是蓋了一籠粉蒸排骨!驚喜。
一吃就知道老板選的是多肉的仔排,肉多骨細,粉子包裹滑嫩入味,真是一碗難得的好面。
平時吃排骨面,大部分老板都的給3、4坨紅燒排骨。這家的粉蒸排骨是正兒八經的蓋面菜,給得大大方方豪豪氣氣,能開30年的面館,味道好、用料足都是必殺技。
我們點了三碗面,全家吃得開開心心,價格不到30元,馬上把千秋雪列為來大邑爬山的必選項目。
千秋雪隔壁有一個煙熏火燎的干雜店,有現炒的小花生,非常香,吃完可以順便帶一點。
二媽面館·郫都新民場鎮
有天去彭州玩兒,導航規劃了一條路過郫縣的線路,中午又是打算走到哪兒算哪兒,隨便吃碗面,車到了一個還算熱鬧的鎮上,叫什么鎮當時也不知道,看到菜市場人多就停了下來。
在附近轉了一圈,發現這家門口寫著30年老店,打算去試試。
一進門就看到三盆滿當當的臊子,這是明天的包子料。
老板正在熱火朝天的裝包子饅頭,我一看是老面呀,立馬要了一個,吃完還想打包,結果這幾籠是專門給門口大姐做的,已準備提走。
往灶臺前一走,老板問吃啥?一看只有一種臊子,那就雜醬。鎮上的面價格再一次讓人驚訝,7元/兩,2兩9元。
面上桌,除了鋪滿了肉臊,還有酸蘿卜和酸豇豆,打底的蔬菜是小白菜。
太愛水葉子面了,入味又爽滑,輕盈的面感讓紅油的香更加突出(說實話,寫到這里我都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打底的小白菜十分軟嫩,忍不住冒了句“肯定沒打藥”,朋友說“那你去找老板賣點給你嘛。”
整碗面被我快速吸入胃里,最最精華的部分到了,就是沉入碗底的泡蘿卜泡豇豆和臊子顆顆,必須一筷子一筷子刨到嘴里。
對了,面館的大馬路對面有家零食鋪,是北方人開的,又是臨時起意去買的板栗很好吃,甜糯飽滿。
好久沒有吃到這樣簡單的湯面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心態放平了,不再追逐高分店,不再想到一定要去哪兒打卡,而是走到哪兒算哪兒,遇到了就吃吃看,抱著平常心才遇到這兩家好面。
快來留言來分享你在小城小鎮吃到的好面吧~記得上圖端上來哈~
今日編輯 | 土豆兒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Dicky少年茶壺蓋兒
小時候,覺得小賣部啥都有
@2?2?
打劫
@李溜達隨手撇了個
蝙蝠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