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40年談判,我國終于收回庫拉岡日峰1290平方公里領土,且不丹對此無異議,這部分領土可深入南亞直插印度阿薩姆平原,曾被誤劃入不丹,如今終于明確歸屬,將對我國在中印邊境的戰略部署起到什么作用?
庫拉岡日峰為何會被誤劃入不丹
庫拉岡日峰是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山脊北側的一座雪山,海拔高達7554米,位于我國西藏山南市洛扎縣境內,是山南地區海拔最高的山峰,其東面是海拔7418米的庫拉崗日衛峰以及海拔7381米的庫拉崗日III峰,東北側是卡熱疆I峰、卡熱疆II峰、以及卡熱疆III峰,海拔分別是7221米、7216米和7018米。加上庫拉岡日峰,六座海拔超7000米的高大山峰,并肩而立,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天險屏障。庫拉崗日峰山脊南北兩側,皆是壁立千仞的基巖陡崖,東側是洛扎谷地,北側是遼闊的藏北平原,由于該山峰山體高大,阻擋了來自南側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形成了山峰南坡濕潤多雨,北坡干燥少雨的差異氣候,并且還孕育了折公錯、白馬錯、介久錯等多座高原湖泊。
這座山峰與岡仁波齊、梅里雪山和扎日雪山并稱為“四大神山”,在藏民心中有著極高的宗教意義,每年都會有不少信徒不懼艱險爬上山峰前來朝圣。
不過,庫拉崗日峰南側毗鄰不丹,歷史上曾被誤劃入了不丹境內,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不丹境內最高山峰。
不丹位于我國與印度之間,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上,面積非常小,只有3.8萬平方公里,境內人口大約77萬,歷史上,不丹王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向我國稱藩,受中原王朝冊封,并受藏教文化影響深遠,因此我國西藏與不丹一直沒有明確邊界,雙方也只是遵循一條傳統習慣線各自進行管理。但19世紀中后期,英國殖民印度后,開始繼續向北推進,并覬覦不丹南側與孟加拉和阿薩姆接壤的山口,試圖借此作為爬上青藏高原的跳板,于是在1864年對不丹發動戰爭,不丹人民奮勇反抗,但還是因差距懸殊,最終戰敗,在1865年被迫簽下《辛楚拉條約》,割讓了西南側包括杜阿爾斯平原在內的2000萬平方公里土地給英國,并劃入了英屬印度范圍內。與此同時,在英國殖民者的非法勘界和劃界影響下,導致我國與印度、不丹等國家的邊界越發模糊。
雖然不丹1971年加入聯合國,成為國際公認的主權國家,但在對外交往、經濟發展、國內政策等方面,依舊受印度影響深遠。
為了盡快確定邊界,我國與不丹在1984年開始展開劃界談判,但由于過去我國衛星和探測技術比較落后,導致原本屬于我國的庫拉岡日峰地區領土,被誤劃入了不丹境內,中不兩國因此產生了1290平方公里爭議領土。
直到后來隨著我國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錯誤才被發現,只是由于不丹不甘輕易放棄庫拉岡日峰這座圣山,加上印度在其中多加阻撓,導致中不邊界談判進展十分緩慢,直到2023年6月,中不達成歷史性成果,庫拉岡日峰1290平方公里領土才重新回歸我國,并且對此沒有意義,這一點在不丹選舉委員會最新地圖可得到考證。
庫拉岡日峰的戰略價值有多大
庫拉岡日峰的回歸,不僅對我國維護領土完整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對中國與印度在邊境地區產生重大戰略影響。
從位置上看,庫拉岡日峰西南毗鄰我國亞東縣,亞東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南側,像一把利刃直插印度與不丹之間,繼續向南便是印度西里古里走廊,該走廊寬度僅有20公里,連接印度本土與東北部地區,南側是孟加拉國,這里一直被視為是印度在邊境地區最薄弱的地方,印度吞并錫金,影響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獨立,都是為了擴寬西里古里走廊的戰略縱深,而亞東縣距離西里古里走廊只有80公里,且亞東縣海拔比西里古里走廊高的多,能夠從南側對該走廊自上而下形成戰略威懾,而庫拉岡日峰則可作為亞東縣的戰略補充,在我國西南邊疆形成一道堅固防御屏障,有助于進一步維護我國邊境地區的穩定。
同時庫拉岡日峰東南又毗鄰藏南,可直插印度阿薩姆平原,阿薩姆平原是印度與我國東段主要接壤地區,而藏南則是我國固有領土,但大部分地區卻被印度侵占,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在加強藏南地區的基礎建設和移民,試圖鞏固對這一地區的非法占領。
但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邊境建設和部署能力的加強,印度在邊境地區越發被動,如今我國又收回庫拉岡日峰,為中不正式劃定邊界打下堅實基礎,接下來,一旦中不正式簽署邊界協議,所有的壓力都將轉移到印度,到那時,中印劃界談判也將提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