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得姓始祖林泉。
林泉,又名林堅,文財神比干的遺腹子。
比干,子姓,今河南淇縣人,因為被分封到比邑(今山西省汾陽市),故稱比干。
比干是商紂王帝辛的叔叔,從政40多年,先后輔佐殷商兩代帝王,被稱為“亙古忠臣”。
他面對商紂王的暴虐,以死相諫。
商紂王相信妲己言語,認為比干有玲瓏七竅心,吃一片可治病,于是殺比干剖視其心。
比干的妻子陳氏,聽到噩耗傳來,逃出朝歌,逃入長林山中,生下了兒子泉。
周滅商后,分封天下有功之人與名仕,找到了林泉母子。因為比干堅貞不屈,又因為泉生于林中,因此周武王賜以林為姓。
如今,在河南省衛輝市東北7.5公里比干廟,依舊保留有比干墓。
根據2024年10月份的數據,林姓在中國大陸的人口約為1531萬,占全國總人口的約5%。
各省之中,福建林姓人口在第一位,約為472萬。另外,排在其后的;廣東省林氏約311萬,浙江省約184萬。
錫場鎮,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的西部,下轄江濱、潭王、潭蔡、東倉等11個行政村。
錫場鎮駐地錫場鄉,舊時為錫場村,如今分為錫西、錫中、錫東三個小一點的村子,總人口約為42000人??。
錫場得名因為錫礦,乾隆《潮州府志》記載:“揭陽北山有錫礦,宋時便有開采冶煉”。錫場,便是冶煉錫礦場所。
走進錫場村,會發現這里的原住民幾乎一個姓:林姓。
位于錫東村的林氏宗祠,是錫場林氏一脈的祭祀之地。
這座建筑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 歷 代 均 有 重 修,如今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凝望大門兩側光滑的抱鼓石,石刻的鸞鳳韻味不減,似乎蓄勢待發。
在這里,我們了解到:
錫礦的開采,可以追溯到宋代,當時,主要有劉、 陸、許三姓在此經營,因此村名叫做“三姓村”。
時間來到元朝至正十三年(1333),錫場林姓始祖南隴公從福建遷來創村,在這里經營礦業。
林南隴,生于元正統二年,原居福建興化府涵頭圩白禾村,是粵西始祖林永的十六世孫。
林永公,福建莆田九牧林的一支,九牧長房林葦的第十五代孫。
林氏一脈在錫場資本雄厚,改進冶煉技術,其他同行避其鋒芒,紛紛搬遷別處,這里逐漸成為林姓獨家經營,繼而成就單一姓氏村莊。
林姓一脈商業基因綿延賡續,1985年,錫西村榮獲國務院頒發的“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的獎狀。
如今的錫場,更是潮汕經濟發達地區之一。
這里,更建設有高鐵站,名叫揭陽北站,俗稱錫場高鐵,距離揭陽市區約5公里。
來錫場旅游,是一定要品嘗這里的山珍海味的,尤其是錫場水煮晾干狗肉,味道絕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