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樓市好消息不斷!
一、購房利好:外地人降低購房成本
2月6日,重慶不再將市外人員購買普通住宅納入房產稅征稅范圍。
這一政策直接降低了外地人在重慶購房的成本,尤其是對四川、貴州、湖南等周邊省份的購房者來說,重慶的吸引力顯著提升!
原因如下:
房產稅減免:外地人購房不再需要繳納房產稅,購房成本大幅降低。
房價優勢:相比一線城市,重慶房價相對親民,加上政策紅利,性價比極高。
區位優勢:作為西南交通樞紐,重慶的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升值空間可觀。
可以預見,重慶將成為周邊省份購房者的置業新選擇,樓市熱度或將持續攀升。
2月8日,市住房城鄉建委發布消息,從2025年2月8日起取消中心城區,原已納入兩年限售范圍住房的再交易管理。
取消中心城區原已納入兩年限售范圍住房的再交易管理。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增強樓市的流動性這一政策將進一步增強樓市的流動性:
釋放存量房源:限售取消后,更多房源將進入市場,購房者的選擇空間更大。
激活市場交易:房源流動性增強,交易活躍度提升,樓市將迎來新一輪活力。
除不再將市外人員購買普通住宅納入征稅范圍外,重慶還將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支持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困難房企項目不良貸款等。這是全國首個針對房企債權開放收購市場的政策。
新機遇在哪里?
市場潛力:不良資產市場存在較大空間,通過合理處置可以盤活存量資產。
政策支持:政府為不良資產收購提供了政策保障,降低了市場風險。
行業復蘇:通過收購不良資產,房企的資金壓力將得到緩解,行業整體復蘇步伐加快。
在春晚舞臺上的精彩展現,讓重慶這座充滿活力的新一線城市再度成為焦點。
步入2025年,重慶樓市好消息不斷,為房地產市場為樓市止跌企穩樹立了典范。
放眼全國,2025房地產行業還會有哪些好消息?
一、行業正在進入新平衡周期一季度或將延續止跌回穩行情
行業最關心的是近在眼前的2月以及一季度的市場。
從目前2025年首月的數據來看,房地產市場延續止跌回穩態勢,供求季節性回落,環比下跌,不過得益于去年基數較低,1月成交同比仍正增,因供應跌幅大于成交,庫存持續走低。
二手房成交延續高位震蕩行情,1月前22日環比下降19%,同比增長19%,漲跌幅均小于一線。
土地成交規模迎周期性低位,成交建面4157萬平方米,較上月同期下降83%,同比上升3%;成交金額同比增長26%。平均溢價率達到了7.4%的新高。
進入2月因恰逢春節假期,預計市場將延續供需兩淡行情,不過考量到去年2月為春節月,基數較低,同比仍將延續正增態勢。二手房成交或將延續震蕩行情,短期內二手房價仍將保持穩定。
再加上從2024年全年的成交規模走勢來看,行業銷售表現已走出了近乎完美的“筑底曲線”:一季度銷售成交同比降幅年內最高,二季度政策面明確轉向去庫存,市場信心有所回暖,三季度成交環比周期性回落,同比降幅持續收窄,四季度政策面明確“止跌回穩”,成交規模止跌回正。
因此整體來看,一季度仍將延續“止跌回穩”的行情。
可以確定的是,當前行業正在大踏步進入新的平衡周期。若穩市場政策能夠持續發力,成交規模持續趨穩,預計2025年下半年核心城市房價有望全面止跌趨穩。從城市來看,杭州、上海、成都、西安、天津、深圳、合肥等八城預期率先回穩,其他城市回暖仍有待傳導。
二、1月百強房企銷售門檻提升31.6%房企仍需開源節流提升內力
企業層面,2025年1月,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2276.1億元,同比降低3.2%,環比降低49.6%,單月業績規模保持在歷史較低水平。
而從百強房企各梯隊銷售門檻變動來看,各梯隊出現了分化,其中TOP10和TOP2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分別同比降低10.8%和13.4%至64.6億元和26.5億元。TOP30和TOP50房企門檻分別同比提升4.8%和11.1%至17.4億元和10.7億元。TOP100房企銷售操盤金額門檻提升31.6%至4.9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以來百強房企銷售門檻持續降低,2025年1月是長期以來首個百強銷售操盤金額入榜門檻轉正的一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整體業績規模較低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好的信號。
我們認為,未來在政府支持力度顯著加強的情況下,未來房地產市場勢必會出現一定的機會。
對于房企而言,一方面出險房企仍應以保交付為主要目標,同時繼續開源節流緩解流動性壓力。另一方面,其余房企仍需盡可能保證貨量供應、做好營銷,以促進項目成交去化。同時,企業也需要持續關注產品升級迭代、加強產品力打造,在日趨加劇的行業競爭中強化發展優勢,為后續市場的復蘇做好準備。
三、“卷產品、競品質”將成常態2025年債務壓力需注意
在整體市場“止跌回穩”的同時,仍有不少挑戰迎面而來。
在房地產市場逐步過渡到買方市場的過程中,房企之間的競爭日益聚焦于產品和品質的提升。為了緊跟行業的步伐,眾多房企積極地進行產品優化和升級,以適應行業發展的趨勢。尤其是面對房地產市場中改善型需求的不斷增長,房企正將產品迭代的重點放在改善型產品上,推出更多大面積、高品質的中高端產品。未來,在市場需求的持續拉動下,預計改善產品持續優化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卷產品、競品質”也將成為競爭常態。
房企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深化客戶研究,瞄準更具體的細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行業內的快速模仿而造成產品同質化的問題。
與此同時,對企業而言,2025年的債務壓力仍不容小覷,2025年債務到期規模甚至要高于2024年,達5257億元,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是償債高峰,到期規模約1574億元。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要在現有政策利好背景下做好債務接續。
2025年,企業還需對土地儲備進行結構性調整,尤其是加快滯重庫存的去化,加快低量級城市項目去化。地方政府通過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土地,能增強資金流動性,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保障民生。對于市場而言,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有利于改善市場供求關系,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整體來看,“止跌回穩”仍是2025年的核心,對市場而言,隨著房地產市場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和展現,市場信心和購房預期正在逐漸增強。
隨著新房銷售表現持續轉好,2025年行業有望正式步入銷售回穩、信心修復的新周期。
對房地產企業而言,2025年需要持續關注產品升級迭代、加強產品力打造,在日趨加劇的行業競爭中強化發展優勢,并注意對自身庫存的調整,為后續市場的復蘇做好準備。
本文版權歸克而瑞重慶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如需轉載請與后臺聯系 謝謝配合!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 不代表所在企業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