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大家重溫過《西游記》嗎?這部充滿神話色彩的古典名著,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閔恩澤業余時間喜歡看《西游記》,也常常拿自己類比《西游記》中的人物?!拔掖蟛糠謺r間是唐僧,有時當孫悟空,親自上陣解決問題,有時也當沙僧,為大家做后勤。我就是沒當過豬八戒?!边@是他常說的一句話。
1951年,閔恩澤獲得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博士學位;1955年,他放棄美國提供的優渥待遇,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美留學期間,閔恩澤學習的是化學工程專業,也從事過“燃煤鍋爐中的結垢和腐蝕”的課題研究,但“催化劑”一詞對他來說也只是存在于教科書上的詞匯。
工作中的閔恩澤
來源|北京科協
回國后,閔恩澤臨危受命,被分配到正在籌建中的北京石油煉制研究所(現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所)。在石油煉制中,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是石油化工業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在當時,我國催化劑嚴重依賴進口,催化劑的相關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閔恩澤說,“我們這一批承擔任務的科研人員,沒有一個經歷過催化劑的研發生產。從實驗室的幾十克催化劑開始,一直到成噸催化劑生產的過程,我們就這樣摸索著前進?!?/p>
閔恩澤(右)參加鉑重整催化中型試驗
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
閔恩澤把催化劑研制比作“唐僧取經”——在當時國內的科研條件和研究水平下,從零開始催化劑研制,要克服重重困難,其難度毫不遜于唐僧師徒取經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
1960年,研發國防急需的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迫在眉睫,石油工業部決定自力更生在蘭州煉油廠建設自己的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廠。作為副總指揮的閔恩澤,從工廠的設計藍圖到開工方案,再到操作流程和分析檢測,事無巨細。
1964年,蘭州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試生產,閔恩澤帶領科研人員日夜駐扎在工廠車間,經過夜以繼日的艱苦奮戰,成功生產出小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更令人振奮的是,這款國產催化劑的成本僅是進口產品的一半。這不僅確保了我國航空汽油的及時供應,還通過技術革新,將催化劑小球的完整率提升至92%,超過了進口催化劑86%的水平。
1964年,在一次體檢中,閔恩澤被診斷出了肺癌。年僅40歲,病魔奪去了閔恩澤的兩葉肺和一根肋骨。然而病魔并沒有阻擋閔恩澤科研的步伐,手術后不久,他就一刻不停地投入到工作中。
從20世紀50年代催化劑研制的空白起步,到20世紀60年代實現自給自足,再到20世紀80年代技術領先世界,直至21世紀初綠色煉油工藝的工業化推廣,中國催化劑技術的每一次歷史性飛躍,閔恩澤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直至80歲,閔恩澤仍未停下科研的腳步,而是不斷挑戰自我,轉攻生物柴油領域,繼續在我國的科研領域發光發熱。在他眼中,科研早已不僅僅是工作,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西游記》中唐僧師徒一路過關斬將,取得了真經。閔恩澤和他的團隊孜孜不倦地研究,最終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不僅為我國石油煉制取得了至關重要的催化劑,也為我國石油化工業的發展取得了“真經”。
參考文獻:
[1]閔恩澤:大科學家的小日子[OL].環球人物,2009-07-30.
[2]閔恩澤:用創新催化精彩人生[OL].中國數字科技館.2022-3-25.
[3]史競男,吳晶晶.“中國煉油催化劑之父”是怎樣“煉成”的[OL].新華社.2011-8-10.
[4] 閔恩澤:創新就像唐僧取經[OL].人民日報.2011-8-4.
[5] 生命之催化樂章——石油化學家閔恩澤[J].科技創新與品牌,2024(5):6-6.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