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醫學人物周刊】原創,如需轉載請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3376字,閱讀時長約11分鐘。
濟寧金鄉縣,夏為緡國,其縣名自東漢初年一直傳承至今。憶往昔,多少豪杰出于此:漢初名將彭越、“建安七子”之首王粲、魏晉玄學代表人物王弼,“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從金鄉走出的檀道濟跟隨劉裕南征北戰時更是何其壯哉……
坐落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金鄉縣人民醫院,與共和國同齡,目前為濟寧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肩負著全縣60多萬人口的醫療保障工作。金鄉縣人民醫院現已連續三年榮獲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A++的優秀成績,在當地乃至山東全省的基層醫院體系中,都是一個卓有影響力的存在,這一點在金鄉縣人民醫院血液與腫瘤綜合治療科的發展中可以一窺大概。
作者 | 人物君
1
前 景
2002年,金鄉縣人民醫院血液及腫瘤綜合治療科(以下簡稱腫瘤科)正式成立,經過多年的發展,科室現已成為濟寧市臨床重點專科,擁有包括化療、放療、介入治療、熱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在內的全方位治療手段,為腫瘤患者提供綜合全面的診療服務。科室現分為腫瘤一科和腫瘤二科兩個病區,共有醫務人員22人,其中中高級職稱占比近1/3。目前,金鄉縣人民醫院腫瘤科全年的門診量超1萬人次,年出院患者超6000人次,兩個病區總共的80張床位,基本常年處于滿床狀態。
如今的金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賈鋒,是腫瘤科從起步到成長的全程見證者與參與者。1998年,濟寧醫學院畢業的賈鋒回到家鄉加入了金鄉縣人民醫院。彼時,恰遇醫院剛開始開展腫瘤的放射治療工作,醫院為了支持該專業的發展,購置了先進的進口直線加速器,這在當時了縣級醫院中屬于很領先的位置,從中也可以看出醫院對于腫瘤學科發展的重視程度與長遠布局。那時候初入職場的賈鋒,看好這一方向的發展前途,于是決定從放療專業做起,緊接著他去上級醫院專門進修了放療專業。
▲金鄉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賈鋒
2002年,血液與腫瘤綜合治療科成立,放療專業也便合并到了其中。幾乎在同一時期,賈鋒被調去醫務科掛職,但那時候的他還是不愿意放棄臨床工作,于是就兩邊跑。
但要想將兩塊的工作都兼顧好,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于是賈鋒幾乎放棄了他所有的休息時間,一門心思都撲在了工作上。即使現在擔任了副院長,他仍是堅持出門診。
而這種付出與犧牲對于賈鋒而言似乎都算不得什么,正如他自己所言,“只因為喜歡臨床,做自己喜歡的事再累都沒什么”。
為了讓當時剛成立的血液與腫瘤綜合治療科發展好,科室會經常派出醫生出去進修學習。作為基層醫院的腫瘤科醫生,很多時候需要同時掌握化療和放療技術,比如某位醫生被送出去進修1-2年的時間,他會在某個時間段專注于化療的學習,然后再在下個時間段再專攻放療。
賈鋒表示,縣級醫院在分科上不如大醫院那么細,醫生很多時候要是具備全方位診療能力的多面手。
雖然想要對這些治療技術全方面掌握,會使得醫生的進修學習周期更長,但能力更全面后,會給患者帶來的受益也是要高出很多,也更有利于醫生的長期成長。所以,金鄉縣人民醫院對于醫務人員外出進修培養的方針是,力求質量,不為速度。而這么長時間的外出學習,醫院為了解決這些醫生的后顧之憂,在他們外出進修期間可以享受到醫院的平均績效獎,這樣可以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學習。
2
同頻
賈鋒談到,現在患者也比以往能接觸到更多更新的醫療信息,他們有時候會拿著網上查到的治療方案與醫生探討。這就要求醫生們隨時保持對專業前沿的敏感度,與時俱進,盡量做到在診療上與上級醫院同步。
在金鄉縣人民醫院領導鼎力支持與醫院大平臺的支撐下,腫瘤科與山東省內以及北京等地的專家都保持著很好的聯系,每周都會有省內的專家前來坐診、手術、查房、帶教等。如此既是讓本地患者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一流的診療服務,專家們帶來的臨床新技術的演示與指導,更是提升了學科和醫院的整體競爭力。
醫院還鼓勵大家積極參加各類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加之現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更是為這種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以前,基層醫院的醫生可能一年只能參加一次省內的培訓會議,并且還只是極少數的醫生有這個機會。但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大量的學術資源,只要自己想學、用心學,快速成長是完全沒問題的。
通過這一系列的方式,讓科室的醫生在治療理念和知識儲備上保持與大醫院同步,由此不斷接近于與大醫院實現同質化診療的目標,這正是金鄉縣人民醫院腫瘤科一直在堅持做的事。
“當我們提供的治療方案與大醫院專家所講的一致時,患者自然就會更信任與選擇我們。”
為了進一步提升腫瘤診療的規范性,金鄉縣人民醫院從2022年開始推行腫瘤的多學科會診(MDT)。MDT診療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對于首診腫瘤患者。如果首次的診療方案沒有制定好,則會使得后續診療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勞的。為了避免這樣的南轅北轍,金鄉縣人民醫院腫瘤科堅持對于MDT診療的推進,由此為患者提供一個與大醫院同質化的診療方案制定。
理想狀態下,MDT都集中在腫瘤科是最好的,但由于目前金鄉縣人民醫院的腫瘤患者收治還較為分散,比如肺癌患者目前主要還是在呼吸科治療,在需要放療時再由腫瘤科共同參與。但無論患者收治于哪個科室,MDT都是需要進行的。當然,面對的難度會不一樣,如果患者是在腫瘤科,則MDT診療的開展會更順利,在其他科室難度就要大一些。這些方面都需要后期去不斷推進與完善。
賈鋒認為,作為一名基層腫瘤醫生,不斷學習、持續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以跟上腫瘤學時代發展的步伐非常重要。同時,MDT的應用更是一個關鍵點,腫瘤的病情和機理復雜,而每個醫生掌握的知識總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各科室的合作,才能為腫瘤患者提供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得到科學系統的治療,這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3
改變
隨著近幾年來,腫瘤治療手段以轉化醫學的快速發展,給腫瘤的整體治療格局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以前中晚期肺癌患者被發現后,基本就意味生命所剩的日子不多了。而現在很多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靶向治療后,生存期得到顯著延長,實現兩三年甚至五年以上的生存的肺癌患者正變得越來越多。科技的發展,實實在在給腫瘤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獲益,從此腫瘤不在與死亡直接劃等號。而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是離不開國家政策對于基層患者與醫生的支持,隨著更多新藥被納入醫保,顯著降低了治療成本,給更多腫瘤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這也是“健康中國”戰略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而為了更好地將腫瘤的前沿診療技術掌握,賈鋒時刻提醒自己,要多聽多學,及時更新診療理論體系。同時,他也會及時將這些新的治療理念與方法傳達給科室,這樣才能確保科室在診療上的同質化。不僅他自己這么做,同時也鼓勵每位醫生共同參與到這樣的知識分享中,實現一個快速的共成長,不斷延伸大家的知識半徑,從而將更新更優的治療方法帶給患者,實現他們的更多獲益。
作為副院長,他愿意為各位醫生創造與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這樣大家才能更優動力地去做事,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自驅力。
賈鋒介紹,接下來在金鄉縣人民醫院搬遷至新院區后,將重點推進腫瘤防治中心的工作。首先在治療方面要盡量為患者提供最優的方案,努力在診療技術上實現與上級醫院的同質化,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患者對醫院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就是加強防治,重點包括肺結節篩查、兩癌篩查、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等,同時通過信息化管理有效掌握患者的病情流向,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腫瘤患者的隨訪跟蹤,從而提升腫瘤治療的規范性,保證治療效果。
在提升臨床技能的同時,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樣重要。有時候醫生在接待患者時,一個不經意的小動作或是一句暖心的話,都可以讓患者倍感親切,這一點在承受重壓的腫瘤患者及其患者家屬身上尤為明顯。
這樣的暖心服務,能在很大程度增強患者對于金鄉縣人民醫院的信任感。良好服務形成的口口相傳,是能夠吸引患者并讓他們愿意留下治療的關鍵一環。
賈鋒表示,醫務工作者要改變以往等患者上門的態度,需要主動宣傳并建立好與患者間的聯系。比如,就診后與患者互留個聯系方式,方便患者有問題時隨時咨詢,這樣的主動溝通形成的患者與醫生間的強聯系,讓他們在有需要診療時,能第一時間想到這里。
作為醫生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堅持以患者為中心,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樣大家自然就會形成更好的親近感。
“雖然我們在醫療資源方面與上級醫院仍存在差距,但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服務,能讓患者感受到更多的親近與溫暖。”
責編 | 王 嘉
校對 | 李 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