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夕陽”
文/劉振勛
當今,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個錯誤的觀念,認為人至六十多歲,就老了,已經步入“夕陽”了。老同志也常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實際上,六十多歲的年紀,要稱“夕陽”還為時過早。
“夕陽”源自唐代詩人李商隱(公元813—858)《樂游原》中有“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它是在一種情緒十分消極的態度下提出來的,他的壽命只有45歲。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醫學科學技術的進步,人的壽命普遍在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人均壽命77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73.64歲,女性平均壽命為79.43歲。每一年提高0.3歲,未來人均壽命或突破100歲
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在1999年國際老年節啟動年會上,向全世界宣布“21世紀是長壽世紀”。人應該活到百歲以上,這是經過科學研究提出的科學理論。那么,60歲豈不是下午一、二點鐘的太陽,還驕陽似火呢。
有民謠唱得好,現在是:“百歲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來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搖籃里”。這是對當今年齡的真實寫照。所以說,年上60不是生活的終點,而是人生又一個新的起點。千萬不要老想著自己老,要解放思想,重新改變“老”的觀念,重新認識自己。
跟上時代步伐,繼續回到社會,學習過去沒時間學習的東西,做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極力充實、豐富我們的生活。
(本文系水緣文學(ID:sywxwk)原創首發,作者:劉振勛)
劉振勛簡介,筆(網)名:閑庭信步,遼寧省鐵嶺市縣級退休干部。退休18年中,在全國97家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300多篇、200多萬字,另有詩詞1200多首。出版個人專著五部(詩詞3部、散文2部)話劇劇本一部;編輯出版文學作品二部。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