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全財神像》,不知何人所繪,立軸也,縱一百四十五厘米,高八十有一厘米,今藏于首都博物館。此圖軸妙哉,將歷朝歷代民間所信奉之財神,悉數繪于一圖,其上神仙、侍從、童子等,共計五十五位,仙人之坐騎,出行拉車之動物,亦有五只。觀此圖,可見財神文化之深厚,源遠流長,蓋自古以來,世人皆有求財之心,而財神乃財富之象征、財運之主宰也。
財神之名目繁多,其數不止一也。有文財神,如比干、范蠡者。比干,商紂王之叔父也,為人忠耿正直,屢諫紂王,雖遭不幸,然其品德高尚,后被奉為財神。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也,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后棄政從商,三致千金,故被尊為財神。此二位,皆以德行與智慧,為世人所崇奉。
又有武財神,如趙公明、關羽者。趙公明,截教通天教主外門大弟子也,武王伐紂時,曾助紂為虐,后被姜子牙封神。關羽,三國蜀漢五虎將之一也,其忠義無雙,威震華夏,后世尊之為武圣,亦奉之為財神。此二位,皆以勇武與忠義,為世人所敬仰。
此外,尚有偏財神,如五路神、五顯、五通等。五路神者,乃東、南、西、北、中五方之財神也,各掌一方財源;五顯者,亦為民間所信奉之財神,其名目不一,各地有別;五通者,相傳能通財路,佑護商賈,故亦被奉為財神。
此《全財神像》,將諸財神齊聚一圖,實乃罕見之佳作。觀其圖,可見諸神各具神態,或威嚴莊重,或和藹可親,或英武不凡。其侍從、童子,亦各具情態,或持幡旗,或捧寶物,或牽坐騎,栩栩如生。此圖不僅為藝術之瑰寶,亦為研究財神文化之珍貴資料。
財神文化,寄托了人們追求財富之樸素情感,以及安居樂業、吉祥如意之美好心愿。自古以來,世人皆以財神為佑護,祈求財運亨通,生活富足。此《全財神像》,實乃財神文化之生動體現,觀之令人感慨萬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