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晚上,我在咨詢室等待來訪者,一個漂亮的高個子女孩氣喘吁吁地走進來,我趕忙請她坐下。女孩喝完水后自我介紹說她叫阿綾,是一名高三年級的學生。
我:有什么需要我幫助的嗎?
阿綾:我很討厭我自己。
阿綾解釋說,她討厭自己是因為開始討厭男生,尤其是那些長得高高大大、打扮得很酷的帥氣男生,她會無緣無故地諷刺、挖苦和訓斥他們,而小個子男生則不會引起她的這種反應。
我問阿綾這種狀況以前是否出現過,阿綾說沒有,是從這個學期才開始的。
我向她了解她與女生的關系,阿綾說她與女生相處愉快,從未出現過這種狀況。于是我又向她了解家庭情況。
阿綾告訴我,她家境富裕,父親在國外定居,她和弟弟跟隨母親在國內生活、學習。同在本校高一年級就讀的弟弟是個高大、健美的男孩子,從小到大都十分懂事,自己雖是姐姐,但在弟弟面前卻時常撒嬌,仿佛自己是妹妹似的,弟弟也像哥哥似的經常照顧她,姐弟關系一直非常好。
有一次弟弟讓阿綾不要告知媽媽,而是省吃儉用,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省出錢來,讓她去再買一部手機,這使她感動之余更愛自己的弟弟。但最近他們的關系似乎出了一些問題。說到這里,她禁不住哽咽起來。冷靜一會兒后接著又開始敘述。
從她的敘述中,我了解到她弟弟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初三時因貪玩放松了學習而導致畢業成績失利,未能升上理想的高中。為此她十分失望,因為在自己的心目中弟弟是個優異的學生,本應考上好的高中。
失望之余,想到弟弟在普通高中學習期間若能發奮努力,一定還有機會取得佳績,因此心中對弟弟又寄予很大的希望。剛開始時,她對弟弟的表現還是十分滿意,但最近弟弟一次比一次不如意的成績卻讓她大失所望。
原來,弟弟與外校的一名女生談戀愛了。雖然平時與她無話不談的弟弟非常信任她,將戀愛的事情秘密地告訴了她。可從那以后她見到弟弟時不知為什么就氣不打一處來,動不動就在大庭廣眾之下訓斥、責罵弟弟。為此,弟弟私下跟她講了好幾次,讓她不要在公眾場合傷他的自尊。但是她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雖然事后她也后悔過。
終于,有一天,弟弟對她說,如果她下次還對他這樣,他就不認她做姐姐了。她也想改變自己的做法,可是一見到弟弟尤其是看到穿著時尚服裝的弟弟時,那種討厭的情緒馬上就來了,不自覺地又會訓斥他。姐弟的關系因此弄得很僵,她為此十分煩惱。更糟的是,從那以后,見到周圍高大、帥氣、穿著時尚的男生她也來氣,動輒訓斥、諷刺和挖苦他們,雖然他們并沒有做錯事。
聽到這里,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癥結,原來阿綾把對弟弟的不滿情緒泛化到所有外表與弟弟一樣高大、帥氣的男生身上。
我告訴阿綾,她的煩惱其實是源于自己對弟弟的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由于她一方面對弟弟的未來寄予了美好的希望,另一方面對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阻力估計不足,因此,當弟弟的學習成績與她的理想出現差距時,她就會產生沉重的挫折感,并把這種情緒發泄在弟弟身上。
我:你認為弟弟成績退步與他談戀愛有關系嗎?
阿綾:那當然有關系了,談戀愛肯定會分散精力,而且高中談戀愛簡直是浪費時間。
我問阿綾是不是認為高中階段談戀愛往往會沒有結果,所以不必這么早談?
阿綾:我認為高中生談戀愛不但沒有結果,而且世界上也沒有真正的愛情,談戀愛只是浪費時間,我自己就不想談戀愛和結婚。
我又詢問了她父母的婚姻情況,阿綾說,她認為父母根本沒有感情,父親從國外回到家時與母親從來都是相敬如賓,沒有一點恩愛的樣子。
阿綾:我想父母親是為了我和弟弟有個完整的家,才不想離異的。為此,我覺得我和弟弟不能太自私,不該拖累父母,因此我常常勸父母離異,不必為了孩子去勉強維持婚姻。我的鄰居夫妻常常打架,我也常常勸他們離異,加上表哥的事情,所以我更堅定地認為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那又何必浪費時間和精力去談戀愛和結婚呢?
阿綾:“我覺得弟弟的戀愛還是不妥,那我要怎樣對待弟弟呢?”
我向她介紹了青春期意識發展的特點,并指出雖然有些中學生是真戀愛,但大多數中學生的戀愛剛開始只是一種喜歡的朦朧好感而已,是很正常的。只是很多時候他們誤解了自己的感情,誤以為自己真的在戀愛。
事實上,青少年若能將這種好感停留在健康的交往上,不但可以幫助他們掌握必要的交往知識、技能和社交技巧,更可給予成長期的他們以情感支持和安慰,對他們的成長乃至學業成績都是有益無害的。由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心理強,不管是真戀愛還是假戀愛,一旦遭到來自父母、家人和老師的反對,那么周遭人的反對就成了催化劑,不僅會弄假成真,而且會愈演愈烈。
阿綾:這么說我只能好好對待弟弟,不然弟弟就更有可能由于逆反心理,而深陷戀愛并影響學業了。
交談中,我感到阿綾婚戀觀的形成深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心理學家指出,影響人的心理發展的因素多種多樣,環境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青少年生活在現實的社會生活環境中,他們的婚戀觀和其他心理特點一樣也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形成與發展的。青少年缺乏明確的信念,對事物的是非識別能力還較低,容易受環境中負面因素的影響,對事物形成負面主觀的看法。阿綾就是受社會環境中負面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了負面的婚戀觀。
我問阿綾,你常常勸父母和吵架的鄰居離異,他們是什么態度?阿綾說她的父母常常是一笑了之,而鄰居夫妻也不離異。我請她回憶父母相處比較融洽的事例,阿綾告訴我,他的父親在國外時,每天晚上都會跟母親通電話。
我質疑她,一對夫妻若沒感情,會跟戀人似的天天通話談心嗎?阿綾恍然大悟地說:“是呀,這么說我父母的感情還是很深的,可是他們為什么在家時卻是相敬如賓,沒有一點恩愛的樣子?”我向她分析了人的情緒表達方式的多樣性,并指出我們中國人所具有的謙虛、含蓄的民族性格往往使我們對情感的表達比較含蓄、簡潔,許多比較傳統型的父母在兒女面前更是經常掩飾夫妻間的恩愛情感。
阿綾聽完我的分析之后,恍然大悟地說:“你說得很有道理,原來是這么一回事。可是,我要怎樣做,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我在潛意識狀態下找到了阿綾的病理性記憶,她有一個表哥,在初中時就談戀愛,在初三時讓女友有了孩子,兩人只好輟學。雖然后來他們把孩子生了下來,但把孩子留在國內交給他人撫養,兩人分別去了兩個不同的國度,后來并沒有結婚。她從此對于婚姻有了很深的成見。我對阿綾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重組,她意識到,世界上有真愛存在,只不過每個人對愛的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記憶重組干預兩個多月后,阿綾高興地告訴我,弟弟表示要把學業放在前面,與女方彼此相約,將心中這份真情珍藏心底,待到雙方有能力承擔它時,再去享受它,使愛變為學習動力。為此,弟弟不但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而且準備立即實施。現在,她再也沒有那種無名火了,也不再討厭周圍高大的男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