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幾天,被DeepSeek徹底炸暈了
很多圈內高人敏銳意識到
這就是一場巨大的變局
IT市場或將迎來重新洗牌
回到普通中小IT公司
面對變局,我們該怎么做
如何不被市場淘汰?并抓住機會?
【先說結論】
2025年,普通IT公司的分水嶺在于
能否將大模型從“技術熱點”轉化為“業務引擎”
如果2025選擇躺平,后面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
首先,看清市場格局和走勢
01、AI巨頭壟斷加劇,小公司別硬剛
頭部AI/大模型廠商
(OpenAI、DeepSeek、字節、阿里、百度…)
通過大模型底座控制生態入口
中小IT公司可能淪為“AI插件開發者”
說直白點就是
別學大廠燒錢訓練大模型
“不要用你搬磚攢下的血汗錢
挑戰巨頭們躺賺的錢袋子”
沒有哪吒的命,卻得了哪吒的病
合理的生存之計是
要不然直接調用
低成本接入大廠的大模型能力
要不然通過云服務+開源模型
聚焦1-2個細分垂直賽道
開發領域專屬大模型應用
當然你也可以不信邪
學習DeepSeek不走尋常路
十年量化無人問,一朝DS天下知
悶聲鼓搗一個大的
02、做產品的思路要發生轉變
對于產品
現在客戶要的不是功能,是智商
產品的設計思路一定是
從功能導向→智能導向
堆功能堆指標是底限,堆智能才是上限
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公司,殊途同歸
賣硬件→賣智能,賣軟件→賣智能
03、定制化很累,但真有市場
雖然AI巨頭都推出了
N個【行業標準化AI解決方案】
以近乎成本價搶占市場
但是,中國客戶還是喜歡”定制化“
有數據統計,60%以上的行業需求
無法被標準化方案滿足
比如,現在做企業AI應用開發
需要觸碰企業長年積累的數據
客戶有很強意識這是核心資產
所以開發時,就要求定制化+本地化
只有定制化,才能構建數據護城河
只有定制化,客戶對數據隱私才放心
也許這不是真理,但卻是剛需
總之,客戶定制化理由千千萬萬
這就是機會
04、在你懂而別人不懂的領域賺錢
小公司
聚焦“AI+垂直場景”
做深行業Know-How
避免與通用大模型正面競爭
中等公司
構建“私有化模型+數據閉環”
在特定領域建立技術壁壘
05、存量市場求穩,增量市場探索
存量業務
用AI改造現有產品和客戶場景
對于已經穩定的客戶和產品
應當積極引入 AI 技術進行升級改造
增量市場:探索AI原生需求
要善于挖掘客戶對AI的新需求
并及時滿足,搶占市場先機
此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
敏捷性 > 規模
快速試錯、小步快跑的模式
比巨額投入更重要
場景落地 > 技術炫技
能解決具體業務痛點的“60分AI方案”
比追求“99分技術指標”更易存活
06、傳統純技術團隊,可能被淘汰
1、對于開發團隊來講
必須重構開發流程
建立“AI+人工”混合開發模式
開發流程需和AI工具鏈深度集成
開發不要過重,采用輕量化技術路線
2、對于部署和運維團隊
同樣建立“AI+人工”混合運維模式
智能運維手段(故障預測、根因分析)將成標配
同時內部要刻意培養AI-Aware工程師
未來技術人員的篩選條件
可能不再是年齡、學歷、工作經驗
而是你有沒有“AI Awareness”
新一輪洗牌中
能活好的普通IT公司
不一定是技術最強的
而是最會借力AI的公司
用老炮經驗+客戶積累+AI工具
做巨頭看不上的“小而美”生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