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看《國家為什么會失敗》,這是上一屆諾貝爾獎經濟學家十年前的大作。
如同很多書評寫的那樣,這部書中其實只講了一個道理:“包容的制度會讓經濟發展,榨取式的制度會讓經濟崩潰”。
也有人說,這本書是先射箭后畫靶,通過結果來推導原因,所以一定是正確的。
書中一開始就從美國和墨西哥講起,同樣的環境,同樣的人種,僅僅因為國家不同,就有天壤之別。兩個地方人們的收入差距達到幾十倍。
從而引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小時候我們會問為什么同樣一個村子,有人有錢,有人沒錢,我們得到的結論可能是勤勞的,聰明的人有錢,懶惰的沒錢。
長大一點會問為什么縣城有錢,村子沒錢。
畢業了到處跑一跑,會為為什么北上廣深有錢,我們的省城怎么沒那么有錢。
等到這幾年,我們會問為什么世界上會有發達國家,為什么某些國家根本發展不起來?
這本書適合這樣的人去閱讀。
過去有各種各樣的科學家研究過這樣的問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假說,最著名的一個學說就是地理分布的學說,說太冷或者太熱的地方都不適合文明的出現,所以所有有錢的國家都集中在一個緯度上。
當然也有文化假說,說不同文化傳統的國家,最終經濟規律也不同。
作家先用一系列數據反駁了這些假說,隨后論述了富裕和貧窮的形成。
我們可能用國家舉例太大,我們可以用一個家庭來舉例子,理論上來說,兩個年紀接近的兄弟,在一個家庭,一所學校,理論上最終的人生應該是接近的。
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兩個兄弟最終的成就,往往會有不小的差距。
書中通過一系列的舉例,從現代,近代一直到古羅馬,證明了自己的論點,那就是當權利越分散的時候,經濟發展越快,越集中的時候,經濟發展可能會停滯,甚至大幅度的倒退。
我看這本書,有一個感覺,人人都在為了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而奮斗,書中說英國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是因為多個勢力之間的來回拉扯,最終更多的人獲得了權利。
但是當下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似乎又為我們展示著,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會想方設法,擴大自己的權利。
我們當下這個世界,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50年。
但問題是,除非有根本技術的改變,我們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只要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我們就一定會想辦法盡可能獲取更多的資源。
導致的結果就是,人們永遠想要去打破這個平衡,獲得更多的資源。
人類由于自己的設計問題,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恐怕無法打破這個宿命。
現在看來,如果AI能夠進行自我學習,也許有可能改變人類的發展軌跡。
就像圍棋一樣,一千年來圍棋雖然在發展,但是非常緩慢,現在AI的加入,圍棋的下法已經給以前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隨著算力的強大,人工智能一旦可以開始自我學習,互相之間可能進行交流,也許那個時候,人類才會擺脫最終失敗的命運。
當然也有悲觀者認為,人工智能一旦覺醒,可能直接淘汰人類。
我倒覺得這一點大可不必擔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