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大一統王朝”只有八個,清朝則是最后一個。
說起清朝,讓人不知道如何下嘴,說它先進吧,它生生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后來被歐美西方國家“毒打”。
說它落后吧,也曾出現了“康乾盛世”,疆域還特別大。
因為曾經強大過,所以,大清就有一群跟在屁股后面的“附屬國”小弟。
今天,咱就嘮嘮清朝屁股后面的那一個個附屬國,以及它們最后為啥都和大清 “分道揚鑣” 了。
1、大清有多少附屬國?18個
首先聲明一下,“附屬國”指的是:接受大清冊封,并且愿意給大清朝貢的一眾小國。沒有冊封的,沒有上貢的,哪怕有過合作關系,也不能算是附屬國。比如阿富汗,雖然和大清關系可以,但沒有受過冊封,沒有進行過上貢,嚴格意義上不算大清的附屬國。
那么,問題來了:清朝到底有多少個附屬國?
這個不難計算,從前到后,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歸攏一下,總共有 18 個。
這 18個附屬國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各個地方。
這一群小弟,圍繞在大清這個 “大哥” 身邊。做個形象的比喻,大清就像月亮,周邊都是小星星,有種“眾星拱月”的感覺。
我們分不同區域看看,它們都是誰。
在東亞,有朝鮮和琉球。
朝鮮是大清的鐵桿藩屬國,有多鐵?
每年都規規矩矩地來給大清皇帝進貢,啥好東西都往大清送,人參、皮毛啥的,那都是特產。大清還派代表去朝鮮輔助政務,袁世凱就是最出名的一位。
我們東邊的琉球群島呢,曾經不屬于日本,當然,從嚴格的法理上看,現在也不屬于日本。琉球群島就像個乖巧的小弟弟,按時來向大清朝貢,跟大清的貿易往來非常頻繁。
東南亞這邊,附屬國相對比較多,有越南、南掌(也就是現在的老撾)、暹羅(現在的泰國)、緬甸、蘇祿(在菲律賓南部部分地區)。
越南一直深受中華文化的熏陶,越南北部曾長期隸屬于中原王朝,越南的文字、習俗啥的都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
南掌(老撾)呢,地方不大,對大清那是相當恭敬的。
暹羅和緬甸,在貿易和文化交流上,頻繁和大清互動。
蘇祿這個附屬國比較有意思,有一次國王來朝貢,結果太喜歡大清了,連自己的國家都不想回了,最后還把自己葬在了中國。
再看看南亞,有廓爾喀(就是現在的尼泊爾)、錫金、不丹。
廓爾喀那可是很能打的,民風非常彪悍,但在大清最強盛的時候,也乖乖地做了附屬國。
錫金和不丹就像是兩個安靜的鄰居,在喜馬拉雅山腳下,和大清保持著友好的關系。
中亞地區呢,有坎巨提(在現在巴基斯坦境內)、浩罕(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布魯特(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薩克(俄羅斯境內)、安集延(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瑪爾噶朗(烏茲別克斯坦境內)、那木桿(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塔什干(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這些中亞的附屬國,有的是因為地緣政治的原因,有的是為了貿易往來,都和大清建立了附屬關系。
按道理說,這么多附屬國,大清這個 “大哥” 當得應該挺威風的吧?可誰能想到,到最后這些附屬國一個一個都沒了。
這些附屬國是怎么丟了的?順序是怎樣的?
2、大清是怎樣弄“丟”了一個個附屬國的?
這事,我們先從東南亞各附屬國說起。
1855年,暹羅(泰國)國王拉瑪四世仿效西方進行改革,就此脫離了大清。
1885年,大清失去了越南大地,從此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1886年,英國欺負上門了,緬甸成了英國的殖民地,大清從此不再是緬甸的附屬國。
1893年,老撾被法國占領,脫離了大清。
蘇祿國,在十九世紀末脫離了大清,先是成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后來成了美國的殖民地,
五個國家中,越南的離開對大清打擊最大,畢竟,為了越南,大清和法國干了一仗,這就是著名的“中法戰爭”。大清先輸后贏,在贏了的情況下,放棄了宗主權。
我們再看一看東亞各附屬國的情況。
在東亞,琉球群島,在1879年就被日本劃為管理范圍,并起名“沖繩”。
1895年,因為甲午戰爭的失敗,大清丟了朝鮮這個最為重要的附屬國,丟到了日本手里。這是難以忘卻的恥辱。
再看看南亞的情況。
1736年,不丹成為了大清的附屬國。過了36年,在1772年,被英國占領,成為英屬殖民地。
1791年,尼泊爾成為大清的附屬國,開始朝貢,直到1912年大清倒下。1923年,尼泊爾獲得英國的承認,正式獨立。
1792年,錫金成為大清的附屬國,1861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的簽訂,使得錫金正式淪為英國的附屬國,成為英屬殖民地。
最后,我們看看中亞的情況。
薩克(在如今的俄羅斯境內),曾是大清附屬國,十九世紀中葉,被沙俄吞并。
塔什干(如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國,在1864年被沙俄吞并。
浩罕汗國(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安集延(烏茲別克斯坦境內)國、瑪爾噶朗國(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三個小國,在1865年,被沙俄吞并。
布魯特國(在如今烏茲別克境內),清朝平定準噶爾部叛亂后,成為了大清的附屬國。1878年,被沙俄吞并。在這之前的1876年,那木桿(烏茲別克斯坦境內)也被沙俄吞并。
最神奇的一個諸侯國出現了,它的名字叫“坎巨提”,這個國家一直沒放棄中國,他們經歷過大清、北洋政府、蔣介石領導的民國政府。
1937年時,坎巨提才停止了進貢。
1947年,坎巨提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大清在中亞的附屬國,絕大部分最后都成了沙俄的盤中菜。
相比于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亞的附屬國大多丟的更早,這些中亞、南亞的附屬國距離大清首都實在太遠了。
3、大清丟了一個個附屬國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首先,西方列強的侵略那可是最大的 “攪局者”。
西邊和西南,沙俄和英國逐步推進,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東南亞,則是英國、法國、西班牙,吞并大清手中的附屬國。
東邊, 則是日本這個新崛起的亞洲國家,張開了血盆大口。
這些西方列強就像一群餓狼,在全球到處找吃的,“大清”這塊 “亞洲肥肉” ,誰愿意錯過?
其次,大清太弱了。
我們看,絕大部分的附屬國都是在鴉片戰爭之后搶走的。
清朝中后期,政治腐敗得一塌糊涂,官員們都忙著貪污受賄,賣官鬻爵。
如此的大清弱得一匹,英國在1840年欺負大清,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欺負大清,同時沙俄強行割走土地。法國在1884年欺負大清,日本在甲午戰爭中重錘大清。
1900年,八國聯軍一起揍大清。
總之,誰都可以揍大清啊!
但凡大清強一些,哪個西方列強敢于張口生吞大清的附屬國?
你被別人胖揍,最本質的原因可能就是:你太弱了,而且擁有的資源還多。
落后就會挨打,這不是一句空話,這在大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有些附屬國太遠了。
大清的首都在北京,中亞的各附屬國、南亞的各個附屬國,完全沒有精力去兼顧啊,所以,錫金、不丹早早丟了,中亞的附屬國也是早早丟了。
第四,附屬國自己也有問題。
小國為什么要歸屬于你?受你的冊封,給你上貢?
無非是圖你實力強大,希望你不要欺負他們,而且有外敵欺負時,你可以擋一擋。
如果附屬國身邊出現了強大的歐美列強,他們難免不心動。誰不喜歡委身于一個“高富帥”,為什么要長伴大清這個糟老頭子?
另外,小國國內,不同派別也是爭斗得厲害,有喜歡大清的,也有不喜歡大清的,就看誰上臺。
看似,大清丟掉附屬國的原因有四個,但本質原因只有一個,這一個原因是核心,那就是:大清的中晚期,太弱了,簡直弱爆了!
一個大國,如果不想受欺負,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艱苦奮斗,自立自強,成為一等一的世界大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