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支名為《龜茲》的短片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熱議。視頻中,一位身著墨綠色舞裙的舞者,在悠揚的龜茲古樂中翩翩起舞,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都令人驚艷。這個舞者,正是著名的新疆舞蹈家——古麗米娜。
《龜茲》短片取材于庫車庫木吐喇石窟壁畫。這處始建于公元3-4世紀的石窟,經(jīng)歷了千余年的風霜洗禮,其中舞蹈壁畫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古代龜茲地區(qū)多姿多彩的藝術生活。
壁畫中的舞蹈類型多種多樣,有持具舞、健舞、軟舞、動物模擬舞等。舞蹈動作時而激昂剛健,時而柔美婀娜,融合了中原與西域舞蹈的多重特點,具有鮮明的對比性和藝術感染力。
古麗米娜獨具匠心地將這些古老的舞蹈形象搬上了現(xiàn)代的短視頻平臺,使其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她的演繹既保留了龜茲舞蹈蹺腳彈指、撼頭弄目等傳統(tǒng)特點,又融入了自己多年來對新疆民族舞蹈的深刻理解和藝術創(chuàng)新。
墨綠與橙色相間的舞裙,熱情奔放卻不失古典韻味,與悠揚的音樂相得益彰,令人如癡如醉。
這支魅力非凡的舞蹈視頻,不僅俘獲了中國觀眾的心,也吸引了眾多國外網(wǎng)友的目光。
在小紅書平臺上,大量外國“TikTok難民”涌入古麗米娜的評論區(qū),被這位來自新疆的舞者和其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所折服。
一段驚艷的舞蹈,讓人們再次見證了古麗米娜在舞蹈藝術上的非凡造詣。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位才華橫溢的舞者,曾經(jīng)也有過一段充滿艱辛與坎坷,卻也激勵人心的追夢歷程。那是在2014年,一個特殊的夏天……
時光倒回到2014年7月5日,《中國好舞蹈》總決賽現(xiàn)場。
身著白色鈴鐺服裝的古麗米娜輕盈旋轉(zhuǎn),一支塔吉克族舞蹈在她的演繹下震撼全場。
那個瞬間,沒有人知道她曾經(jīng)在賽前猶豫過要不要參加這個比賽 —— 一個已為人母的大學舞蹈教師,是否還該站在這樣的競技舞臺上?
評委黃豆豆看著她熱情奔放又充滿韻味的舞姿,不禁感嘆:“她用舞蹈演繹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圖騰!”
當晚,這位來自新疆的舞者一舉奪得冠軍,成為2014年度“最受歡迎舞者”。
然而,這個榮耀時刻只是她人生的一個起點。從舞蹈教師到首位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個人專場的新疆舞者,從舞臺表演者到電影主演,從專業(yè)賽事選手到開展公益直播課堂,一個舞者如何在不斷突破中找尋自己的定位?一位來自新疆獨山子的姑娘,又是如何用舞蹈串聯(lián)起自己多彩的人生?
這個故事要從一個7歲女孩在少年宮看電視的午后說起……
舞動童年:一個夢想的種子
那是一個改變7歲小女孩命運的下午。在新疆獨山子的少年宮里,正在播放古爾邦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電視畫面,古麗米娜看到了熟悉的面孔——她的少年宮舞蹈班同學正在電視里翩翩起舞。
“你的同學跳舞都上電視了,爸爸以后也能在電視上看到我女兒嗎?”父親敏銳地捕捉到女兒眼中的向往。
“我學舞蹈一定要上電視,以后還要教小朋友們跳舞。”小小的古麗米娜堅定地說。
這個承諾,她用了一生去兌現(xiàn)。
然而,通往夢想的道路從不平坦。“對于七歲的孩子來說,練習舞蹈的基本功非常困難,壓腿、劈叉都會讓我疼得嗷嗷叫。”古麗米娜回憶起最初的艱辛。但她沒有放棄,年紀小小就開始參加各類舞蹈比賽。
8歲那年,天高海闊、披星戴月,年幼的她第一次嘗到了遠行的滋味: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大海。
不知當時登上飛機的她是否相信,她的夢想正朝著更高遠的方向起飛;站在大海邊,浪花拍打著礁石,仿佛激勵她在藝術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往無前。
▲圖片來源:@百度搜索
以舞為夢:刻苦磨煉的歲月
從7歲開始學習舞蹈,古麗米娜就樹立了自己的夢想。“我學舞蹈一定要上電視,以后還要教小朋友們跳舞。”稚嫩的話語道出了她的志向。
正如蝶犀川流不息,古麗米娜在一次次比賽中淬煉自己、提升自己。
16歲,古麗米娜第一次站上了“桃李杯”舞蹈大賽的舞臺,那一刻,燈光與掌聲交相輝映,照亮了她的夢。
“桃李杯”是中國舞蹈界最重要的賽事之一,有“舞蹈界的奧林匹克”之稱。盡管這一次她只獲得了優(yōu)秀表演獎,但能與全國各地的舞蹈精英同臺競技,讓她倍感振奮。
“對于這種高規(guī)格的比賽,我一直都非常向往。雖然那次只獲得了優(yōu)秀表演獎,但能站在全國決賽的舞臺上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非常滿足了。”古麗米娜在一次采訪中回憶道。
如果說比賽是她追逐夢想的階梯,那么名師的指點則是夢想綻放的助推器。
2003年,在第七屆“桃李杯”的比賽中遺憾落敗后,古麗米娜并沒有氣餒,而是暗下決心要再接再厲。她開始拜訪幾位著名舞蹈編導老師,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指點。
編導老師們被古麗米娜的才華和謙遜所打動,欣然接受了這個請求。在此后的一年里,他們?yōu)楣披惷啄染木幣帕艘恢щy度極高的舞蹈,那就是《鈴鐺少女》。
談到排練《鈴鐺少女》的經(jīng)歷,古麗米娜記憶猶新:“這是一支難度系數(shù)比較大的舞蹈,我整整練了一年,非常辛苦。”付出總有回報,憑借這支舞蹈,古麗米娜最終在第八屆“桃李杯”上獲得了表演二等獎。那一刻,臺下老師熱淚盈眶,臺上少女泣不成聲。
這份榮譽,既是她刻苦訓練的結晶,也凝結著師者的心血。
此后數(shù)年,古麗米娜輾轉(zhuǎn)于大大小小的舞蹈比賽,從省級賽場到國際舞臺,古麗米娜的舞姿漸漸熠熠生輝:韓國首爾國際舞蹈大賽銅獎、意大利羅馬國際舞蹈大賽“最佳舞蹈表演者”——一個個獎項見證了她在舞蹈之路上的成長,一次次比賽讓青春的蓓蕾悄然綻放。
回望這段成長的歲月,汗水、歡笑、淚水相互交織,造就了一個不斷突破自我的舞者。正如古麗米娜所言:“舞蹈是一項需要日積月累的藝術,只有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登上更高的舞臺。”
而這段刻苦磨礪的日子,也錘煉了她堅韌不拔的意志,成為日后她在舞蹈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
2008年是個不一樣的一年,已取得諸多榮譽的古麗米娜在這一年做出了一個令許多人意外的決定——從比賽轉(zhuǎn)向教學。
“那時,我?guī)缀踉谒匈愂露既〉昧瞬诲e的成績,而且我成為新疆藝術學院的老師,就想做好本職工作。”她開始把比賽舞臺交給自己的學生。
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們在全國第十屆桃李杯專業(yè)舞蹈大賽中收獲了“優(yōu)秀表演獎”、“表演二等獎”等榮譽,而她也多次獲得“園丁獎”。
2014年,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來臨:《中國好舞蹈》欄目組向她發(fā)出了參賽邀請。這一次,28歲的她卻猶豫了。
“剛開始,我并沒有答應,因為那時我已經(jīng)有了可愛的女兒,又是個老師,還去參加這種比賽不合適。”但在欄目組的多次邀請和家人、學校領導的支持下,她最終決定接受邀約,赴上海參賽。
這個決定,將為她的舞者生涯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
綻放時刻:舞臺上的光芒
2014年,古麗米娜第一次出現(xiàn)在《中國好舞蹈》的舞臺上。一支維吾爾族當代舞,讓她瞬間征服了導師和觀眾,所有人都記住了這個來自新疆的舞者。然而對她來說,這次參賽的心態(tài)卻截然不同。
《中國好舞蹈》初賽現(xiàn)場
“我當時心態(tài)很好,就想去展示一下自己的舞蹈風格,沒成想過了初賽,也沒想到這個欄目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當時節(jié)目播出后,身邊的朋友、親人還有同事、學生,甚至很多不認識的家鄉(xiāng)人都在關注我的比賽。”
古麗米娜回憶道,“我那時就覺得自己壓力很大,因為我知道自己代表著新疆舞者,代表著大美新疆。”
正是憑著這股信念,古麗米娜完全投入比賽中。她不僅展示了新疆各個民族的舞蹈,也表現(xiàn)出了新疆舞者的綜合素質(zhì),現(xiàn)代舞、爵士舞等,樣樣拿得出手。
▲《中國好舞蹈》決賽現(xiàn)場
(古麗米娜(左)買買提江(右))
在當時指導老師的訓練營里,古麗米娜的每一天都在突破。她說:“在這個訓練營里,學員每天都要抽8到12個小時學習不同種類的舞蹈,這期間導師會全程陪同。她要求學員帶著故事跳舞,從眼神到肢體全面把握所要刻畫的人物思想、感情和身份。因為這些都會傾注在舞蹈中,眼里有觀眾,才能把內(nèi)心的情感傳遞給他們,而不是自娛自樂。”
2014年7月5日晚,歷時3個多月的艱辛,古麗米娜帶來的塔吉克族特色舞蹈“鷹舞”以及她表演的《鈴鐺少女》技壓群雄,摘得年度總冠軍并獲“年度最受歡迎舞者”稱號。
有網(wǎng)友說,古麗米娜奪冠并不意外。
28歲的年紀,各方面都處于巔峰,有思想,有技術,有閱歷……還能傳遞正能量。這不僅僅是《中國好舞蹈》需要的舞者,新疆也需要這樣的聲音。
而在當時導師訓練營里的日日夜夜,不僅讓古麗米娜收獲了榮譽,更與導師結下了深厚的師徒情誼。這份情誼,在她后來的藝術生涯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回到新疆的古麗米娜,已不再是單純的舞蹈教師。2014年和2017年,她作為新疆文藝界代表參加了全國政協(xié)舉行的新年茶話會文藝演出。
2015年,她在國家大劇院舉辦《花之情》個人專場舞蹈晚會,一個月前門票就已售罄。她成為第一位在國家大劇院舉辦個人專場舞蹈晚會的新疆舞者。
《花之情》宣傳照
榮譽和光環(huán)接踵而來,但古麗米娜心里清楚,這些都不是終點。
在《中國好舞蹈》的舞臺上,她不僅收獲了冠軍的榮耀,更重要的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從舞臺到銀幕,從競技到藝術創(chuàng)作,一個更廣闊的世界正在向她招手。而她和《中國好舞蹈》中的導師的再度合作,也將為她的藝術生涯譜寫新的篇章。
多彩人生:跨界探索者
2016年底,古麗米娜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個轉(zhuǎn)折。在新疆歌舞電影《你美麗了我的人生》中,她出演女一號。
故事講述了舞蹈學院一對高才生情侶因誤會分離,又因共同的追求而重歸于好的感人故事。男女主人公以舞蹈為夢想,視歌舞為生命,傾力探索民族歌舞的現(xiàn)代化。
《你美麗了我的人生》宣傳照
然而,正式的拍攝過程并沒有那么輕松。正值新疆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冬天,為了拍攝一場雨中舞戲份,與古麗米娜搭檔出演男主角的著名舞蹈家玉米提被涼水澆了6小時,古麗米娜也在寒風中打著赤腳跳舞。
幸而這些辛苦都沒有白費,憑借精湛的舞技和對表演的執(zhí)著追求,玉米提和古麗米娜在片中不僅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舞、民間舞,還嘗試了當代舞以及融合了現(xiàn)代舞的新形式,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新疆多元一體的民族歌舞文化。
2019年夏天,古麗米娜又出現(xiàn)在《這!就是街舞2》的舞臺上。這一次,她要和阿K、兔子這樣的街舞高手同臺競技。
為了讓兩種舞蹈風格的碰撞更加精彩,她不斷讓兩位舞者學習眼神的表達。
▲圖片來源:@百度 《這!就是街舞2》現(xiàn)場
最終的舞臺上,新疆舞蹈和街舞的火花讓觀眾眼前一亮。這次跨界合作,不僅展現(xiàn)了古麗米娜作為舞者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更體現(xiàn)了她對舞蹈藝術無限的探索精神。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讓世界按下暫停鍵。但古麗米娜并沒有停下舞動的腳步,而是開啟了一種全新的嘗試。
她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開展了“以舞抗疫·用愛相守——古麗米娜公益課堂”網(wǎng)絡直播教學。
這場網(wǎng)絡“教學傳藝”持續(xù)了兩期,每期12天。每天下午4點,古麗米娜準時出現(xiàn)在直播間,為大家教授維吾爾族舞蹈基礎訓練組合、塔吉克族舞蹈基礎訓練組合,還有哈薩克族舞蹈經(jīng)典作品《戴羽毛的少女》等。
13次直播,40多條舞蹈教學短視頻,她的真誠和專業(yè)感染了無數(shù)觀眾。直播實時在線人數(shù)日均達5000多人,參與直播和短視頻教學的總人數(shù)超過100萬,視頻播放量達2700多萬。
公益課堂學員拼圖
在眾多學員中,有一位來自陜西寶雞的笑小熙特別引人注目。2月初,她和父母先后感染新冠病毒。但在隔離病房里,她依然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每天堅持參加古麗米娜的舞蹈課程,并按時完成作業(yè)打卡。
“昨天的視頻,得到了古麗米娜老師的鼓勵,這應該是近期最讓我開心的事了。”在隔離病房的視頻里,這個戴著口罩踢腿扭腰、原地跑跳的陽光小姐姐說道。
她的堅強感動了所有人,一段舞蹈視頻在抖音平臺獲得了10.9萬個點贊,3000多位網(wǎng)友在評論區(qū)為她加油打氣。
2月18日,笑小熙康復出院。這個故事后來被選入中國文聯(lián)主辦的《堅信愛會贏——文藝界“以藝戰(zhàn)疫”5·23特別節(jié)目》,古麗米娜和笑小熙隔屏演繹新疆舞,感動了全國觀眾。
“雖然沒有華麗的舞臺,絢麗的燈光,只要音樂響起,客廳、臥室、隔離病房,哪里都是我們最美的舞臺。”古麗米娜說。
這份用心的付出,讓她獲得了2019年度學雷鋒志愿服務“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的榮譽稱號。
從舞臺到銀幕,從街舞現(xiàn)場到直播課堂,古麗米娜在不斷打破常規(guī)中尋找著新的可能。而這一切的嘗試,都指向一個永恒的主題——用舞蹈傳遞愛與希望。在下一個舞臺,新的故事正等待著她。
回望初心:舞者的傳承之路
2018年,古麗米娜申請到了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資助項目——“烏孜別克族傳統(tǒng)民間舞蹈的教育傳承與編創(chuàng)研究”。在她看來,這個項目的意義遠不止于舞蹈本身。
“申請這個項目的初衷是,更好地對當前新疆烏孜別克族舞蹈藝術進行傳承與創(chuàng)新,使其保有自身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在傳承基礎上,逐步創(chuàng)作出一些全新的舞蹈作品,以全新的題材、創(chuàng)作視角和表演技法來構筑一個具有時代感的舞蹈教學體系。”古麗米娜說。
作為青年民族舞蹈教師,她的教學工作很繁重。上午上課,中午一個半小時的芭蕾基訓,下午繼續(xù)上課,晚上經(jīng)常有排練或交流活動。
在學校,她不僅教授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塔塔爾族等各民族的民間舞,還擔任現(xiàn)代舞、編舞技法課的教學。
“我生活在新疆這個歌舞之鄉(xiāng),在把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舞蹈保護好的同時,還要吸收更多現(xiàn)代藝術元素,將我們的舞蹈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古麗米娜說,“我現(xiàn)在要考慮的,是怎樣加強新疆民族舞蹈的傳承、發(fā)展和推廣。”
為了教學和排練,古麗米娜這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排練廳、舞臺、研究課題中度過,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
不過隨著女兒娜孜漸漸長大,排練廳和舞臺反而成了母女共同的空間,但她從不后悔:“這是我身為一個新疆舞者的責任。”
《花之情》個人專場:塔吉克族舞《太陽公主》
“沒有一種舞蹈叫‘新疆舞’,可觀眾都習慣這么說。”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的化妝間里,古麗米娜曾一邊吃著烤羊肉就馕,一邊等著造型師為她編辮子,還不時與記者交流著解釋道,“新疆有非常多不同的民族,每個民族的舞蹈都不同,我希望能讓更多觀眾了解。”
從一個追夢的少女,到如今桃李滿園的教師,古麗米娜用舞姿丈量著人生的寬度,用教學傳承著文化的厚度。
在她的課堂上,維吾爾族的賽乃姆,塔吉克族的鷹舞,烏孜別克族的費爾干納……每一個舞種都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密碼,每一個動作都承載著獨特的民族記憶。
近幾年,古麗米娜活躍在舞蹈教學和推廣的第一線。2023年,她晉升為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在校內(nèi),她傾囊相授,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舞蹈人才;在校外,她頻繁奔走于各地高校和基層,用舞蹈講述新疆的故事,播撒藝術的種子。
2021至2023年間,她先后參演多檔央視節(jié)目,領銜主演舞劇《五星出東方》并斬獲“文華獎”、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等獎項。
同時,她還受聘于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繼續(xù)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展示新疆舞蹈的獨特魅力。
而在公眾視野之外,古麗米娜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母親。
她的女兒娜孜,正是在耳濡目染中繼承了母親對舞蹈的熱愛。在排練廳的一角,從基本功訓練到民族舞蹈動作,從手位到眼神,她像教其他學生一樣,一絲不茍地教導著女兒。
這個畫面,讓人想起多年前,那個懷揣舞蹈夢想的小女孩。如今,她不僅在實現(xiàn)著自己的夢想,更在將這份對舞蹈的熱愛傳遞給下一代。
“舞蹈是沒有邊界的語言,”她常常這樣告訴學生,“當我們跳舞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在跳一支舞,更是在講述一個民族的故事。”
如今,這個故事已在娜孜心中生根發(fā)芽,必將伴隨著《龜茲》短片的動人旋律代代相傳,直到遙遠的未來。
本文由“我從新疆來”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帶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