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做父母的應該不會想到,自己用心給孩子準備的食物,會被扔到了垃圾桶。
有位老人,開車路過一個服務區。停車休息時,發現一個垃圾桶旁邊,扔了很多塑料袋。
剛開始,以為就是一些沒用的垃圾。
一個保潔人員把袋子打開后,發現里面居然是各種食物。比如炸好的酥肉、一塊塊的生肉、排骨之類。粗略估算一下,大概有十幾袋。
裝的時候,應該是怕東西漏出來,弄臟車里,每一包食物都套了好幾個袋子,包裝得很嚴實。
袋子的顏色,都很類似,估計是同一個人扔的。
發視頻的博主,一邊拍這些食物,一邊譴責扔東西的人:
家里的老人這么辛苦,給你們準備這些吃的。你們不要可以不拿嘛,這么好的東西,直接就扔了,這都不是人干的事。
父母滿滿的心意,變成了孩子的累贅。這種場景,確實讓人心痛。
過年回家,父母都會要求子女帶各種東西回去,帶還是不帶?怎么妥善處理這些食物?一直困擾很多人。
面對這些被丟棄的食物,評論區的看法也不一樣。
有人覺得,自己不喜歡吃,又不能掃父母的興,只能這樣處理了。也有人覺得,現在的孩子太不懂事,浪費父母的心意。
到底怎么做,才妥善呢?
02
隨便丟棄父母準備的食物,肯定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也不提倡。
老人給準備的這些東西,也許并不值錢。但每個袋子里,裝的可能是他們平時不舍得吃的東西。或者,是子女在家時喜歡吃的東西,以及外面買不到的東西。
不管子女長到多大,在父母眼里,還是需要被照顧的孩子。
所以,眼看著他們要走了,父母恨不得把家里能帶的,都塞進孩子的后備箱。尤其是農村的老人,特別實在,準備的東西,更是五花八門。
從愛子女的用心上來看,老人沒有做錯。就這樣把老人的心意扔到了垃圾桶,確實不應該。
如果自己不喜歡吃,或者帶過去儲存不方便,可以好好和老人說。只拿自己想拿的,或者只拿自己需要的。
這樣既滿足了老人的心愿,又不會浪費糧食。
03
另外,我還有幾句話,想送給天下的父母。
心疼孩子,沒有錯,惦記孩子吃不到家里的東西,也沒有錯。
但千萬不要強迫孩子服從自己,把愛變成一種甜蜜的負擔。
比如,告訴老人不要多做,但他們還是每年都灌幾十斤香腸,寄到上海,結果孩子們吃到吐,都沒吃完。
比如,明明告訴老人,自己不喜歡吃魚,也不會做魚,不喜歡吃鴨蛋,千萬不要帶。結果,走的時候,還是給整了一泡沫箱的魚,一籃子鴨蛋。
比如,有的媽媽自己不舍得吃一些食物,大老遠寄給了女兒。可是女兒不喜歡吃,時間長了就給扔了,媽媽知道后還生氣。
子女如果不拒絕,全盤照收,他們覺得心累。子女如果拒絕,父母又會覺得他們不懂事,不感恩。
其實,不是說父母的愛不好,而是這些愛,很多時候都是父母單方面的感動。
如今,生活條件都好了。孩子們住在大城市,吃穿用都很方便,他們也不會虧待自己。
所以,作為老人,心意在就行了,千萬不要強迫讓子女接受自己的意愿。
尊重孩子的想法,不過度準備東西,彼此過得都會輕松。
家里的東西,他們喜歡什么就帶什么,想帶多少就帶多少。
留下的東西,老人們也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
老人們辛苦了一輩子,不能把所有的都給了孩子,剩下的時間,也要學會好好愛自己。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