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黃旭華同志治喪工作委員會發布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全國道德模范,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長、黨委書記(代理)、名譽所長黃旭華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5年2月6日20時30分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
黃旭華
來源 | 中國船舶
今日,我們從《誓言無聲鑄重器:黃旭華傳》中摘錄部分內容,以此沉痛悼念黃旭華院士。這些內容生動地展現了他的崇高品德和人生信念:
《誓言無聲鑄重器:黃旭華傳》片段
1987年第6期的《文匯月刊》刊載了作家祖慰先生的一篇報告文學,標題是《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文中所出現的“我國第二任核潛艇總設計師”這個頭銜無疑是赫赫的,但是這個赫赫的人在文中沒有姓名,只是一個“他”。
1987年距離1958年已經整30年了,“他”的事跡雖然經過嚴格的審查脫密可以少量地見諸報端媒體,但是姓名依然不能公布,照片及影像資料也不得公開。
祖慰先生形容黃旭華的“赫赫而無名”,既指黃旭華隱姓埋名,又指黃旭華雖然功勛卓著,但其事跡、貢獻、聲譽不能為公眾、甚至不為親朋好友所知。
黃旭華的“無名”人生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地下黨生涯,是黃旭華“無名”人生的開始,為了國家的新生,為了喚起同輩年輕人的覺醒,他在血雨腥風中為黨的事業秘密地奔波著。
黃旭華的第二段“無名”人生是他供職在船舶工業管理局的一段經歷,當時因為工作的需要,他從事蘇聯艦船的轉讓仿制工作。據黃旭華、李世英回憶,當時的保密工作就非常嚴格,要簽訂保密承諾,十個指頭都要按手印,保證不得向任何人,包括自己的配偶、父母、兄弟和子女透露自己工作的任何情況。
第三段“無名”的人生自然就是黃旭華參加“09”工程之后了,這段經歷長達30余年。由于核潛艇研制是“天字第一號”工程,保密程度甚至嚴于“兩彈一星”,干這個近乎“與世隔絕”。
干“09”這30年間,黃旭華和父母兄弟幾乎沒有通信聯系,除了時不時給家里寄點錢,沒有親人知道他在干啥,他甚至因此被親人所埋怨,也為他人所誤解。黃旭華的三個女兒,沒有哪一個知道父親是在研制核潛艇,大女兒也僅僅是在考進719所工作之后才知道爸爸所從事的工作。
其實,黃旭華不僅樂享“無名”的生活,其人生也是幾無所求。不求 “聲譽”、不求“名利”、不求“照顧”。
在20世紀70、80年代,出國算得上是美差,不僅可以順道在國外觀光,而且還可以按政策買一些國內稀缺的免稅商品。上級好多次指派黃旭華出國參加學術會議或進行學術考察,不同時期的他作為副總工程師、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所長、黨委書記的職位參加這樣的會議及考察,了解國外學術動態和前沿,均無可厚非,這也是上級安排他出國的初衷。可是,當他仔細研究學術會議及技術考察的專業及專題后,都一一婉拒了,然后指派專業對口的其他專家去了。
技術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的標志,當然也與各種名譽及待遇掛鉤。可是,身為副總工程師、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的黃旭華,每一次在評技術職稱時都不申報“高級工程師”,把機會和指標讓給下級。直到1988年,上級覺得他的職稱實在太不妥當了,采取非常措施,給沒有申報的黃旭華直接評了“高級工程師”。
黃旭華不單是自己不求名利,對自己的妻子、孩子、親戚也不謀求絲毫的照顧,有時甚至做得近乎無情,這一點突出表現在對待自己的夫人和孩子身上。
大女兒在葫蘆島落下哮喘的病根,身體又弱,高中畢業在家待業。李世英坦言,因為大女兒的情況特殊,他還是希望黃旭華按照正常的程序向組織匯報,像別的同事解決子女就業方式解決大女兒的工作問題。當李世英向黃旭華提出這個要求時,黃旭華立刻毫無商量地回答:“不行!”。最終,黃燕妮還是通過自己上電大學習,畢業后以社會青年的身份,硬過硬地招考進入719所工作的。
退居二線后,以他的行政級別和院士級貢獻,他可以享受高標準的住房、醫療、差旅、療養及辦公待遇,可他依舊退讓,不搞特殊化。只要可以將就,盡量不給組織添麻煩,從不向單位提出任何過分要求。
許多人,包括媒體都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他和他的家人受了那么多的苦,做出了那么大的貢獻,坐享組織和國家給他們的合法待遇順理成章、無可厚非,就這樣拒絕了,不后悔么!黃旭華爽朗一笑,真誠地坦言自己無怨無悔,即使再來一次,依然會這么選擇。
黃旭華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
入黨轉正思想匯報時,我對支部書記說:“列寧曾經說過,如果黨需要他一次把血流光,那他就毫無遺留;如果需要他一滴一滴地流,他也會做到。我要以列寧這番話要求自己,無論需要我怎樣流(血),我都會直到把血流光為止。”所有的名利我都可以不要,家里的問題我也忍受下了,為的是毛主席那句“(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那是天大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可以忍受,都可以放棄,我是這樣的思想。
黃旭華的話是對他淡泊名利、無怨無悔的行為所給予的最恰當的注腳,再有任何的詮釋都是多余的了。
黃旭華
來源 | 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送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國之脊梁黃旭華院士
來源:中國船舶、《誓言無聲鑄重器:黃旭華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