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時間隔了這么久,都沒想到錢還能追回來,更沒想到這次能拿到全部欠款。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下稱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破產審判庭的法官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一條由破產企業職工債權人共同拍攝的感謝視頻。
60多名職工雖身處天南海北,仍選擇用視頻接力的方式表達謝意。這背后,是一場歷時一年的司法攻堅戰,法官們層層破局,最終幫助職工追回132萬余元欠款。
賬戶被凍,
職工債權清償陷入困局
M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M公司)是一家從事大宗化學品交易的貿易公司,2023年6月,停止經營后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許多員工被派駐在全國各地,公司突然破產停業,他們不僅工資、獎金未結清,連日常工作中墊付的大量待報銷差旅費用等都沒了著落。經統計,60余名員工合計的欠薪金額達132萬余元。
案件受理后,法院立即指定破產管理人開展財產調查和接管工作,調查結果卻令大家喜憂參半。“喜”的是公司名下雖沒有大宗資產,但銀行賬戶里仍有存款300多萬元,足以解決全部職工的欠薪;“憂”的是這筆錢在破產受理前就已經被外省公安機關采取了刑事凍結措施,管理人一時無法接管。
破產程序中,刑事查封、扣押、凍結等保全措施“解除難”一直是破產程序與刑事程序協調推進的重點難題之一。如何既保證職工的合法權益,又不影響公安機關的辦案進度,讓合議庭一時也犯了難。
追根溯源,
積極尋求破局良策
考慮到根源在于被凍結的賬戶,法官決定從調查入手。為此,合議庭成員專門前往外省與采取凍結措施的公安機關進行了直接溝通。
負責該案的警官告知,由于M公司與他們正在偵辦的一起詐騙案中的涉案公司存在大宗交易,無法排除嫌疑,故先行對其銀行賬戶予以凍結。
員工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刑事案件仍在偵辦中,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樣需要保護,公安機關無法輕易解凍賬戶。
圖片源自網絡
繞了一圈,問題又回到原點。面對這一復雜情況,合議庭決定步步拆解,層層突破,“當前應當先協助公安機關盡快查明事實,以便對涉案賬戶進行定性,如果確有問題,也能盡快尋求其他清償途徑。”
在合議庭指導下,管理人著手就公安機關關注的該筆大宗交易開展自查工作。走訪經辦人員、了解業務模式、調取相關證據,管理人初步認定這是一筆簽訂了有效合同并且交易流程完整的真實業務。
管理人將梳理的情況及搜集到的證據形成專項報告,提交至合議庭,經過細致的核查和研判,合議庭認為報告情況屬實,迅速將情況反饋至外省公安機關。
雙管齊下,
最終破解涉刑查封難題
漫長的等待,讓不少員工心急如焚,一些人甚至悲觀地表示對追回欠款不再抱任何希望。
“大家放心,我們一直在努力推進,不會放棄任何機會。”面對員工們的焦慮,除了管理人耐心安撫,合議庭仍在努力四處奔走,加快推進賬戶解凍事宜。
圖片源自網絡
2024年1月,公安部經偵局推出便民利企十項工作指引。合議庭從中找到了切入點,指導管理人結合相關工作精神,再次形成書面報告提交公安機關。
與此同時,雙管齊下,一同發力。合議庭不僅與公安機關繼續溝通、推動案件進展,還嘗試從府院協調機制著手,尋找新的突破口。
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積極探索推進破產審判協作機制。9月,與當地法院進行專題研討并形成一致意見。在此基礎上,當地法院通過府院協調機制與公安機關進行了專項溝通,破局之路愈加清晰。
一個月后,撥云見日——承辦民警來電:“經研判,M公司的賬戶不屬于涉案賬戶,決定立即解凍!”消息傳來,法官與管理人都松了口氣,職工們的欠薪總算有著落了。
賬戶解凍后,管理人第一時間對該筆銀行存款進行了接管,并擬定分配方案提交債權人會議表決。最終,60余名員工的職工債權、社保債權均得到100%全額清償,而其他普通債權也得到了一定比例的清償。
歷時一年,終于通過破產程序拿到了欠付已久的工資,員工們高興不已。不僅送來錦旗,在視頻中,一聲聲真摯的感謝,也傳遞著破產審判守護民生的司法溫度。
“我們在辦理破產案件過程中要深入貫徹落實司法為民理念,多措并舉、攻堅克難,充分發揮出破產制度在保障民生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本案審判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俞巍表示。
線索提供丨破產審判庭
本文作者丨李業亮、魏婷婷、陶天宇、曹赟嫻
責任編輯丨陳衛鋒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