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6日,福特汽車宣布了一系列高層任命。CFO、首席戰略官、國際業務負責人都有大調整。
Sherry House曾任Lucid首席財務官,2024年5月加入福特任財務副總裁,本次接替羅禮祥(John Lawler)出任CFO。羅禮祥曾在中國擔任福特中國董事長兼CEO,此后他將繼續任福特副董事長,專注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聯盟和企業發展。
Marin Gjaja任首席戰略官,原首席戰略官退休。Gjaja加入福特近3年,曾任福特純電業務首席運營官。
Andrew Frick除了負責福特燃油車業務,還接手了 Gjaja曾負責的純電業務,并暫時負責福特商用車業務。此前負責國際市場集團的Kay Hart被任命為純電業務的總經理,向Frick匯報。國際市場集團業務由福特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吳勝波兼任。客戶服務部副總裁Daniel Justo將負責客戶體驗工作。
此前,福特汽車發布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營收1850億美元,同比增長5%,創歷史新高。但是,由于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公司轉型不力,再加上目前政策的多重不確定性,預測數據顯示:福特的2025年表現或將不及2024年。
面對特朗普上臺后出現的關稅擾動,福特CEO法利表示:短期關稅尚能應對,但若形成長期政策將重創美國的汽車產業,不僅導致數百億美元利潤蒸發,更會沖擊就業市場與產業鏈生態。在產品發展方向上,法利認為增程式混動將在美國市場發揮重要作用。他表示:“美國人喜歡大車,尤其是大皮卡。”但是大型電動汽車由于重量和電池成本高,它們確實也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
從財報數據看,福特汽車電動車業務轉型仍任重道遠。福特汽車2024年在電動汽車及軟件業務上虧損51億美元,2023年虧損額為47億美元,而2025年或將虧損擴大至55億美元。
傳統燃油車業務,撐起了福特。包括內燃機車輛在內的藍色業務,讓福特在2024年盈利52.8億美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比2023年減少了22億美元。雖然電池成本正在下降,但目前大型車輛所需的大量電池的成本依舊過高。目前,福特正在推進利用內燃機為較小電池組充電的增程式電動汽車(EREV)的計劃,以確立福特在美國市場優勢地位。
電車圈快評:
在大家都喊著日子難過的時候,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福特竟然盈利了!2024年,長安福特在華銷售了24.7萬輛新車,同比增長超過5.97%,實現了約合43.89億元人民幣的利潤。長安福特用“投資更少、更精簡、更專注、回報更高”的策略,把在售車型“合并同類項”到6款,關閉工廠產能集中到重慶和杭州。但是,如果新能源再無進展,2025年可能會下滑得更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