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書寫了大航海時代的傳奇 : 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的對外友好交往,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當今時代,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正以超越想象的速度鏈接全球商業生態,帶來指數級增長的先機,也帶來許多新的未知,猶如進入一個新的大航海時代。
用舊地圖無法找到新出路,中國企業如何探索適合“新大航海時代”的道路?如今,我們站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又一個轉折點,企業家猶如勇敢的探險家,開辟連接世界的新航路。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的《新大航海時代》一書猶如一份面向未來新時代的航海圖,讓我們順著它指的方向乘風破浪,探索新的航海之路。
本文系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接受《企業家》雜志記者專訪內容,文章來源于《企業家》雜志2025年01期。
本文大約3900字,讀完約7分鐘。
鄭和七下西洋書寫了大航海時代的傳奇 : 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的對外友好交往,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當今時代,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正以超越想象的速度鏈接全球商業生態,帶來指數級增長的先機,也帶來許多新的未知,猶如進入一個新的大航海時代。
用舊地圖無法找到新出路,中國企業如何探索適合“新大航海時代”的道路?如今,我們站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又一個轉折點,企業家猶如勇敢的探險家,開辟連接世界的新航路。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的《新大航海時代》一書猶如一份面向未來新時代的航海圖,讓我們順著它指的方向乘風破浪,探索新的航海之路。
升維大航海時代精神
《企業家》:為什么把當今時代稱為“新大航海時代”?
易鵬: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歷史進程之一,在地理上鏈接了全球商業,一方面拓展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和范圍,推動了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另一方面也改變了世界已有的規則及作用方式,至今影響深遠。今天,我們正在迎接物聯網下的人工智能新時代,科技使我們的認知、思維方式都發生深刻變革,無疑開啟了“新大航海時代”。
“新大航海時代”是一個硅基革命,和之前的工業革命已經不在一個層面。當前,以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為代表的技術突破已經匯聚成河,給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帶來巨大改變,也為許多舊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在具有顛覆性、跨越性的“新大航海時代”,我們需要面向科技、宇宙、未來,睜眼看世界,積極擁抱變化,解放思想,在解構和建構的過程中破除傳統思維方式,建立新的思維方式。
《企業家》:大航海是一場探險,探險家們不畏艱難,堅定向前,正是他們的勇氣和決心,最終發現了新大陸。把當今時代定義為“新大航海時代”背后還有什么深層次的用意?
易鵬:大航海時代,探險家們描繪的世界地圖在今天看來錯誤百出,不準確性與天真的想象幾乎變成笑柄。但如果少了這些錯誤和笑柄就不可能發現新大陸,也不可能繪制出如此美好、準確的人類地圖。在如今這個時代,企業家們是時候勇敢、堅定地邁出“探險”之步了。
大航海時代的開拓精神和所體現的人性、制度、財富、欲求、勇氣可以激勵我們接受挑戰,從而開啟星際遠征與太空探索,構建云時代下的萬物互聯,打造區塊鏈下的社會網絡,開創 GPT下的人工智能。
突出“新”字是因為我們要順應時代要求,重新思考時空概念,重構社會組織形態,構造數字時代的交互鏈接,審視生物技術的倫理外溢,推動能源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利用互聯網所賦予的力量重塑競爭規則,是大航海時代精神的升維,即只有努力擁抱變化才能順應變化。
成為新時代的探索者
《企業家》:您認為企業家應該如何擁抱“新大航海時代”?
易鵬: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全新的探索紀元。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和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正引領我們駛向知識的未知領域,探索商業、社會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新邊界。對于企業家而言,這意味著必須擁抱科技,擁抱變化,以適應新時代的挑戰和機遇。
首先,企業家需要理解并積極擁抱三大核心技術 :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生物技術。這些技術不僅將重塑現有的商業模式,還將創造全新的產業和市場。企業家必須具備對技術的敏銳洞察力,不斷學習,以確保企業能在新時代保持競爭力。
其次,企業家應該抓住新技術的應用場景,將科技原創與實際需求結合起來。科技必須和場景結合,通過控制成本和創新產品來滿足市場。這意味著企業家需要具備前瞻的眼光、能夠預見技術如何與市場結合的能力,不斷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再次,企業家應該不斷拓寬視野,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做學習型的企業家,不斷吸收新知識、洞悉全球行業發展趨勢,幫助企業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保持領先。
未來AI的場景怎么想象都不為過,它的作用是替代功能,而不是替代產業。
最后,企業家特別要注意,“新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將顛覆傳統的思維模式。企業家需要解放思想,擁抱變化,不斷探索和創新,以適應這個時代的快速變化。企業家要成為新時代的探索者,勇敢駛向未知領域,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和生存方式。同時,好的管理模式也是目前中國企業家所欠缺的,除了講商業模式、談技術,還要把品牌做好,基本功做好,把管理做到位。
“新大航海時代”發展的關鍵
《企業家》:在“新大航海時代”企業家應該關注哪些領域?您如何看待發展趨勢?
易鵬:在新技術變革下,所有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無論技術如何變革,人性很難改變,關注人性是“新大航海時代”的永恒基點。因此,企業家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更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和市場的動態。
首先,未來 AI 的場景怎么想象都不為過,它的作用是替代功能,而不是替代產業。AI 是一個底座,會把所有的生意、所有的功能、所有的東西都重塑一遍。不斷迭代技術,讓技術變得不僅有商業價值、社會價值,更加有人類價值,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目前,AI 技術的應用使企業受益匪淺,無論是降本還是增效。AI 在商業上已經有大規模的應用。
未來最有潛力的產業是機器人產業,這將給中國帶來新的機會,例如掃地機器人、駕駛機器人等。在能源方面,風能和太陽能的廣泛開發和利用帶來了能源結構的轉型,拉開了新能源時代的大幕 ;通信方面,物聯網、5G、云計算等都帶來了巨大改變,特別是以 ChatGPT 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為未來提供了無限可能 ;交通方面,高鐵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中國,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或將進一步改變世界。
其次,做好能源結構的革命性轉型。通過全球能源技術發展動態和主要能源大國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的舉措,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和啟示。
一是能源技術創新進入高度活躍期,新興能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迭代,對世界能源格局和經濟發展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二是綠色低碳是能源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傳統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核能安全利用、能源互聯網和大規模儲能、先進能源裝備及關鍵材料等重點領域。
三是世界主要國家均把能源技術視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突破口,制定各種政策措施搶占發展制高點,增強國際競爭力并保持領先地位。建立以儲能為核心的多種綠色能源互補體系是第三次世界能源轉型的發展方向 ;儲能、綠色能源、能源智能網等領域的技術突破將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 ;先進核能技術、CCUS 技術的創新將帶來長期收益,而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突破與商業化將引發新的能源革命。
一旦可控核聚變技術實現突破和大規模商業化,人類現有的用能結構將發生顛覆性變化。核聚變是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能量階層的能源,被視為未來社會的“終極能源”。從可再生能源到“終極能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事情。此外,未來即便有“終極能源”,有一項能源技術是不可回避的,那就是循環經濟、生物質能。
最后,無論生物技術自身的進步還是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都將對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產生重大影響。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算力、算法和數據三大要素的不斷累積和迭代,以及在生物領域的應用,對生物技術研發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例如,在制藥領域,過去需要一年時間完成的迭代計算,應用大模型之后可能只需要一周時間就能完成,大幅縮短藥品開發周期。預計在基因圖譜解析、干細胞研究、人體組織克隆等領域的技術進步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將起到重大推動作用。
隨著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生物芯片的出現是遲早的事,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如果說元宇宙是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將人類個體的思維轉換至虛擬世界,進而通過虛擬世界影響現實世界的話,那么腦機接口的進一步發展,必將使人類最終實現像目前電腦與存儲介質之間的信息交換,而且是通過生物芯片設備實現的。芯片的生物化、人類個體的信息克隆及體外演進等,必將帶來更大、更深刻的倫理問題。
探索“新大航海時代”新機遇
《企業家》:在“新大航海時代”企業家要注意什么?
易鵬:技術革命雖然變幻莫測,但人性的需求卻是一脈相承。因此,企業家在追求技術創新的過程中,不能忽視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聯系,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結合這一點,品牌的塑造和管理尤為重要。企業家需要將品牌建設與技術創新緊密結合,打造出更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產品。AI 帶來的新經濟,不管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比例會越來越高。
技術一定要與場景(當下主要場景為銀發經濟、品牌消費、生活娛樂產業)融合。比如,今天我們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AI+ 銀發經濟”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好時機。
所以,銀發經濟要加上“新大航海時代”技術的翅膀,擁抱新技術,以大航海時代的胸懷和視野,更好地造福人類。還有 AI 融合品牌消費、生活娛樂產業等場景,這些場景都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新賽道。
雖然新技術為企業發展帶來了無盡的可能性,但挑戰同樣不可小覷,各種確定性與不確定性都將存在。我們應該被“不確定性”綁縛雙腳嗎?答案顯然是“不應該”。
破即是立,適當的想象力與前瞻的思考力比保證“確定”更為重要。當然,企業家還需謹慎對待技術的倫理和法律風險,確保在創新的道路上始終保持合規,不斷學習和適應,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文章來源于《企業家》雜志 2025年01期
圖文編輯:李卓然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