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中美貿易戰硝煙再起。2月1日,美國政府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單方面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作為反制,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迅速回應,宣布自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其中大排量汽車和皮卡成為重點目標。這一政策不僅直接沖擊美系品牌,更意外波及部分德系豪車,而市場格局的微妙變化,也為一些品牌創造了“意外之喜”。
此次中國加征關稅的汽車品類聚焦于排量大于2.5L的燃油車及部分皮卡,美系品牌首當其沖。以福特F-150(參數丨圖片)猛禽、林肯領航員為代表的美國進口車型,因關稅成本驟增,終端售價預計上漲8萬至10萬元人民幣。以林肯領航員為例,其2024年在華銷量僅為681輛,本就面臨激烈競爭,此番價格劣勢或進一步擠壓其市場空間。
更令人意外的是,德系豪車“無辜躺槍”。奔馳GLS、寶馬X7等高端車型因在美國工廠生產組裝,也被納入加征范圍。據行業數據,2024年受影響的德系車銷量達3萬輛,占涉稅車輛總量的94.2%。這些車型不僅是德系品牌的重要利潤來源,也是其在中國百萬級豪車市場的核心產品。加征關稅后,奔馳GLS的進口成本或增加近10萬元,其與競品的價格差距將進一步拉大。
事實上,中國豪車市場近年已顯疲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進口車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2%,連續三年負增長。以BBA(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傳統豪華品牌集體遇冷,保時捷銷量亦未能幸免。在此背景下,中美關稅博弈無異于“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品牌正加速沖擊高端市場。比亞迪仰望、長城超豪車BG、奇瑞捷途等新勢力紛紛布局百萬級車型,進一步擠壓傳統豪車生存空間。行業專家指出,2025年豪車市場的競爭將不再局限于品牌溢價,價格敏感度提升、本土化替代加速,均對跨國車企提出更高挑戰。
在美系、德系品牌承壓之際,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卻在某種意義上迎來了新的機遇。其旗艦車型攬勝、攬勝運動版產自英國,衛士則來自斯洛伐克工廠,均未被納入加征范圍。2024年,攬勝以1.98萬輛的銷量穩居起售價百萬級豪華SUV榜首,排在該榜單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則分別是奔馳GLS和寶馬X7,均被卷入此次關稅博弈的風波之中。
關稅政策落地后,攬勝和衛士的價格穩定性將轉化為顯著優勢。相比之下,同級競品如奔馳GLS、寶馬X7因成本上漲或被迫提價,消費者或轉向性價比更高的選項。此外,捷豹路虎近年深耕中國市場,通過本土化合作與文化營銷積累口碑,為其在動蕩市場中贏得先機。
此次關稅調整不僅考驗車企的應變能力,更預示著豪車市場格局的重塑。美系品牌需加速本土化生產或調整產品線,以緩解成本壓力;德系車企則需重新評估全球產能布局,避免過度依賴單一生產基地。
對捷豹路虎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盡管短期免受關稅沖擊,但其仍需應對中國品牌上攻、電動化轉型等長期課題。若能在智能化、電動化領域持續突破,并維持與中英經貿關系的良性互動,或能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
中美關稅博弈如同催化劑,加速了豪車市場的分化與整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供應鏈韌性、本土化策略和品牌價值將成為制勝關鍵。而市場的每一次震蕩,終將為那些善于捕捉機遇的玩家打開新的窗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