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可以跨越山海
四川傾全省檢察之力持續援助三州檢察機關紀實
不久前,四川省19個市級檢察院分別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院、甘孜藏族自治州檢察院、涼山彝族自治州檢察院簽訂了為期三年的檢察對口援助協議,啟動新一輪檢察對口援助和協作。截至目前,四川省檢察機關已選派73名檢察人員奔赴受援檢察院,緊緊圍繞檢察業務、干部人才、教育培訓、檢察文化、信息科技、資金項目六個方面開展精準援助,為三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貢獻檢察力量。
彌補業務短板
強化辦案理念完善辦案機制
“檢察官阿姨,我又可以讀書了,而且還可以進行康復訓練。”2024年8月,刑事案件被害人家屬、12歲的殘疾兒童布某呷順利進入某特殊學校就讀,他第一時間與幫助他完成心愿的喜德縣檢察院干警分享了自己的喜悅。
2024年8月初,喜德縣檢察院辦理了困境兒童布某呷申請國家司法救助案件,在幫助他申請到國家司法救助金的同時,該院還與當地相關行政部門共同為布某呷的讀書問題奔波。
“我們發現當地對困境兒童長效救助方面還有提升空間,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與當地干警積極推動喜德縣檢察院與該縣總工會、婦聯、團縣委等多部門聯合,確保‘司法救助+社會救助’工作精細化、救助對象精準化、救助效果最優化。”攀枝花市仁和區檢察院援助干警方波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喜德縣檢察院已經成功救助5名未成年人,布某呷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2024年5月,四川省檢察系統幫扶涼山工作隊隊員與喜德縣檢察院干警帶案下訪,開展檢察聽證。
三年來,四川省檢察機關聚焦受援檢察院的業務短板弱項,成都市檢察院通過個案研討和類案指導等形式,幫助受援檢察院補齊業務短板、填補業務空白;瀘州市檢察院指導稻城縣檢察院聯合該縣婦聯,共同打造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并在全縣13個鄉鎮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凝聚起未成年人保護合力;廣元市檢察院指導昭覺縣檢察院辦理的兩起虛假廣告、假冒注冊商標案入選四川省檢察院典型案例。
辦案需要理念引領,幫助受援檢察院提升業務水平,首先要強化辦案理念、完善辦案工作機制。彭州市檢察院與受援的石渠縣檢察院在生態環境公益訴訟領域搭建互助合作機制,在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中共同發力;攀枝花市東區檢察院與受援的普格縣檢察院會簽文件,構建毒品案件區域執法司法一體化機制;廣漢市檢察院與受援的昭覺縣檢察院會簽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檢察協作協議。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機關接受援助檢察院辦案指導117件次,甘孜藏族自治州檢察機關接受援助檢察院指導辦理復雜疑難新型案件34件,涼山彝族自治州檢察機關通過與援助檢察院建立重特大案件協助指導、業務部門對口指導、熱線聯系等機制,接受指導辦理各類案件69件。經過對口援助,受援檢察院的業務能力明顯提升。其中,瀘州市江陽區檢察院指導鄉城縣檢察院成功辦理了該院首例侵犯知識產權案件;綿陽市梓潼縣檢察院指導壤塘縣檢察院辦理了該院首例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
“援助檢察院‘一對一’指導、‘手把手’傳授辦案經驗,有效提升了受援檢察院干警的辦案水平和綜合素能。”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吳歡水表示。
培養本土專家
不斷探索特色人才幫扶路徑
2024年7月,開江縣檢察院援助干部在阿壩州茂縣疊溪鎮牛尾村舉辦的油菜花節上開展法治宣傳。
2024年11月5日,四川省檢察院送課專家團隊抵達甘孜藏族自治州檢察院,為兩級院檢察人員開啟素能提升課程。據了解,“送課下基層”活動此前在阿壩、涼山成功開展,均獲得廣大檢察人員歡迎。涼山彝族自治州檢察院還選派兩批檢察人員到成都市雙流區檢察院跟案學習,不斷探索特色人才培養路徑。
“人才短缺是制約受援檢察機關發展的瓶頸。四川省檢察院以隊伍素能提升為根本、以精準教育培訓為先導,堅持問題導向,幫助基層檢察院建強隊伍、提升素能、練好內功。”四川省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付全忠表示,四川省檢察機關通過選派優秀干部和跟班學習鍛煉等方式,實現互動交流的“雙向奔赴”,努力為受援檢察院打造留得住、能辦案、帶不走的高素質檢察隊伍。
遂寧市船山區檢察院援彝干警王忠雨在履職中發現,部分鄉鎮衛生院存在醫療廢物污染環境的隱患,建議受援的越西縣檢察院調查后召開公開聽證,既強化公益訴訟檢察宣傳,又有利于督促各職能部門依法履職。
越西縣檢察院接受王忠雨的建議,于2024年6月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和涉案行政機關代表,以及縣疾控中心業務專家,參加醫療廢物處置怠于監管行政公益訴訟案公開聽證會。經討論和聽證員評議,認為相關行政機關存在對轄區衛生院醫療廢物處置怠于監管的情形,該院依法制發檢察建議并公開送達。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部門立即整改,目前已初見成效。
為加速培養阿壩本土專家能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兩級檢察院注重將“云課堂”和“實地學”有機結合,先后組織干警參加網絡培訓29期,到援助檢察院參加線下培訓6批次。同時,援助檢察院選派各條線骨干29人赴甘孜藏族自治州檢察機關實踐幫帶,將受援檢察院納入教育培訓計劃。通過線上課堂、組團授課等方式,先后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共75次692人,受訓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受援檢察院積極作為,既借力外援之智,又深挖自身之力,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整體素質實現大幅提升。內生發展動力被充分激發,猶如春潮涌動,展現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引領檢察文化
推進特色品牌強強聯合
2024年6月,四川省檢察系統幫扶涼山工作隊與涼山州檢察院、美姑縣檢察院等單位共同舉辦進校園禁毒宣傳活動。
在對口援助工作中,四川省檢察機關注重加強檢察文化援助,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創新開展黨建聯學聯創聯建、先進典型互學、“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等活動,通過特色團隊打造、檢察文化品牌引領,大力培育“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推進受援地區優秀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交流融通。
“格桑”在藏語中意為幸福,“梅朵”在藏語中意為花朵。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院以“格桑梅朵”為品牌名稱,打造具有地區特色的未檢團隊。目前,全州已實現“格桑梅朵”子品牌全覆蓋,建成11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核心任務,以“同向、篤法、聚力、幫護”為品牌理念,通過司法保護、犯罪預防、心理援助、幫教挽救,呵護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
綿陽市檢察院開展特色品牌“強強聯合”援助共建,積極推進“熊貓未士·三江春雨”未成年人保護智慧平臺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檢察院“格桑梅朵”未檢品牌聯合打造和升級,助力未檢工作智能化;宜賓市檢察院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協助新龍縣檢察院打造“康巴紅·新龍檢察”黨建品牌和“康巴紅·新龍綠芽”未檢品牌;青神縣檢察院以創建“青廉”機關為契機,為金川縣檢察院定制印有廉潔標語的特色廉政文化產品,將廉政文化、竹文化傳播到受援檢察院。
“把檢察文化建設與受援地區地域特點、歷史特點、民族特點結合起來,以文凝心、以文厚德、以文培元,厚植愛國情懷、涵養進取品格,為援助地區檢察院工作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眉山市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張燕翔對此深有感觸,眉山市檢察機關充分利用東坡精神、大雅文化和嘉絨藏族文化等載體,通過援建干部宣講、文化互動交流等方式,實現由單項對口援助向兩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轉變,引導兩地檢察人員更加深入理解新時代檢察精神,不斷提升兩地檢察工作水平。
“成都市青羊區檢察院、蒲江縣檢察院等援助院多次到我院調研,并就立足長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重要地理位置開展特色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進行指導。”得榮縣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德西康珠告訴記者,2021年,該院成立了“陽光得檢·益檢嵄”公益訴訟辦案團隊。近年來,該團隊采取“辦案+普法+協作”方式,加強縣域內定曲河、瑪依河、碩曲河、崗曲河四條主要河流生態環境整治工作,辦理督促整治非法采砂、盜伐林木、禁漁期垂釣、污水亂排亂放、揚塵污染等破壞生態環境行政公益訴訟案53件,向行政機關制發檢察建議53份,督促清理垃圾70余噸,整治非法砂場4處,治理被污染的高原草甸130公頃。“陽光得檢·益檢嵄”公益訴訟辦案團隊獲評2023年度四川省檢察機關優秀集體。
同行不以距離為遠,攜手可以跨越山海。記者了解到,四川省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檢察對口援助工作,構建了以四川省檢察院統籌謀劃推進、支援單位擔當履責、受援單位組織實施的援助工作格局。三年來,四川省檢察院黨組先后召開5次會議聽取對口援助工作,該院班子成員多次率分管部門到三州檢察機關調研督導、解決難題,有針對性地成立檢察系統幫扶涼山工作隊,實現專業力量與幫扶需求的精準對接;各市級檢察院檢察長帶頭赴受援檢察院實地考察40次327人次,基層檢察院對口調研149次,共同推動援助工作協同、高效、穩步實施。
“四川省檢察機關堅持黨對援助工作的全面領導,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全國檢察機關對口援助大局中謀劃推進做實檢察對口援助工作。”四川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麟表示,在新一輪檢察對口援助工作中,全省檢察機關將持續強化“一盤棋”意識,堅持精準援助、系統援助、長期援助,全面提升受援檢察機關“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能力水平,為推動四川涉藏州縣、彝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和努力。
來源:檢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