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很可能成為貫穿整個2025年的熱點。
2025年春晚,16個來自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福兮”在舞臺上扭起了秧歌,關鍵是跟人類一樣將手絹轉得又快又穩,還能做出各種花樣動作,16個機器人的動作做到整齊劃一,這標志著需手部動作控制已經達到令人驚嘆的地步。
這一連串流暢表演的背后,是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接連突破。
憑借著AI算法的加持,當前的人形機器人已經不僅有靈活的四肢,還可以“聽懂”音樂并及時調整動作,且通過3D激光SLAM自主定位技術,它們可以感知四周實現精準走位等等。
可以預見的是,人形機器人已然迎來發展熱潮。
所以從A股周三開盤以來,人形機器人板塊連續拉升。
而這一切的進步離不開完善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支撐。
上游是零部件的制造環節,包括電機、電控、諧波減速器等,在這個領域,國內企業的進步飛速。
中游負責機器人的本體制造,包括零部件組裝、AI算力集成等環節,宇樹科技是這個領域的核心企業。
下游則是機器人的各個終端應用領域,覆蓋了工業制造、倉儲物流,以及藝術娛樂等。
其中,上游零部件是產業鏈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也是最關鍵的部分。
這其中綠的諧波的減速器成功打破了國外壟斷,作為國內減速器龍頭企業,綠的諧波生產的諧波減速器可廣泛應用于人形機器人。
01萬億市場呼之欲出
GGII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增至150億美元,2024-2030年的年復合增速超56%,前景廣闊。
畢竟,人形機器人的性能高度依賴著核心零部件的質量,而且,零部件的價值量也最高,與硬件合計的成本占比近60%。
那么,在上游零部件領域,哪個環節的受益面較大呢?
人形機器人所用到的零件高達上百種,每個都不可或缺。其中,減速器決定著機器人的運動精度和穩定性占據了人形機器人近15%的成本。
減速器產品主要涵蓋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以及RV減速器。
其中,行星減速器適用于承受高負荷的場合,例如重型機械和起重機等領域;
RV減速器則主要應用于工業機器人產業;
而諧波減速器因其體積小巧、重量輕盈、精度高的特性,主要應用于人形機器人領域。
綠的諧波專注于諧波減速器的研發與生產(營收占比超過80%),因此,公司的發展前景與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化緊密相連。
2024年,可以說是全球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元年,包括特斯拉、Figure、智元、傅里葉、小鵬等國內外知名整機制造商均已完成小批量生產,大規模產業化的臨界點即將到來。
東北證券近期發布的行業發展預測顯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量有望達到萬臺級別,并預計在2026年和2027年分別實現10萬臺和50萬臺的產量。假設到2030年全球機器人產量能達到100萬臺,諧波減速器的新增需求預計將增長至140億。
一個月前馬斯克曾表示,如果一切順利,特斯拉計劃在2026年生產5萬至10萬臺人形機器人,并在2027年將產量提升至50萬臺。
按照這一發展速度,僅特斯拉一家企業就可能在三年內實現100萬臺的出貨量。
這對諧波減速器的需求起到了極大的提振作用。
而當前諧波減速器的主要市場掌握在日本廠商手中,僅哈默納科就占據世界80%的產能,當前哈默納克已有130萬臺諧波減速器產能,擴產后將翻倍至260萬臺。
而特斯拉人形機器人 Optimus 通常需要 14 個諧波減速器,所以馬斯克稱2026年需求爆發后哈默納科產能可能不足,特斯拉表示可能還需要需引入二供和三供。
而綠的諧波就抓住了這次機會,最近就有消息傳出,特斯拉向率的諧波發了郵件,下單5萬套諧波減速器。
所以只要未來人形機器人放量,綠的諧波作為國內諧波減速器龍頭能從中切一塊大蛋糕。
02毛利率不斷下降是何緣由
雖然未來人形機器人對綠的諧波來說市場廣大,但對當下來說,綠的諧波也不是沒有憂慮,最大的問題就是銷售毛利率下降。
早在2013年,綠的諧波就推出了14個系列,共計近百種諧波減速器,這些產品逐漸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到2018年,綠的諧波成功推出了集諧波減速器、電機、傳感器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模組產品。同年,其精密諧波減速器產品系列已擴展至十九個,實現了10萬臺的產銷目標,并啟動了年產50萬臺的生產基地建設。
隨著產品銷量的逐年增長,綠的諧波的業績也持續攀升。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86億元,歸母凈利潤達到5848萬元。
此時,綠的諧波毛利率為 49.37%,其中諧波減速器產品的毛利率高達 59.10%。
綠的諧波于2020年8月上市后,憑借IPO資金擴產,上市的前兩年綠的諧波的業績保持了較為良好的增長速度,到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達到1.89億元,較2019年增長了三倍以上。此時毛利率也增長至最高的52.52%。
但從2022年起,綠的諧波開始面臨業績下滑的挑戰。
從2021年至2023年,綠的諧波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9億元、1.55億元、8146萬元,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
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8.85%,降至5883萬元。毛利率降至39%。
當前綠的諧波超過80%的營收來源于諧波減速器及金屬部件,這些零部件主要應用于工業機器人領域。
目前,汽車、3C電子、新能源是工業機器人主要的應用領域。由于近兩年消費電子、汽車行業需求減弱,工業機器人的出貨量出現了下滑。
根據GGII的調研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為21.30萬臺,同比下降了8.96%。受此影響,綠的諧波近兩年的業績也出現了下滑。
除了行業需求的減緩,市場上減速器的競爭者日益增多,導致市場集中度下降。GGII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RV減速器企業接近50家,諧波減速器企業超過50家。
在下游需求萎縮和市場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綠的諧波減速器的毛利率也出現了下降。
所以由于主營產品毛利率的顯著下降,綠的諧波的整體毛利率及歸母凈利潤均有所下滑。
而人形機器人領域,當前尚未大規模爆發,公司尚未展現出顯著的成長性。相反,由于工業機器人銷量的低迷,導致了公司業績的下滑。
所以,諧波減速器應用領域的青黃不接,仍是當前綠的諧波面臨的首要問題。
03結語
雖然綠的諧波當前受傳統工業機器人影響,毛利率和凈利率下降,但作為中國減速器企業龍頭,未來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
首先是性價比優勢,在減速器產品類別中,哈默納科的產品售價約為3000-4000元,而綠的諧波的產品售價大約僅為1500元。在對比兩家公司的產品性能時,除了在最小齒隙和減速比等個別指標上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外,其他性能指標已基本持平。
其次,國產化產業鏈優勢。當前中國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心,其中大部分制造任務需要在中國完成。作為本土企業,綠的諧波等公司擁有地理上的優勢,能夠迅速整合資源以滿足客戶需求,并成功進入供應鏈。
截至2023年,綠的諧波的年生產量達到20.6萬臺諧波減速器和8117套機電一體化產品,根據公司年報和招股說明書,綠的諧波的遠期產能規劃至少是當前的5倍。
未來一旦人形機器人開始放量,也將直接給綠的諧波打開一片藍海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